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事务所简介 | 业务领域 | 专家顾问团队 | 专家咨询 | 收费标准
  政策法规 | 诚聘英才 | 博睿财税讲堂 | 基础会员服务须知
最新公告:
站内检索: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财税期刊

如何看待我国当前的税负感较重现象 (宏观税负的争议)

2017-12-12 文章来源:解税宝 信息提供: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笑话:有一次克林顿和叶利钦在首脑会谈的间歇闲聊。叶利钦对克林顿说:"你知道吗,我遇到了一个麻烦。我有一百个卫兵,但其中一个是叛徒,而我却无法确认是谁。"听罢克林顿说:"这算不了什么。令我苦恼的是我有一百个经济学家,而他们当中只有一个人讲的是真话,可每一次都不是同一个人。"
  一、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如何评价下述观点
  "市场能干的,政府和财政就不要去干;市场不能干的,但市场有需要弥补的,政府和财政就应该去干……企业和私人活动于市场有效的范围内,而政府和财政则活动于市场失效的范围内。
  "构建公共财政关键在于以'市场失效'为标准,消除财政的越位和缺位。"
  现实的困境
  "二元论",即:把二者作为完全平行、对立对等、非此即彼的两个极端,认为政府或市场分别作为理想的、优于另一方的资源配置机制,当一方出现所谓的失灵现象时,就不合逻辑的认定另一方即是弥补该缺陷的合适选择。 ?容易导致"低能力国家"陷阱、"抵制市场经济"陷阱。
  "低能力国家"陷阱
  一个突出的表现就是政府引导和控制经济社会发展变化的能力不足,使社会产生诸多问题,甚至可能会打破社会结构的稳定性,从而使社会秩序陷入较为混乱的局面。 ?在我国,由于整个经济社会转型是由政府主导的,政府能力的强弱成为能否有序转型的关键因素。因此,更需防范"低能力国家"陷阱。 ? ?如何处理好放权与提升政府能力的关系
  "低质市场经济"陷阱
  有观点认为,只要把资源配置的功能交予市场,由市场发挥主导作用,就实现了市场经济、完成了转换的目标。然而,这种观点在实践中,容易产生"低质市场经济"陷阱。这一陷阱其实是"低政府能力"陷阱的另一面,它是指虽然已经建立起市场经济,市场对资源配置发挥主导作用,但市场经济体制出现种种弊端,如价格、竞争等机制极不完善,配置的效率低下,甚至造成资源配置的扭曲。
  政府角色的"二重性",必然导致政府与市场关系在"两次融合"中呈现多种组合。
  1、作为市场主体之一的政府组织与市场的关系
  (1)竞争关系。
  (2)伙伴关系,也可称为合作关系。
  2、作为国家与社会管理者的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1)保障关系。
  (2)互补关系。
  (3)替代关系,也可称为对立关系。 ?"双重失灵"。即:在诸如社会性救助、农村建设等一些领域,由于政府和市场的"功能性缺陷",致使二者无论单独还是合作都做不了或做不好。
  二、宏观税负的争议
  福布斯杂志推出的2009年全球税负痛苦指数排行榜,中国内地排名全球第二。
  2014年世界银行公布的各国总税率排名,中国以总税率64.6%位居世界第19位,在亚洲第一,远高于一些高福利国家的总税率。
  2017年据权威机构数据显示中国税负达到全球第二。
  一、宏观税负的不同口径
  宏观税负是宏观税收负担的简称,它特指一国总体税收负担。当前,通常用"税收收入/GDP"这一指标来衡量宏观税负水平。
  小口径指税收收入占GDP的比重;
  中口径指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
  大口径指政府收入占GDP的比重。
  (二)合理判断宏观税负需用多重视角
  1、历史比较视角。
  2、国际比较的视角。
  3、经济发展的视角。
  4、财政支出的视角
  ?(三)宏观税负水平受多种因素影响
  1、经济发展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呈正相关关系
  2、国家职能范围。
  3、社会福利水平。
  4、宏观经济政策。
  5、其他因素,如财政收入来源、税收制度、税收征管效率、经济结构差异、社会要素。
  结论:如何看待我国当前的税负感较重现象
  不考虑社会保险基金收入的情况下,2012年,小口径宏观税负为19. 37%。若考虑社会保险基金收入,则小口径宏观税负为24.9%。中口径的宏观税负,1994-2012年,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约处于10%-23%的范围中,平均为15.9%。大口径的宏观税负,按照IMF的统计口径,2012年政府收入占GDP的比重达到35. 7%。根据IMF统计口径计算,2007年,发达国家全部政府收入占GDP比重的平均值为45.28%,发展中国家全部政府收入占GDP比重平均值为35.6%。因此,单从数据上比较,目前中国的宏观税负并不高,基本处于合理的区间内。到今年2017年,我国这些年一直在减税,包括营改增、税收优惠、出口退税、各种税改革等,相信未来税负会进一步下降!

关于本站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网站管理 | 微信管理 | 博睿讲堂管理
Copyright©2006-2022 河北博睿宏税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信息产业部备案/许可证编号:冀ICP备19003918号
冀公网安备13010202003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