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事务所简介 | 业务领域 | 专家顾问团队 | 专家咨询 | 收费标准
  政策法规 | 诚聘英才 | 博睿财税讲堂 | 基础会员服务须知
最新公告:
站内检索: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经营管理思维

凡事提前五分钟(深度 !)

2021-08-12 文章来源:本站编辑 信息提供: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生活中,无论做任何事,早些做准备,不仅可以减少许多烦恼和麻烦,还可以更合理有效地利用时间。
  总有很多人一边抱怨上班高峰期太挤,一边又不肯早几分钟出发,总把时间抠到最后一秒才动身。
  于是恶性循环,越来越感到疲惫和心累。
  不得不说,早几分钟和晚几分钟,区别真的很大。
  1、
  有个做HR的朋友跟我说,通常在一个公司,早到几分钟的员工总比迟到几分钟的员工更优秀。
  刚开始,我不太认同这个观点。
  毕竟一个人的能力和水平也不在于这几分钟的表现。但他的解释又让我感到确实有几分道理:
  早到几分钟的员工,可以提前梳理当天的安排和任务,做到心中有数有条理。
  也可以泡好一杯茶,清理一下办公桌,提前进入紧张有序的工作状态中。
  而晚到几分钟的员工,总处于手忙脚乱中。
  他们做事情往往缺乏主动性,总是被推着催着赶着走。
  不仅工作效率低,而且匆忙应付,出错的机率也更大。
  在职场上,你的工作态度其实也是工作能力的体现。
  前者对待工作往往更加积极主动,后者却常有拖延懈怠的情绪。
  一个人能力欠佳,还可以通过良好的工作态度去弥补。
  但实力再强,懒散也会让人荒废。
  有句话说,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那些看似比你优秀的人,可能并没有多厉害,不过是赢在了微小的细节处。
  比如凡事比你早一步,日积月累,也就成了你无法企及的高手。
  2、
  凡事提前5分钟,这样的人之所以常常在工作和生活中无往不利,还有一个重要原因便是无形中建立起来的“心理优势”。
  我们都有过这样的体验,在约会中偶尔迟到,面对等候的人往往会心生愧疚之情。
  此时,若是对方提出一些稍微“僭越”的要求,例如常见的“罚酒三杯”,你一般都不会拒绝。
  这就是心理学上所说的“互惠偏误”,即人们不能忍受自己亏欠于人。
  这样的情况若是出现在生活中,最多也就是彼此间的一笑而过。
  但是在一个正式的社交场合,一方若是在心理层面占据上风,便会受益良多。
  例如,你和一个生意伙伴约在一家餐厅见面,提前5分钟,你能够做到:
  了解周围的环境,选择一个舒适的位置;
  对菜单做一个浏览,明确适合双方口味的菜式;
  想一想见面时候的措辞,避免不必要的尴尬……
  于是,在接下来的会面中,你自然而然地便会表现出“胸有成竹”。
  当你掌握了谈话的主动权,事情也就好办了许多。
  5分钟,在你人生当中不过是白驹过隙的刹那,但是只要你把握好提前5分钟的优势,便会让你的每一步都走得自信坚定。
  3、
  乔布斯曾说过这么一句话:
  “在你生命的最初30年中,你养成习惯;在你生命的最后的30年中,你的习惯决定了你。”
  所有的不平凡,都源自一个个平凡的小习惯。
  平时未雨绸缪,关键时刻便能决胜千里。
  习惯的力量是强大的,每一次看似不经意的小行为,一点一滴地成长起来,就能带给我们脱胎换骨的变化。
  只要你愿意,摒弃有害身心的坏习惯,养成终身成长的好习惯,你的未来也会悄然改变。
  凡事提前五分钟,是一种习惯。
  它能让我们有时间做准备,不至于太慌乱;
  它也是一种心态,能让我们在遇到事情时从容地应对;
  它更是一种态度,能让别人看到你的用心和真诚,体现出你对人对事的尊重和重视。
  如果想要优化生活的秩序,更好地把握机会,不妨凡事提前五分钟。
关于本站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网站管理 | 微信管理 | 博睿讲堂管理
Copyright©2006-2022 河北博睿宏税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信息产业部备案/许可证编号:冀ICP备19003918号
冀公网安备13010202003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