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事务所简介 | 业务领域 | 专家顾问团队 | 专家咨询 | 收费标准
  政策法规 | 诚聘英才 | 博睿财税讲堂 | 基础会员服务须知
最新公告:
站内检索: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财税新闻财税时评

税收数据折射出可喜亮点

2016-03-15 文章来源:本站编辑 信息提供:经济日报 浏览次数:

--国家税务总局局长王军详解2015年税收


  3月5日上午,人大开幕会议一结束,"金记者"就快速赶到"部长通道",希望就社会关切的税收话题,采访到国家税务总局局长王军。当代表、委员涌出会场时,"金记者"疾步穿越人海,终于采访到了这位"大咖"。
  税收记录经济运行状况,是透视经济发展的晴雨表。王军说,"2015年税务部门组织的税收收入增长6.6%,与经济发展相匹配,税收数据折射出一系列可喜的经济亮点"。
  消费正在加快升级,这是王军提到的第一个亮点。2015年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6.4%。"从税收数据看,消费结构出现积极变化,消费升级效果显现。比如服务型消费明显提升,去年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教育、卫生、影视制作行业税收,分别增长23.8%、20.5%、27.3%和10.3%,大大高于物质型消费行业的税收增幅。"王军说,这就反映出我国居民生存物质型消费基本得到满足,大步向教育培训、医疗卫生、视听娱乐等精神服务型消费转型升级。
  一些纺织服装行业通过品牌升级实现快速发展,也给王军留下深刻印象。比如,海澜集团打造"海澜之家""圣凯诺"等品牌,提升传统服装产业品质,2015年实现营业收入增长1.3倍、利润增长1.4倍,缴纳税收18.2亿元,呈现快速扩张之势。
  "成千上万家企业正在进行转型升级,促进我国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王军说,这在税收数据上也能找到踪迹:2015年,从税收比重看,第三产业税收占全部税收54.8%,其增量占全部税收增量的80%,较2014年提高13个百分点。
  与之呼应,2015年服务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上升到50.5%,首次占据"半壁江山"。"税收数据印证了这一变化,特别是互联网、商务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发展势头较好,反映出'互联网+'对经济转型发展的驱动作用不断增强。"王军说,"互联网+"促使传统制造业企业实现深度转型,增长迅速。记者对王军提到的一个案例惊讶不已。安徽三只松鼠电子商务有限公司,通过电商模式构建品牌开拓市场,2012年初创时仅缴纳税收12.5万元,第二年锐增到近600万元,2015年更是增至4300万元,连续3年翻番式增长。
  如果说这让人"惊讶",那么新一代信息技术作用于高端制造业引发的产业变革,则让人"惊叹"。用王军的话来说,高端制造业发展加快,正在形成新的生产方式、产业形态、商业模式和经济增长点。例如,2015年航天设备制造业税收增长21%,电气机械、通信设备税收分别增长8.3%、7%,而当期制造业税收的整体增速为5.3%。"江苏、浙江和广东三大产业集聚区,去年电气器材制造业税收占全国的57%,增长了10.6%。"王军说。
  小微企业发展持续向好也是一大亮点。王军说,2015年经济下行压力大,小微企业"爬坡过坎"更需支持,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扶助政策,如今看来,小微企业发展活力迸发。
  其中,最突出的表现就是新办企业数量剧增。截至2015年底,全国办理税务登记的小型微利企业约1174万户,其中2015年新办255万户,占21%。税收优惠对其帮助作用有多大?王军举了一个例子,2015年,广东、江苏、浙江3省有小微企业389万户,占全国总数的33%,这3省小微企业户均减免企业所得税6000元。
  在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情况下,受益于税收优惠等政策,2015年1至4季度小型微利企业盈利面分别为22.38%、22.54%、22.85%和28.92%,经营总体上保持稳定向好。
  此外,个人所得税增速明显快于整体税收增长。"税收数据由此反映出一个经济亮点,就是居民收入水平保持较快增长势头。"王军说,从税务总局监测的北京、上海、江苏、浙江、深圳以及湖北六省市税收数据看,就业人员收入增长跑赢GDP增长,收入分配格局也在逐步改善。这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就业人员收入差距缩小了,在国家"限高、扩中、提低"收入分配改革措施作用下,低收入人群收入增长较快,年收入在5万元至10万元的中等收入人群占比从27%提高至31%。
  第二,劳动密集型和新兴服务业就业人员收入增长较快。6省市住宿餐饮业和批发零售业等劳动密集型行业人均收入增幅分别为25.22%和20.91%,租赁商贸服务业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等新兴服务行业人均收入增幅分别为21.16%和18.94%,都明显高于金融、电力、房地产等高收入行业的人均收入增幅,显示国家实施营改增等支持服务业、促进小微企业发展政策措施逐步见效。
  第三,中低收入者税负较轻。税收数据显示,6省市中低收入群体中60%的就业人员税负不到1%,个税负担较轻,说明个人所得税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发挥了调节收入分配的作用。
  王军向记者表示,这些亮点不仅有力展示着我国经济发展的稳中之喜,而且让我们对实现2016年以及"十三五"规划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充满信心。
  国家税务总局局长王军:税收亮点展示经济发展的稳中之喜
  来源:中国经济网发布日期:2016年03月10日   
  直到现在,想起此次的采访,《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金记者仍旧十分激动。
  在3月5日上午,人大会议开幕一结束,金记者就快速赶到人民大会堂北大厅"部长通道",希望就社会关切的税收话题,采访到国家税务总局局长王军。当千百人涌出会场,金记者眼睛"盯得"发酸之时,"目标人物"出现了。这时,王军和旁边人微笑交谈着,正快步走向出口。金记者疾步"穿越人海",终于采访到这位影响着我国税收改革的"大咖"。
  税收记录经济运行状况,是透视经济发展的晴雨表。
  "2015年税务部门组织的税收收入增长6.6%,与经济发展相匹配。税收数据折射出一系列可喜的经济亮点。"王军向中国经济网金记者表示,这些亮点不仅有力展示着我国经济发展的稳中之喜,而且让我们对实现2016年以及"十三五"规划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充满信心。
  消费正在加快升级,这是王军第一个提到的亮点。
  2015年,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6.4%。"从税收数据看,消费结构出现积极变化,消费升级效果显现。比如,服务型消费明显提升,去年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教育、卫生、影视制作行业税收,分别增长23.8%、20.5%、27.3%和10.3%,大大高于物质型消费行业的税收增幅。"王军说,这就反映出我国居民生存物质型消费基本得到满足,大步向教育培训、医疗卫生、视听娱乐等精神服务型消费转型升级。
  在这一大潮中,一些纺织服装行业也通过品牌升级实现快速发展,也给王军局长留下深刻印象。其中,就包括海澜集团构建"海澜之家"、"圣凯诺"等品牌,提升传统服装产业品质,2015年实现营业收入增长1.3倍、利润增长1.4倍,缴纳税收18.2亿元,呈现高速扩张之势。
  "有千万家企业也在这样转型升级,带动了我国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王军说,这在税收数据上也能找到"踪迹"。他还给出"第一手"的税收数据来"证明":2015年,从税收比重看,第三产业税收占全部税收54.8%,其增量占全部税收增量的80%,较2014年提高13个百分点。
  事实上,确有数据与此相呼应。2015年,服务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上升到50.5%,首次占据"半壁江山"。"税收数据印证了这一变化,特别是互联网、商务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发展势头较好,反映出'互联网+'对经济转型发展的驱动作用不断增强。"王军说。
  顺着"互联网+"的话题,王军说,这样促使传统制造业企业实现深度转型,增长迅速。经常网购的朋友,或许会和金记者一样对王军提到的一个案例感到"不可思议"。安徽三只松鼠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没错,就是那家"赫赫有名"的零食店,通过电商模式构建品牌开拓市场,2012年初创时仅缴纳税收12.5万元,第二年锐增到近600万元,2015年更是增至4300万元,连续三年翻番式增长。
  如果说这都够让人"惊讶",那么互联网影响着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作用"于高端制造业,正在引发影响深远的产业变革,更加让人"惊叹"。用王军的话来说,高端制造业发展加快,正在形成新的生产方式、产业形态、商业模式和经济增长点。例如,2015年,航天设备制造业税收增长21%,电气机械、通信设备税收分别增长8.3%、7%。或许这些看不什么可"惊叹"之处,但有个"参照物"可说明问题,那就是当期制造业税收5.3%的整体增速。在此影响下,这些产业聚集的省份也表现"抢眼"。"比如江苏、浙江和广东三大产业集聚区,去年电气器材制造业税收占全国的57%,增长10.6%。"王军说。
  "小微企业发展持续向好,也是一大亮点。"王军说。
  2015年经济下行压力大,小微企业"爬坡过坎"更需帮助,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扶助政策,如今看来,小微企业发展活力迸发。
  其中,最突出的表现就是新办企业数量剧增。截至2015年底,全国办理税务登记的小型微利企业约1174万户,其中2015年新办255万户,占21%。税收优惠对其帮助作用有多大?王军举了一个例子,2015年,广东、江苏、浙江三省有小微企业389万户,占全国总数的33%,这三省小微企业户均减免企业所得税6000元。
  在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情况下,受益于税收优惠等政策,2015年1至4季度小型微利企业盈利面分别为22.38%、22.54%、22.85%和28.92%,经营总体上保持稳定向好。
  引起王军注意的,还有明显快于整体税收增长的个人所得税。"税收数据由此反映出一个经济亮点,就是表明居民收入水平保持较快增长势头。"王军说,从税务总局监测的北京、上海、江苏、浙江、深圳以及湖北六省市税收数据看,就业人员收入增长跑赢GDP增长,收入分配格局也在逐步改善。
  这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就业人员收入差距缩小了,在国家"限高、扩中、提低"收入分配改革措施作用下,低收入人群收入增长较快,年收入在5至10万元的中等收入人群占比从27%提高至31%。
  第二,劳动密集型和新兴服务业就业人员收入增长较快。六省市住宿餐饮业和批发零售业等劳动密集型行业人均收入增幅分别为25.22%、20.91%,租赁商贸服务业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等新兴服务行业人均收入增幅分别为21.16%和18.94%,都明显高于金融、电力、房地产等高收入行业的人均收入增幅,显示国家实施营改增等支持服务业、促进小微企业发展政策措施逐步见效。
  第三,中低收入者税负较轻。税收数据显示,六省市中低收入群体中60%的就业人员税负不到1%,个税负担较轻,说明个人所得税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发挥了调节收入分配的作用。

关于本站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网站管理 | 微信管理 | 博睿讲堂管理
Copyright©2006-2022 河北博睿宏税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信息产业部备案/许可证编号:冀ICP备19003918号
冀公网安备13010202003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