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事务所简介 | 业务领域 | 专家顾问团队 | 专家咨询 | 收费标准
  政策法规 | 诚聘英才 | 博睿财税讲堂 | 基础会员服务须知
最新公告:
站内检索: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财税期刊

合同造假偷逃税 出行消费皆受限

2017-05-05 文章来源:吴仁枢 信息提供:中国淘税网 浏览次数:

  在得知企业和自己的信息已经从税收违法"黑名单"中撤出的消息后,福建省闽侯县L科技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老刘心里终于踏实了。老刘对来企业做涉税辅导的税务人员说:"上'黑名单',受惩戒这件事,给了我一个深刻的教训。因为一时贪念,不仅企业受损失,个人和企业名声扫地,而且企业的经营和我的出行、消费都因此而受限,涉税违法的事真是不能做,处处受阻,遭人白眼的感觉太难受了。"
  老刘的这番感慨源自其一次偷逃税款的违法行为。由于公司经营效益不好,老刘将企业的厂房出租给无锡一家信息技术企业。老刘认为,企业想要多赚钱,就得尽量少缴税款,即便被税务机关发现了,大不了把少缴的税款补齐就行了,没啥大事,于是老刘开始找人帮他在出租厂房业务上进行"税收筹划"。
  但是没过多久,接到举报信息的闽侯县地税局检查人员,就对老刘的企业实施了税收检查。检查人员通过现场检查和外部协查,最终识破了老刘经营的L公司在申报纳税时的"猫腻":L公司与承租方签署的是《租赁合同》,实际业务也为厂房租赁,但是在申领、开具发票及纳税申报时,却没有如实办理。为了隐瞒厂房租赁收入,L公司伪造了一份《仓储服务合同》提供给税务机关,并以提供仓储服务的名义申领、开具发票及办理纳税申报业务。
  确认L公司的违法事实后,闽侯县地税局依法认定该企业违法性质为偷税,并依法作出追征税款143.1万多元(其中偷税税款118.7万多元)、加收滞纳金19.6万多元,并处罚款59.3万多元的处理决定。
  老刘听人说起过,根据新修订的我国刑法相关规定,偷税违法后,当事人及时补缴税款、滞纳金和罚款,就不会负刑事责任,于是赶紧缴清了税款,并以为这件事就此了结了。
  但老刘没想到,2015年9月,他准备乘飞机去上海谈生意时,航空公司竟然告诉他因为涉税违法,他不能乘坐头等舱。随后,在上海消费时,由于信用有污点,付款时刷信用卡也被限制交易。返程时,老刘想坐高铁一等座,也因为曾有涉税违法行为而吃了"闭门羹"。
  后来,老刘才了解到,他所在企业的偷税案,由于达到了重大税收违法案件"黑名单"公布标准,老刘本人及企业的相关信息已被纳入税收违法"黑名单",并在税务机关外部网站上对外进行了公布。同时,税务机关还将相关"黑名单"信息推送给了工商、金融、铁路运输、航空等多个部门实施联合惩戒--老刘在出行、消费等活动时感受到的种种不便,均来自于联合惩戒措施。
  "黑名单"曝光名声扫地,受到联合惩戒处处受限,老刘尝到了自己涉税违法带来的苦果。痛定思痛,老刘随后加强了企业核算管理,按时足额申报纳税,并时常在办理涉税业务时询问税务人员何时企业才能移出"黑名单"。
  国家税务总局重新修订的《重大税收违法案件信息公布办法(试行)》实施后,当税务人员告诉老刘,经过上级审定,老刘的企业及个人信息可以从"黑名单"中撤出后,老刘这才松了一口气。

关于本站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网站管理 | 微信管理 | 博睿讲堂管理
Copyright©2006-2022 河北博睿宏税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信息产业部备案/许可证编号:冀ICP备19003918号
冀公网安备13010202003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