2025年10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胜利闭幕。全会听取和讨论了习近平总书记受中央政治局委托所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准确把握我国发展的历史方位,深入分析国际国内形势,明确了“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方针和主要目标,擘画了未来五年发展的宏伟蓝图,是乘势而上、接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又一次总动员、总部署,必将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学习好贯彻好全会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全国的重大政治任务。
从第一个五年计划到第十四个五年规划,一以贯之的主题是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回首“十四五”时期极不寻常、极不平凡的发展历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攻坚克难、勇毅前行,经受住世纪疫情严重冲击,有效应对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跃上新台阶,中国式现代化迈出新的坚实步伐,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实现良好开局。党和国家事业之所以取得新的重大成就,根本在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航掌舵,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实践深刻昭示,“两个确立”是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决定性因素,是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应对一切不确定性的最大确定性、最大底气、最大保证。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一个阶梯式递进、不断发展进步的历史过程,需要不懈努力、接续奋斗。“十五五”时期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关键时期,在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面对我国发展环境面临的深刻复杂变化,我们要保持战略定力,增强必胜信心,积极识变应变求变,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勇于面对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以历史主动精神克难关、战风险、迎挑战,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牢牢把握战略主动,奋力开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全会提出了“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科技自立自强水平大幅提高,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取得新突破,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升,人民生活品质不断提高,美丽中国建设取得新的重大进展,国家安全屏障更加巩固。锚定发展目标,贯彻落实全会的决策部署,必须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以全面从严治党为根本保障,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确保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取得决定性进展。
提纲挈领,纲举目张。把宏伟蓝图变为美好现实,在实践中要牢牢把握全会提出的“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原则: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人民至上,坚持高质量发展,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坚持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相结合,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六个坚持”的重要原则,明确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保证、价值取向、实践主题、根本动力、重要保障等,构成一个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有机整体,具有很强的思想性、战略性、指导性。把党的领导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全过程,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好造福人民,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就能不断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为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基础。
征途漫漫惟笃行,接续奋斗谱新篇。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勠力同心、真抓实干,贯彻落实好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为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共同奋斗,不断开创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新局面。
工业和信息化部传达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2025年10月24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召开干部大会,部党组书记、部长李乐成传达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部署贯彻落实工作。部党组成员、副部长辛国斌主持会议,在家部领导出席会议。
会议指出,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是乘势而上、接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又一次总动员、总部署,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续写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篇章、奋力开创中国式现代化新局面的历史主动,必将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工业和信息化系统要把学习好贯彻好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更加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要深刻认识和理解把握“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新的开创性进展、突破性变革、历史性成就,深刻认识和理解把握“十五五”时期我国发展面临的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深刻认识和理解把握“十五五”时期的指导思想、重大原则和战略任务,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人民至上、坚持高质量发展、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坚持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相结合、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保持战略定力,增强必胜信心,积极识变应变求变,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以历史主动精神克难关、战风险、迎挑战。
会议指出,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对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优化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和未来产业等作出重要部署,为未来五年工业和信息化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要推动全会重大部署落实落地,切实编制实施好工业和信息化“十五五”规划,牢牢锚定实现新型工业化这个关键任务,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发展新质生产力为重点,以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为路径,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纵深推进制造业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发展,纵深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突出“强筋壮骨”、价值创造、安全保障、行业治理,保持制造业合理比重,加快建设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会议强调,推动“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根本保证。要提高政治站位,坚定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把党的领导贯穿工业和信息化发展各方面全过程,确保始终沿着正确政治方向前进,在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上作表率。要加强理论武装,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加快形成与新发展理念相适应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要巩固拓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成果,全面落实推进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要求,以铁规矩锻造好作风,以作风建设新成效进一步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会议指出,“十四五”收官在即,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把学习全会精神成果转化为实际行动,扎实做好四季度稳增长、固链条、强创新、促融合、优治理等各项工作,全力以赴实现全年预期目标、完成好“十四五”规划各项目标任务,提早研究谋划明年重点工作,为“十五五”良好开局打牢基础。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工业和信息化部纪检监察组有关负责同志,部机关各司局主要负责同志,在京部属单位、部属高校党政主要负责同志,部代管基金公司、相关社会组织、北京市通信管理局主要负责同志,部机关党员干部代表参加会议。
四中全会公报释放投资信号
二十届四中全会公报为我国未来五年的经济社会发展描绘了清晰蓝图,也是投资的“指路明灯”。
作为连接宏观政策与市场走势的重要桥梁,多家基金公司第一时间对上述公报内容进行深度解读,梳理四中全会在重点领域的部署,分析其对A股、债市的影响路径,并从投资视角提炼出关键趋势与机会。
基金公司解读整体公报感受,关注三大新提法
在基金公司看来,二十届四中全会对未来五年发展的顶层设计,构成未来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轴线。从整体感受上有两大重点,一是稳健;二是科技自立自强。
平安基金表示,公报着重强调经济形势的“稳”态,企业帮扶和提振消费仍然是主要发力手段,同时就业、公共服务、食品药品安全等重大民生问题也着重提及。
“公报强调虽然不确定因素增多,但我国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能大,长期向好的支撑条件和基本趋势没有变。”国泰基金指出。
在基金公司看来,“十五五”对于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视度进一步提高。
财通基金研究团队表示,公报通篇感受是:聚焦安全,保障安全。具体而言,挖掘国内需求的消费潜力,科技进步并领先是保障安全的切实手段,深化收入分配改革,强化民生保障来稳定消费预期。宏观层面要提高配置的有效性,科技进步要引领国家安全和创造新的需求,提振消费要激发国内消费的潜力,形成良性闭环。
长城基金认为,新质生产力在“十五五”规划中被提升至更核心的战略高度。会议突出其“引领”作用,并明确要“抢占科技发展制高点”,旨在强化中国在全球高科技领域的引领力,尤其聚焦未来产业布局。例如,将“航天强国”列为新增目标,正是中国在前沿领域提前落子、争取主动权的重要举措。
平安基金介绍,四中全会公报提及的12大重大任务中直接涉及经济推动的有8项,其中建设现代产业体系提升至第一顺位,同时新质生产力紧随其后,扩大内需、扩大对外开放等仍放在较前位置。
财通基金同步注意到关于“十五五”规划的一些新提法:
新提法一: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
十四五把创新摆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核心位置,创造出新动能。“十五五”则是新动能业已形成,要如何引领整个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发展。
十四五强调产业体系的完整性,“十五五”则更加明确先进性和安全性,明确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通过强调科技自立自强和构建自主可控的产业体系来应对不确定性,这就是以先进性来保障安全性,自主可控是“十五五”的核心发展主线。
新提法二:建设强大的国内市场。
从“全面促进消费”到“大力提振消费”。财通基金认为,国家经济工作在消费领域有更具针对性和紧迫感的战略考量:消费是做强国内大循环的关键支撑,要大力破解当前制约消费的堵点。
“十四五”的服务消费占比提升,新消费的发展,为“十五五”采取积极、有力的消费政策奠定基础。外部环境急剧变化,不稳定因素增多,大力提振消费增强经济的内生韧性和循环活力从当下战略层面来说异常重要。
新提法三:加快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提升宏观经济治理效能。
财通基金表示,让市场化配置提升效率,改革聚焦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数据几个要素领域。而提升宏观经济治理效能,主要体现是政策取向的一致性。从过往一年里多部委出台的协同性一揽子政策,已看到这一趋势。宏观的统筹发展意味着一切以大局为重,市场化配置是宏观治理的重要基础和抓手,提升宏观经济治理效能则能优化经济整体的协调性和韧性。
对股债的影响:A股结构性行情延续,债市中性偏紧
公告发布迅速提振信心,10月24日大盘全天高开高走,双创指数强势领涨。对于“十五五”政策布局如何影响接下来的市场?
国泰基金明确指出,长期意义远大于短期影响。尽管短期内市场可能受宏观经济数据、外部地缘政治等因素扰动,但从五年维度看,政策导向将深刻塑造股市风格与行业轮动。
首先,未来五年的经济社会发展指引了方向,统筹发展与安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仍然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结合本周中美马来西亚会晤,预期中美贸易摩擦大概率不会显著升级,继续看好市场震荡上涨。
其次,风格主线清晰。中期市场仍将围绕“新兴科技+高端制造”展开,辅以周期金融,港股科技有望延续修复。
相较于股市的乐观预期,基金公司对接下来的债券市场态度谨慎。
国泰基金判断,四中全会未明确提出短期逆周期调节政策,因此对债市影响整体偏中性。年内十年期国债收益率预计在1.7%~1.9%区间震荡,缺乏明显方向性驱动。
“年内十年国债在1.7%到1.9%之间震荡。”国泰基金认为,中长期看,2035年远景目标仍然坚定,对应未来每年经济增速在5%左右,预计政府债务的增长保持或略高于当前速度,对债市有一定压力。
投资机会有哪些?四大方向被重点关注
从四中全会公报对中长期经济结构与产业方向的定调,围绕重点方向与新提法,多家基金公司表示,未来可聚焦科技、绿色、民生、航天四大重点投资方向布局
一是科技创新仍是核心,“卡脖子”技术攻关或催生高端制造、半导体等板块机会。
金信基金指出,公报提出科技水平要“抢占制高点,科技的大规模应用将更加重视”,可见科技依然是国家发展的核心方向。
公募基金也应该把握住机会,金鹰基金首席经济学家、基金经理杨刚表示,对公募基金而言,积极参与产业投资,用具体而坚决地投资行为去加持和强化产业进步,是未来参与科技创新发展的重要一环,用产业链视角和产业发展思维去践行投资理念,将成为公募基金投研的核心优势,并最终有助于帮助更多的投资者群体分享到其中的科技红利。
二是绿色转型加码,新能源、储能产业链有望持续受益。
杨刚认为,能源结构是经济发展中绕不开的一环,任何新兴产业发展背后都伴随着能源支持和潜在的迭代机会。“绿色转型”背景下,新的能源技术发展和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将产生新的产业发展机遇。储能、风电、电网设备、锂电池等运营技术变革和完善能源体系的环节或将更直接受益。
三是民生保障提上日程,医疗、养老等“银发经济”值得关注。
长城基金进一步指出,公报将政策重点放在优化消费环境与拓展消费场景上,意图在国货“潮品”、文体旅游、银发经济等领域培育一批有活力的新消费增长点。
四是新增“航天强国”,卫星行业或迎战略机遇。
“后续卫星通信或将成为‘十五五’的重点建设方向之一,产业或已处于爆发前夜。”永赢基金基金经理刘庭宇表示,四中全会公报发布,新增了航天强国和农业强国这两大目标,工信部印发《关于优化业务准入促进卫星通信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30年将发展卫星通信用户超千万,卫星通信大规模基建和商业化应用的序幕即将拉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