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事务所简介 | 业务领域 | 专家顾问团队 | 专家咨询 | 收费标准
  政策法规 | 诚聘英才 | 博睿财税讲堂 | 基础会员服务须知
最新公告:
站内检索: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财税期刊

财务舞弊的预警信号种类!

2017-09-22 文章来源:本站编辑 信息提供:专一网 浏览次数:

  一、财务舞弊的预警信号种类
  >>会计异常
  (1)原始凭证不合常规,如凭证缺失、银行调节表出现呆滞项目、过多空白或贷项,收款人或客户名称或地址太过普通、应收账款拖欠增加、调节项目增多、凭证篡改、付款雷同、支票二次背书、凭证号码顺序不合逻辑、凭证上自己可以、以凭证复印件取代原件。
  (2)会计分录存在瑕疵,如缺乏原始凭证支持、对应收账款/应付账款/收入和费用进行未加解释的调整,会计分录借贷不平衡,会计分录由异常人士编制、临近会计期末编制的异常分录等。
  (3)日记账不准确,如日记账不平衡,客户或供应商的个别账户与控制账户不相等。
  >>会计异常
  缺乏职责划分;缺乏实物资产保护措施;缺乏独立核查;缺乏适当的文件和记录保管;逾越内部控制;会计系统薄弱。
  >>会计异常
  未加解释的存货短缺或调整;存货规格存在背离或废品日增;采购过度;借项或贷项通知繁多;账户余额大幅增减;资产实物数量出现异常;现金出现短缺或盈余;不合理的费用或报销;注销费用为及时确认且金额繁多;财务报表关系诡异(如收入增加存货减少、收入增加现金流量减少、存货增加应付账款减少、在产量增加的情况下单位产品成本不降反增,产品产量增加废品下降、存货增加仓储成本下降)。
  >>奢侈生活方式
  生活方式与收入水平不相称;豪华的生活方式引人注目;生活作风绯闻不断。这类预警信号对于识别腐败和挪用资产这两种无比方式比较相关,但识别财务报表舞弊的有效性降低。
  >>异常行为
  失眠、酗酒、吸毒;易怒、猜疑、神经高度紧张;失去生活乐趣、在朋友、同事和家人面前表露出羞愧之情;防御心理增强或动辄与人争执;对审计人员的询问过于敏感或富于挑战性;过分热衷于推卸责任或寻找替罪羊。这类预警信号对于识别腐败和挪用资产这两种无比方式比较相关,但识别财务报表舞弊的有效性降低。
  >>暗示与投诉
  企业内外部知情人以匿名或明示的方式,向企业管理当局、注册会计师或政府监管部门提供的有关舞弊检举线索。
  二、财务舞弊的一般预警信号
  >>管理层面的预警信号
  1、高官人员有舞弊或其他违反法律法规的不良记录
  2、高管团队或董事会频繁改组
  3、高管人员或董事会成员离职率居高不下
  4、关键管理人员的个人财富与企业的经营业绩和股价表现过于密切
  5、高管人员处于达到盈利预期或其他财务预期的压力下
  6、高管人员对不切实际的财务目标做出承诺
  7、高管人员的报酬以财务业绩为基础(如奖金、股票期权和销售佣金)
  8、高管人员过分热衷于维持或提升股票价格
  9、高管人员的决策受制于债务契约,且违规成本高昂
  10、高管人员过分热衷于税务筹划
  11、公司重大决策由极少数关键人物所左右,且逾越决策程序的独裁现象司空见惯
  12、高管层对于倡导正直诚信的文化氛围缺乏兴趣
  13、高管人员经常向下属经营班子下达激进的财务目标或过于严厉的支出预算
  14、高管人员过多的介入专业性很强的会计政策选择,会计估计和会计判断
  15、高管层频繁接受媒体的采访宣传且对沽名钓誉的活动乐此不疲
  >>关系层面的预警信号
  1、贷款或其他债务契约的限制对企业的经营或财务决策构成重大问题
  2、银企关系异常(如与异地的金融机构过于密切、银行账户众多)
  3、高管人员或董事会成员与主办银行的关系过于密切
  4、频繁更换为之服务的金融机构
  5、缺乏正当商业理由,将主要银行账户、子公司或经营业务设在避税天堂
  6、企业向金融机构借入高风险的的贷款并以关键资产作抵押
  7、企业的经营模式缺乏独立性,原材料采购和产品交易通过关联企业进行
  8、经常在会计期末发生巨大的关联交易
  9、当期的收入或利润主要来自于罕见的重大关联交易
  10、对关联方的应收或应付款居高不下
  11、企业与其聘请的会计师事务所关系高度紧张或关系过于密切
  12、企业频繁更换会计师事务所或拒绝更换信誉不良的事务所
  13、企业高管人员向注册会计师提出不合理的要求(如审计时间或审计范围方面的不合理要求)
  14、企业高管人员对注册会计师审计过程中需要询问的人员或需要获取的信息施加了正式或非正式限制
  15、企业经常变更为之服务的律师事务所或法律顾问
  16、企业经常卷入诉讼官司
  17、企业高管层与股东之间的关系紧张
  18、企业频繁发行或增发新股、债券,导致投资者抱怨或抵制
  19、企业高管层与投资银行或证券分析师关系过于密切或紧张
  20、企业高管层与证券监管机构关系紧张
  21、企业高管人员或董事会成员在财务报告和信息披露方面受到证券监督管理机构的处罚或批评
  22、企业与税务机关税务纠纷不断
  >>组织结构或行业层面的预警信号
  1、企业的组织结构过于复杂
  2、企业主要子公司或分支机构地域分布广泛,且缺乏有效控制和沟通
  3、缺乏内部审计机构或内部审计人员配备严重不足
  4、董事会成员主要由内部执行董事或灰色董事
  5、董事会的作用过于被动,受制于企业高管层
  6、未设立审计委员会,或审计委员会缺乏独立性和专业胜任能力
  7、企业的信息系统薄弱或IT人员配备严重不足
  8、企业所在行业处于成熟或衰退阶段
  9、企业所在行业竞争加剧,经营失败与日俱增
  10、企业所在行业技术突飞猛进,产品和技术具有很高的陈旧风险
  11、在行业一片萧条时,企业的经营业绩一枝独秀
  12、企业遭受巨额损失,面临破产、被恶意收购或其他严重后果
  13、企业所在行业对资产、负债、收入和成本的确认高度依赖于主观的估计和判断
  >>财务结果和经营层面的预警信号
  1、报表项目余额和金额变动幅度异常惊人
  2、收入和费用比例严重失调
  3、报表项目的余额或金额源于一笔或少数几笔重大交易
  4、会计期末发生"实质重于形式"的重大交易且对当期经营业绩产生重大影响
  5、经营业绩与财务分析师的预测惊人的相似
  6、在连年报告净利润的同时,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持续入不敷出
  7、企业高度依赖于持续不断的再融资才得以持续经营
  8、对外报告的资产、负债、收入和费用主要建立在高度主观的估计和判断基础之上,且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很可能随着估计和判断的变化而严重恶化
  9、企业对外报告的盈利能力以远高于竞争对手的速度迅猛增长
  10、企业的主要成本费用率大大低于竞争对手
  11、财务报表附注晦涩难懂
  12、财务报表被注册会计师出具不干净意见的审计报告
  13、企业连续多年通过非经常性收益得以保持盈利记录
  14、企业经营业绩与其所处的行业地位不相称
  15、企业经营成功与否高度依赖的产品或服务面临着市场竞争、技术进步、消费偏好或替代品的严重挑战
  16、企业财务杠杆高企,处于违反债务契约的边缘
  17、企业对外报告的经营业绩与内部预算或计划总是保持高度一致,罕有里外发生
  18、企业因经营业绩不佳导致其股票交易低迷,面临着被交易所终止上市的风险
  三、财务舞弊的具体预警信号
  >>销售收入舞弊的预警信号
  1、分析性复核表明对外报告的收入太高,销售退回和销售折扣过低,坏账准备的计提明显不足
  2、在对外报告的收入中,已收回现金的比例明显偏低
  3、应收账款的增幅明显超过销售收入的增幅
  4、在根据收入测算的经营规模不断扩大的情况下,存货急剧呈下降趋势
  5、当期确认的应收账款坏账准备占过去几年销售收入的比重明显偏高
  6、本期发生的退货占前期销售收入的比重明显偏高
  7、销售收入与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呈背离趋势
  8、与收入相关的交易没有完整和及时地加以记录,或者在交易金额、会计期间和分类方面记录明显不当
  9、记录的收入缺乏凭证支持或销售交易未获恰当授权
  10、最后时刻的收入调整极大地改善了当期业绩
  11、销售交易循环中的关键凭证丢失
  12、未能提供用以证明收入的原始凭证,或以复印件代替原件的现象屡见不鲜
  13、未能对银行存款往来调节表或其他调节表上的中爹差异项目做出合理解释
  14、销售收入和现金日记账存在明显的不平衡
  15、与收入相关的记录(如应收账款记录)与询证证据(如函证回函)存在异常差异
  16、高管层逾越销售交易循环的内部控制
  17、新客户、异常客户或大客户未遵循惯常的客户审批程序
  18、高管层或相关雇员对收入或收入异常现象的解释前后矛盾、含混不清或难以置信
  19、存在着禁止注册会计师接触相关设施、雇员、记录、客户、供应商等有助于获取收入证据的行为
  20、高管层在收入确认上对注册会计师施加了过分的时间压力
  21、对注册会计师要求提供的收入相关信息拖延搪塞
  22、高管层对注册会计师就收入提出的质询行为作出失常的举动(如勃然大怒、威胁利诱等)
  23、 接到客户、雇员、竞争对手关于收入失实的暗示或投诉
  >>销售成本舞弊的常见预警信号
  1、分析性复核表明对外报告的销售成本太低或降幅太大、购买退回和购货折扣太高
  2、分析性复核表明期末存货余额太高或增幅太大
  3、与存货和销售成本相关的交易记录没有完整和及时地加以记录,或者在交易金额、会计期间和分类方面记录明显不当
  4、记录的存货和销售成本缺乏凭证支持或与之相关的交易未获适当授权
  5、期末的存货和销售成本调整对当期的经营成果产生重大影响
  6、存货和销售成本的关键凭证"丢失"
  7、未能提供用以证明存货和销售成本的原始凭证、或只能提供复印件
  8、与销售成本相关的会计记录(如购货、销售、现金支付日记账)不相勾稽
  9、存货和销售成本的会计记录与佐证证据(如存货实物盘存记录)存在异常差异
  10、存货盘点数与存货记录数存在系统性差异
  11、存货收入报告与存货实收数存在差异
  12、存货订单、采购发票、存货收入报告和存货记录之间存在不一致现象
  13、存货供应商没有出现在经过批准的卖主清单上
  14、存货丢失或盘亏数量巨大
  15、采购订单或发票号码被复制
  16、供应商的身份难以通过信用调查机构或其他渠道予以核实
  17、高管层逾越与存货和销售成本循环的内部控制
  18、新的或异常的供应商未遵循正常的审批程序
  19、存货实物盘点制度薄弱
  20、高管层或相关雇员对存货和销售成本的解释前后矛盾、含混不清或难以置信
  21、存在着禁止注册会计师接触相关设施、雇员、记录、客户、供应商等有助于获取存货和销售成本证据的行为
  22、高管层对注册会计师解决相关的存货和销售成本问题施加不合理的时间压力
  23、对注册会计师要求提供的存货和销售成本相关信息拖延搪塞
  24、高管层对注册会计师就收入提出的质询做出行为失常的举动
  25、接到知情者关于存货和销售成本不实的暗示和举报
  >>负债和费用舞弊的常见预警信号
  1、期后事项分析表明,在下一个会计期间支付的金额属于资产负债表日业已存在的负债,但未加以记录
  2、存货盘点数超过存货会计记录数
  3、仓库进出记录表明期末有验收入库的存货,但采购部门未能提供采购发票
  4、供货商发货声明上载明的金额未体现在会计记录上
  5、采购金额、数量和条件与询证函存在着重大差异,且未能调节一致
  6、截止期测试发现大量存货被归属于错误会计期间
  7、未能提供雇员薪酬个人所得税代扣证明
  8、有贷款但没有相应的利息支出、或有利息支出但未体现贷款
  9、有租赁办公场所,但没有相应的租金支出
  10、在会计期末编制了增加销售收入、减少了预收账款的重分类记录
  11、收入会计记录与客户函证存在重大差异
  12、产品担保支出大大超过担保负债
  13、客户的回函表明企业与客户签订了回购协议
  14、将保证金记录为收入
  15、董事会已批准的贷款在会计记录上未得到体现
  16、银行回函上载明的贷款没有在会计记录上体现
  17、有租金支出,但没有租赁负债
  18、银行对账单上出现巨额的贷项
  19、董事会会议记录讨论的或有负债没有体现在会计记录上
  20、向外聘律师支付了大额费用,但未确认任何或有负债
  21、律师函表明企业可能卷入重大法律诉讼
  22、监管部门的公函表明企业可能存在重大违法违规行为,但企业既未确认或有负债,也未在扶助披露
  23、企业设立了众多的特殊目的实体,且资金往来频繁
  24、企业与关联方的资金往来频繁,委托付款或委托收款现象突出
  25、在收购兼并过程中未预提重组负债和重组费用
  26、以前期间提取的重组负债在本期被用于冲减经营费用
  27、对注册会计师要求提供的重要负债和费用相关信息拖延搪塞
  28、高管层对注册会计师就重要负债和费用的质疑行为作出失常的举动
  29、接到知情者对重要负债和费用不切实际的暗示或举报
  >>资产舞弊的常见预警信号
  1、缺乏正当商业理由对固定资产进行评估并将评估增减值调整入账
  2、频繁进行非货币性资产置换
  3、重大资产剥离
  4、在某个会计期间计提了巨额的资产减值准备
  5、注销的资产价值大大超过以前年度计提得减值准备
  6、固定资产、在建工程和无形资产中包含了研发费用或广告促销费用
  7、固定资产和在建工程当期增加额与经过批准的资本支出预算存在重大差异,且未能合理解释
  8、缺乏正当商业理由将亏损子公司排除在合并报表范围之外
  9、采用成本法反映亏损的被投资单位
  10、经常将长期投资转让给关联方或与关联方置换
  11、频繁与关联方发生经营资产买卖行为
  12、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的折旧或摊销政策显失稳健
  13、未能提供重要厂房设备资产和土地资源有效的产权凭证
  14、重大资产的购置或处置未经过恰当的授权批准手续
  15、为建立有效的固定资产盘点手续
  16、高管层或相关雇员对重大资产的解释前后矛盾、含混不清或难以置信
  17、存在着禁止注册会计师接触的相关设施、雇员、记录、供应商等有助于获取重大资产证据的行为
  18、高管层对注册会计师解决复杂的资产计价问题施加不合理的时间压力
  19、对注册会计师要求提供的重要资产相关信息拖延搪塞
  20、高管层对注册会计师就重要资产提出的质询做出行为失常的举动
  21、接到知情者对重要资产不实的暗示和举报
  >>信息披露舞弊的常见预警信号
  1、因信息披露原因受到证券监管部门的处罚或警告
  2、披露程度历来只达到部门的最低要求,鲜有额外的自愿性披露
  3、会计政策披露晦涩难懂
  4、对收购兼并、或有事项等重大事项的披露过于简明扼要
  5、对重大经营和非经营损失的解释有避重就轻之嫌
  6、财务信息的披露与经营活动的总结相互矛盾
  7、财务信息的披露与公司的对外宣传或新闻媒体的相关报道存在着严重的不一致现象
  8、财务信息披露与董事会会议记录存在重大差异
  重点关注:
  1、盈利质量与资产质量相互背离
  2、净利润与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持续背离
  3、销售收入与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相互背离
  4、"洗大澡"式的资产减值
  5、会计估计与会计政策相互混淆
  6、会计舞弊与会计差错相互混淆
  7、不合乎商业逻辑的资产置换
  8、期末发生的异常销售(尤其是对新客户的大额销售)
  9、已发货未开票的销售
  10、前期"销售"在本期大量退货
  11、购买日前后毛利率差异悬殊
  12、与客户频繁发生套换交易
  13、通过关联方进行的购销业务

关于本站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网站管理 | 微信管理 | 博睿讲堂管理
Copyright©2006-2022 河北博睿宏税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信息产业部备案/许可证编号:冀ICP备19003918号
冀公网安备13010202003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