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事务所简介 | 业务领域 | 专家顾问团队 | 专家咨询 | 收费标准
  政策法规 | 诚聘英才 | 博睿财税讲堂 | 基础会员服务须知
最新公告:
站内检索: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经营管理思维

比收入更重要的是你的估值

2019-08-26 文章来源:本站编辑 信息提供:  顶尖老板智慧 浏览次数:
  1
  怎么提建议
  小张工作不到一年,一向不显山露水的他给上司,发了封邮件,提了个建议。
  这个建议是针对业务流程的某个细节的优化,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使这类项目的作业期缩短10%以上;而且这建议非常接地气儿,如果不是基层员工,如果没有经过大量观察思考,不会想到这个改进方案。
  但这个建议有个致命的问题,使得上司不得不暂时将之束之高阁。
  问题在哪儿呢?这虽然是个小改进,却是一个跨部门的流程问题,涉及财务、技术支持、人力资源,销售几条线,而且各部门的利益风险不对等,这类问题再小也是大问题。
  两个月后,这个新人离开了。
  这人肯定是个人才,流失实在是公司的损失,那有没有更好的处理方式呢?
  2
  “唯上型”和“唯下型”领导
  十几年前,我刚刚进银行工作时,分配到一家刚成立的A办事处,遇到了一个“霸道主任”,对我们这些新员工动辄“三字经”,对有后台的老员工又非常巴结,完全不像个做领导的。我非常鄙夷这个人,感叹怎么分到了这种人的手下。
  后来有一个机会,人事科长“帮”我与另一家离城区近的B办事处的员工对调。我这个选择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是那里的主任给我的印象很深刻——气质温文尔雅,对员工态度很谦和。
  半年后,我就为自己缺乏职场经验而后悔了。A办事处成了全行效益最好的机构,年终奖也最高。两年后,我就更后悔了,A办事处的“霸道主任”升了“霸道副行长”,当年的同事,有的跟着上去了,有的调到别的办事处当主任。
  中层管理者,就分为“唯上型”和“唯下型”。通常“唯下型”的领导关心员工的成长和心理状态,容易赢得下属们的心。
  但大公司的机会分配总是不均等的,也很容易被那些与高管层关系好的“唯上型”管理者得到。如果遇到“唯上型”的领导,也不是件坏事,大企业的资源一旦打通,办什么事都是事半功倍。
  到底唯上型和唯下型的领导,哪一种合你的胃口呢?
  3
  你值多少钱?
  我们都听过类似的段子:某人10年前100万卖掉自己房子创业,奋斗10年后终于500万卖掉公司,买回了当初卖掉的房子。
  可这并不是事情的真相。500万的房子,无论如何估值都是500万,但10年创业赚回的并不仅仅是500万,积累的人脉、经验、信用,最后都要折算成估值。10年赚回500万的人,身价不会低于1000万。
  就像在资本市场,轻资产模式的公司总是比重资产模式的公司估值高。同样的成长性,互联网公司可以估100倍市盈率,硬件公司只能给30倍。同样的净资产,房地产公司的土地储备只能按市场价估值,高科技公司的知识产权,却可以按未来的收入几十倍的估价。
  本文将告诉你,如何给自己估价。
  4
  四个创业者的故事
  我进入淘宝之后,认识了很多从大公司辞职的人,可他们的网店没有一个是在辞职之后才开的。一位外企高管,指挥老婆操盘一家十个人的公司,把一家天猫店两年冲到类目前五,老婆实在太累得干不动了,他还在考虑要不要辞职。
  我现在做公众号,有一回业内交流,才发现一个常常出10万+,粉丝至少50万的公号主,居然是有本职工作的,上个月才刚刚离职。
  前面说过创业成功率低,可就是挤进这极低的成功率的,很多都是“先成功后创业”的,一开始当第二职业做着玩玩,可玩着玩着就上了瘾。
  很多人出来“自己做”,并不仅仅是为了钱。88%的失败率,足以说明创业是一种不理性的选择,它一定需要某些非理性的因素,有些是同学会上受刺激,有些是隔壁老王的榜样。
  但如果你只看到这个“不理性”的原因,看不到他们之前为创业做出的付出,把创业看成一件只需要勇气的事,那你终将会成为这88%中的一个。
  那么,什么时候才是创业的好时候呢?
关于本站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网站管理 | 微信管理 | 博睿讲堂管理
Copyright©2006-2022 河北博睿宏税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信息产业部备案/许可证编号:冀ICP备19003918号
冀公网安备13010202003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