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事务所简介 | 业务领域 | 专家顾问团队 | 专家咨询 | 收费标准
  政策法规 | 诚聘英才 | 博睿财税讲堂 | 基础会员服务须知
最新公告:
站内检索: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财税新闻新闻聚焦

严查哄抬房价行为

2006-02-25 文章来源:佚名 信息提供: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新华社记者走访各部委 勾勒出2006年经济走势   
     新华社北京1月25日电 岁末年初,按照十六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部署,中央各部门紧锣密鼓为2006年工作定思路、做计划,各行各业呈现一片新气象。新华社记者走进各部委,捎回一组新信息,勾勒出2006年的经济走势。

     宏观经济:调控中稳健上升
     “稳健”,是记者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听到最多的字眼。
     记者从发展改革委了解到,中国经济这一轮增长最大的特征是“稳健”。从8%、9%起步,连续三年保持在10%左右,去年增长9.9%,今年增速可能适度回落到9%左右。
     为继续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良好势头,今年的宏观调控政策将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如继续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继续加强对固定资产投资的调控等等;与此同时,对产能过剩行业的结构调整有望迈出实质性步伐,资源价格改革的大幕正在拉开。
     “谈到资源节约和有效利用,今年税收‘杠杆’作用将会得到充分发挥。”国家税务总局传来消息:2006年,国家将强化税收手段来调节资源的开采、利用和消费,煤炭、原油、天然气等资源的税额将进一步调高,高能耗、高污染的资源性产品出口将越卡越紧。
     宏观调控并非一帆风顺。从一年多来的土地供应调控不难看出,中央的一些大政方针在地方上并没有得到认真贯彻落实:有的变相扩张开发区面积,有的“以租代征”擅自占用集体土地,有的利用规划修编之机随意扩大建设用地规模。
     记者从国土资源部了解到,2006年,国家将一如既往严把土地供应“闸门”,使农用地转用计划指标继续控制在从紧的水平上。对一些地方钻政策空子、打“擦边球”的做法,将加大执法力度,以求“严查一案,稳定一片”。
     外贸一直是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来自商务部的预测,今年中国出口形势不容乐观,增幅会比去年明显放缓。记者认为,这也不完全是一件坏事,外贸增幅回落有利于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优化出口商品结构,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
     今年的国企改革也会有新的动作。记者从国务院国资委获悉,国资委将出台诸如中央企业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加快推进国有独资公司董事会制度试点、进一步对中央企业进行重组等多项改革措施。可以预见,国企改革进程将进入一个新的“加速期”。
    
     “三农”:强力扶持中跃升
     2006年是新农村建设的“开局之年”,农业依然是全年经济工作的重头戏。
     记者从农业部获悉,农业增效方面,今年将通过合理使用农业投入品,突破耕地和水资源短缺的约束,提高资源产出效率。粮食增产方面,2006年种植面积基本稳定,单产有望稳步提高,优质率预计提高5个百分点,国家将重点推广水稻免耕插秧等10项增产增效技术。
     2006年“三农”领域最大亮点将是“三个高于”原则的贯彻实施,即国家财政支农资金增量要高于上年,国债和预算内资金用于农村建设的比重要高于上年,其中直接用于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资金要高于上年。
     2006年,是落实全面取消农业税的第一年。无论减免还是支出,其背后需要的都是真金白银。记者从财政部了解到,2006年起财政每年将安排1000亿元以上的资金用于支持农村税费改革的巩固完善,与农村税费改革前的1999年相比,农民人均每年减负120元左右。
     此外,为了确保2006年春季学期开学时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能够全面享受免交学杂费,近日财政部已经向相关地区预拨专项资金36.9亿元。随着财政实力的不断增强,农民兄弟将会沐浴到更多公共财政的阳光。

     金融证券:改革中全面突破
     改革,将是今年中国金融业的最大看点。年底前,中国按照加入世贸组织的承诺,要向外资金融机构全面开放人民币业务,中外银行业同台竞技指日可待。形势逼人,中国金融业只有依靠改革脱胎换骨,提升竞争力。
     记者从银监会了解到,继中国建设银行公开上市后,另外两家大型国有控股商业银行——中国银行和中国工商银行有望在年内相继上市,备受关注的邮政储蓄银行年内将正式对外挂牌营业,中国农业银行股改进入提速阶段,农村信用社改革正在不断深化。
     去年底,中国外汇储备余额再创新高,达到8189亿美元。外汇储备多意味着国力增强,但也并不是越多越好。近年来,外汇储备居高不下,使过去存在着的一些问题变得更突出、更迫切:外汇占款压力加大,金融调控越来越难,贸易摩擦中极易授人以柄。
     解决这些问题,必须通过改革建立完备的投资经营决策。国家外汇管理工作会上传来消息,2006年国家将完善储备经营管理,积极探索更加有效运用储备资产的方式,进一步优化外汇储备的货币结构和资产结构,继续拓宽外汇储备投资领域。
     2005年中国股市跌宕起伏,全年下跌8.33%,沪指年中一度下探至998.23点,创出8年来的最低点。股市连年下跌,源于上市公司整体质量不高、股市存在历史性制度缺陷等。虽然滋味苦,但尴尬中也孕育着精彩。就在这一年,股权分置改革终于启动,为中国股市在浴火中重生提供了机会。
     证监会消息,今年内将基本完成股权分置改革,这一制约股市发展的最大制度缺陷将得以根治。目前随着各部门多项措施合力推进,股市积极因素正在不断累积。2006年新年伊始,股市在首个交易日便跳空高开,亮出“开门红”,市场信心明显受到鼓舞,沪指目前已攀升至1250点高点,这被誉为是2006年股市蓄势待发的先兆。
     保险业改革也在酝酿之中,一系列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一些措施即将出台:规范车险经营,治理整顿大型商业保险项目的非理性价格竞争;推进火灾公众责任险、医疗责任险、建设工程质量责任险等的试点;研究开发保障适度、交费低廉、投保简便的农村简易人身保险等。

     百姓生活质量:发展中提升
     经济社会的发展,最终体现在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让百姓能够共享发展的成果。
     就业为民生之本。记者从劳动保障部获知,2006年国家将增加免费职业介绍和职业培训补贴的对象、申请小额担保贷款的对象和社会保险补贴项目,为百姓创造更为宽松的就业环境。
     民以食为天。记者从质检总局了解到,食品安全已被列为今年这个局的“一号工程”。有关负责人表示,将以查处滥用添加剂和非食品原料为突破口,坚决遏制危害消费者健康的违法行为。
     民以行为先。铁道部的材料表明,一大批新建线路将在2006年投产,其中有京沪、沪杭、胶济、郑徐和浙赣等主要干线,以及渝怀线、遂渝线。
     在道路方面,今年交通部将组织实施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和加强国省干线改造升级,建设全国公路运输大通道,全年将新建高速公路约5000公里。
     房价走势将是2006年继续牵动百姓神经的热门话题。记者从建设部了解到,2006年有关部门将继续落实房地产宏观调控措施,引导和增加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的供给,严肃查处哄抬房价等违法违规行为。目前,在经济适用住房上,各地已经有了动作,有关主管部门已向国务院提交了调研报告;同时,对于商品房预售制度也有望采取措施进行完善,加强监管。

关于本站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网站管理 | 微信管理 | 博睿讲堂管理
Copyright©2006-2022 河北博睿宏税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信息产业部备案/许可证编号:冀ICP备19003918号
冀公网安备13010202003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