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事务所简介 | 业务领域 | 专家顾问团队 | 专家咨询 | 收费标准
  政策法规 | 诚聘英才 | 博睿财税讲堂 | 基础会员服务须知
最新公告:
站内检索: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财税期刊

【记录】税务稽查新政新动向

2016-09-22 文章来源:本站编辑 信息提供:正坤财税 浏览次数:


  关于税务稽查新政新动向的内容,我会通过以下两个部分进行分享:
  第一部分  先给大家大致介绍稽查的架构,如果大家不了解稽查的架构,一些新动向可能不见得明白;
  第二部分  结合稽查架构方面具体说说最新的稽查政策,让大家对稽查的新政策有更好的了解,方便大家以后遇到稽查时心里有数。
  稽查的架构与流程
  首先,给大家简单说说稽查的架构。
  对于稽查架构,可能有一部分人有了解,但是大部分人不见得非常了解。稽查架构其实叫四加一,什么叫四加一?即稽查的四个部门,选案、检查、审理、执行,再加一,叫法规。法规部门为什么是加一?因为它不属于稽查局里面的部门,属于市局部门。
  我们先来看选案部门。
  所谓选案,大家都知道,稽查首先要确定查哪些企业,这就是选案。现阶段,选案的新政后面会跟大家说,有一个叫做双随机,即是随机选案,然后查。具体怎么随机?后面会说。
  其次是检查部门。
  检查部门是和企业或纳税人打交道最多的部门,通常企业说稽查来了,其实就是检查部门的人员过来对企业正式进行检查。
  检查完之后,后面的通常叫做审理部门。
  什么是审理部门?例如检查科到你企业来检查,检查完发现了问题,他会制作稽查报告,制作完稽察报告会交到审理部门。审理部门根据检查的问题以及提供的证据,根据法律依据进行审理。说白点,审理相当于法院的性质,检查相当于公安,公安查出问题,最终由法院判决,这法院就是审理部门。
  很多人对检查部门了解很多,但是对于审理部门了解较少。其实在整个稽查局,要说业务最好或者说锻炼业务最强,一般都是审理部门。作为检查科,可能检查在一年时间里多就一二十个、多的话三四十个案子,但是作为审理部门,一个人一年经手的案子可能有一两百多,经手地多经验可能更多,所以相对来说,他们的业务应该是最全面的。
  接下来是执行部门。
  一般来说,我们企业到了执行缴税这个阶段,交罚款基本上就没有具体的更大的作用。
  在这里专门再说一说这个法规科。
  法规科主要涉及重大案件,如果涉及的案件比较重大,例如涉案的税款有上千万或者涉及虚开等等这些问题,通常由检查科交到审理审核,审理完之后还要提交到市局法规科。市局法规科里有个叫重大案件审理,重大案件审理的成员通常是市局党组成员,也就是局长、副局长,由他们最终审理,确定同意还是不同意执行,或者对案件进行最终的定性。之后再交到稽查执行科进行执行。
  我们总结一下,整个的稽查流程是,通常由选案科根据随机或者指标确定选案,然后下发到检查科;检查科派人到企业进行正式的检查,看企业存在哪些问题,查出问题或者说没有查出问题后,制作稽查报告;制作完之后提交到审理科检查,对查出的问题进行确认,确认依据对不对,如果一句不对可以否定掉或者补充调查,审理完之后最终到执行科最终执行,把税缴了,把罚款交了。
  稽查的案源
  谈完稽查流程,接下来说说选案。
  关于选案,总局有一个最新下发的文件是关于案源管理办法的,这个案源管理办法和以前相比也没有大的区别,在这里我主要是介绍案件的类型,不同类型的案件对企业来说,稽查的重点是不一样的。
  


  案件的类型,企业经常经手或碰到最多是推送案源、安排案源和自选案源这三类。
  推送案源,其实就是风险评估或者说是风险核查,通过内部指标系统发现,例如你连续亏损扣两分,零申报扣两分,一直扣,达到一个指标比如是十分,扣的分数达到十分了,就送到选案部门,选案部门再下发检查科,检查科再到企业去检查。这就是推送案源,其实就是风险指标核查或者说风险评估。
  对于推送案源,稽查重点主要是异常指标,如长期亏损或是零申报,核查这些指标为什么异常。所以作为纳税人或者企业,把这些指标为什么异常说清楚,这才是关键要点。如果说不清,重点不对,其他方面再怎么使劲也没有多大用处。
  安排案源,就是总局或是省局通常会下发如重点税源企业重点检查等等,基本上每年都有。
  自选案源,什么叫做自选案源?是根据税务局执行的随机抽查还有打击偷逃骗抗等任务对案源进行筛选,选取案源进行检查。
  除了自选案源以外,还有督办案源,即上级督办的大案要案、交办案源、上级机关交办的案件、转办案源;公安、检察、审计等其他部门交到税务局来办的案件;举报案源,企业被举报了然后税务局查你;协查案源,通常是发票协查,企业取得的发票有问题,税务局发现了,然后叫你到税务局核查。
  这里面重点说一说举报案源。企业被举报的原因特别多,如果被举报企业要比较重视,不要不把稽查当回事,举报涉及的问题通常比较多,大家对举报一定要重视起来,发现自己的企业被举报或被稽查,作为财务人员一定要给老板提个醒。
  这就是案源这一块,关于案源大家主要关注一个是推送案源,即风险评估或指标异常的案源,大家一定要把你的指标异常说清楚;其次是自选案源,如果大家发现税务局好像是自己选出来的,这通常很有可能要查点税款出来,至于怎么应对大家心里应该明白;再就是举报案源,大家一定要做给老板提个醒;之后是协查案源,比如发票,通常现在最多的是上家虚开,然后下家取得这个虚开的发票,取得虚开的发票大家心里应该有数,该怎么应对就怎样应对。
  稽查的新动向
  接下来和大家说说新动向。共有两个,第一个是联合稽查,第二个是随机抽查。所谓联合稽查,就是国地税联合到企业来查;随机抽查,我总结叫双随机,首先选择查哪个企业进行随机,其次是什么人去查也就是检查员随机。
  

 


  联合稽查
  关于国地税联合稽查,有四个重点:共享涉税信息、共同下达任务、共同检查、协同审理。
  第一、共享涉税信息。
  无论国税的信息还是地税的信息,大家对案源的信息、案件线索、查办成果,证据资料等进行信息共享,这和以前不一样,打个比方,以前有举报人来举报,举报的信息里面可能涉及营业税或者房产税,这个国税一般来说不会管,国税通常就管自己的事儿,但是现在共享了以后,既然一块儿举报到国税,很可能地税也跟着立案,国地税都过来查你这叫做共享涉税信息。
  第二、共同下达任务。
  就是国地税一块同时下任务,大家商量好,一来都过来查。在共同下达任务里,第一个叫做推送案源,即前面所说的风险指标异常的;第二个叫做安排案源,即每年总局安排的如房地产重点检查之类的;第三个叫做自选案源,通常是税务局自己选的。以后,这三个案源规定都要共同下达任务。也就是说,这三个案源以后国地税来查你,肯定是国税也来地税也要来。不会说国税来了地税不来,地税来了国税不来。
  后面的检举案源、协查案源、交办案源、督查案源、转办案源可能是国地税联合来查,但不一定都来,他们可以协商确定,根据情况确认来查还是不来查,这和推送案源、安排案源和自选案源不一样。
  第三、共同检查。
  所谓共同检查,就是国地税的检察人员都来检查,只要是共同下达了任务的肯定会共同来检查,这是第一点;第二点是共同检查和以前比不一样,以前可能国税的人来检查或者说地税的人来检查,很多地方都喜欢走关系、找熟人。现在由于国地税的人同时来,在这种情况下过去那种走关系这种旁门左道的路子在未来的空间越来越小。
  第四、协同审理。
  协同审理也很好理解,关于协同审理就是说,虽然地税有个审理部门国税也有个审理部门,但对于定税量刑通常会统一标准。而不像过去,比如你出售房产,有可能涉及国税也可能涉及地税,同样的一个行为或者说是几个,过去地税罚你1倍,国税罚你0.5倍,现在不一样,要统一,要么都罚1倍,要么都罚0.5倍。
  协同审理对企业来说既是机会也是风险。
  机会是什么?比如国税给你罚0.5倍地税罚1倍,在这种情况下地税肯定要和国税进行意见统一,过去你要找地税把罚1倍变成0.5倍可能比较困难,但现在国税罚了0.5倍,你罚1倍的话压力就大了,所以对企业来说,变成0.5倍可能就更容易点。所以说这是机会。
  当然,也会有风险。风险是什么?例如地税罚了1倍,国税罚0.5倍的时候得掂量掂量,罚0.5倍合不合算,适不适合?这时候国税本来准备罚0.5倍的,现在可能跟着地税罚1倍,这就是风险。
  随机抽查
  前面说的是联合稽查的四个重点,接下来说说双随机,即随机抽查。关于随机抽查,总局2015年就下发文件了,但到2016年现在才慢慢的进行实施。
  首先是检查人员的随机,立案了要来查你企业,但哪些人来查随机。关于检查人员随机,总局还有各地省局、市局专门建立了检查人员名录库。总局省局检查人员名录库通常要是有资格证者优先,比如注会证、注税还有司法考试证的,有经验的优先到总局还有省局名录库。所以对于大企业来说和过去又不一样了。
  比如某省查一个大企业,过去可能就在省里面抽几个检查人员来检查,但现在建立名录库之后,基本上是名录库里面的人对这个大企业进行检查。省局的名录库里面通常都是经验比较丰富或是业务比较扎实的人,由这些人对这个大企业进行检查的时候,要求可能就比较高,查出的问题可能会更多,所以风险也会比较大。不像过去,过去可能对一个大企业,例如对电信、银行企业进行检查,可能仅仅是省稽查局里面的人派来进行检查,而不是名录库里面的人。
  其次是选案时候的随机,这是大家比较关心的随机。这个随机和名录库的性质是一样的,但要根据特定的条件来进行,分两种,一种叫做定向随机,另一种叫做不定向随机。
  定向抽查随机,就是根据行业或根据税收风险等级、纳税信用级别的特定条件进行随机。例如有100个D级纳税人,把这100个D级纳税人放到随机库里面,通过摇号等方式抓几个出来进行检查,这是定向随机。或者说是房地产行业,大家都是房地产企业,例如是20个,然后在这20个房地产企业里面直接抽几个进行检查,这就是定向随机的方式。
  不定向抽查,也就是不定向随机,例如有1000个企业,就在这1000个企业里面摇号,摇到谁就是谁,进行抽查,这叫做不定项随机。
  抽查的比例
  

 


  在这里要跟大家说说抽查比例。
  第一,全国以及省市重点税源企业的抽查比例通常为20%,每5年检查一轮。例如有100个重点税源企业,第一年随机查20个企业,第二年在剩下的80个企业里面再随机查20个,这比例是总比例的20%,第三年再从剩下的60个企业里面抽20个,以此类推,到第5年的时候,100个企业都会被查一遍。
  第二,对非重点税源企业,以定向随机抽查为主,抽查比例不超过3%。例如今年选超市行业,在里面抽3%,比如有100个超市,一般抽3个超市就行。如果你是非重点税源企业,运气好的话可能一直都会查不到你,如果按照正常的比例来说的话,按照比例,大概三十三年能查你一次,要是运气非常好,到第三十三年的时候可能才会抽到你。
  第三,对非企业纳税人,采用的是不定向随机,把所有非企业纳税人直接放到里面摇,抽查比例是1%。如果你运气好,一百年才会查到你一次,百年一遇。这里要再说一点,三年内已经被随机抽查的就不列入随机再查,什么意思呢?比如我今年已经被查过了,明年后年就不会再查我了。
  关于随机,还会建立一个异常企业名录库,主要包括长期纳税申报异常,类似长期零申报类的,或是税收高峰延期,还有纳税信用级别低,如C级、D级,还有多次被检举有税收违法行为,即多次被举报,还有相关部门把这个列入了失信联合惩戒实行联合的企业,这些企业都会纳入异常企业名录库。对于这些企业查的时候比例会调整提高,例如3%会提高到6%。
  总结一下,稽查新动向这一块的重点:
  其一是联合稽查,以前的走关系可能就走不通了,更多要向专业化、法制化方向发展;
  其二是随机,双随机之后,企业也将面临更大的挑战,因为检查人员是随机,不像过去,检查人员可能还可以指派,所以对企业来说要求可能更高。
  由于时间的关系,今天大致就给大家分享这么多。大家主要对稽查要有所了解,尤其是稽查的类型一定要有所重视。以后遇到国地税联合稽查,想走关系的老路子可能就比较困难了,希望大家以后更多的以专业的水准进行服务,谢谢大家!

关于本站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网站管理 | 微信管理 | 博睿讲堂管理
Copyright©2006-2022 河北博睿宏税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信息产业部备案/许可证编号:冀ICP备19003918号
冀公网安备13010202003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