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银行业近来逐渐陷入困境,将威胁到更广泛的欧洲银行系统。动用存款救银行,后果是引发选民愤怒和财政无序;动用公共资金救助,后果是惹恼欧盟。摆在意大利面前的两条路,哪条的风险小些?
据报道, 意大利银行业近来逐渐陷入困境,分析人士开始担心,意大利可能会因此面临银行挤兑、调低主权信用评级的风险,还可能濒临破产,并威胁到更广泛的欧洲银行系统。
不良贷款占欧元区1/3
总部设在伦敦的网络交易平台运营商ETXCapital首席执行官爱德华兹(AndrewEdwards)在5日的一份简报中表示:"相比英国退欧,意大利对于欧元区可能是一个更大的威胁。这个国家岌岌可危的银行业可能会抵消欧洲央行试图拯救欧元的所有努力。"
爱德华兹在评价意大利银行业系统脆弱性时指出:"和其他国家不一样的是,意大利并没有在雷曼兄弟公司破产之后对国内各家银行进行彻底清理,现在意大利银行业共持有3600亿欧元(约合4000亿美元)的不良贷款,相当于欧元区不良债务的三分之一,或是意大利所有消费者贷款的五分之一,这里显然酝酿着危机。"
几周前,市场的大部分注意力就开始集中在英国的脱欧公投上,公投之后,意大利的银行股也开始了"过山车"模式。意大利历史最悠久的银行锡耶纳牧山银行(BancaMontedeiPaschidiSiena)透露,欧洲央行要求其在3年时间内减少40%的不良债务,消息一出,该银行股价大幅跳水。
随后监管部门下令禁止做空锡耶纳牧山银行。外界现在最关注的,就是意大利的银行业和整体经济是否还有救。
本周早些时候的消息称,意大利可能会违反欧盟银行业监管新规,动用国家基金来救助其境况最水深火热的几家银行。意大利政府发言人否认了这种猜想,因为按照欧盟规定,承担救助责任的应该是存款人而非纳税人。
"意大利可能会对银行进行救助,总理伦齐已经暗示,他愿意动用公共资金来进行救助,如果有必要,违反欧盟规定也在所不惜。但这种干涉行为将会挑战欧盟的银行业新规。"爱德华兹表示。
今年4月,意大利为解银行业燃眉之急仓促成立了一只由私人资本组成的救助基金Atlante。该词来源于希腊神话中受罚以双肩掮天的巨人,寓意这只基金的成立是要扛住意大利银行业。但分析人士认为,这50亿欧元的基金不足以抵消意大利银行业的不良贷款。上个月仅为接管区域性银行维琴察大众银行(PopolarediVicenza)便令该基金消耗了一半多的"弹药"。
爱德华兹表示,为了避免欧元区又一经济体的崩溃,意大利和欧洲其他国家需要达成某种妥协,"必须快些找到解决方案,不然全世界最古老的银行之一可能难以为继,并拖累整个欧洲银行业。欧盟必须要拿出一些灵活性,不然意大利就要破产了"。
救助资金缺口巨大
这几年,欧元区对于"救助"一词并不陌生,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爱尔兰、希腊、葡萄牙和西班牙都曾因为不同程度的财政困境而接受过救助。然而,对于欧元区领导人来说,意大利的问题在于,它的资金缺口巨大,难以救助。
据欧盟委员会统计,意大利的公共债务十分庞大,已经高达GDP的132.7%,仅次于希腊。而与此同时,多年衰退的经济才刚刚有起色,预计2016年将增长1.1%。经济增长动力因公债而变得脆弱,投资者担心,任何一家银行的破产,将很快导致意大利陷入经济危机。
雪上加霜的是,眼下意大利正处于政治动荡之中。今年10月,该国将就宪法改革进行全民公投,伦齐表示,如果公投结果为不通过他将辞职,这意味着政府届时将出现更替。
动用存款救银行,后果是引发选民愤怒和财政无序;动用公共资金救助,后果是惹恼欧盟。摆在意大利面前的两条路,哪条的风险小些?
荷兰合作银行(Rabobank)的分析师在一份简报中称,如果意大利最终成功获得了银行资产重组的许可,那么用于支撑意大利银行业系统的资金很可能将来自于意大利公共资金,而这正是问题所在:尽管这笔资金的规模与GDP相比并不算太庞大,但这可能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金融危机以来,意大利经济增长十分乏力,且背负沉重债务,在这种情况下继续举债,评级机构很可能考虑调降意大利的信贷评级。目前的评级已经是BBB-,如果再度受压,外界很可能不再考虑投资意大利。"该简报称,"如果伦齐在10月的公投后辞职,将引发一段时间的不确定性,损害意大利经济,银行业也将承受更多压力。此外,伦齐的继任者可能会是支持意大利脱欧的五星运动党。从最近的民调结果来看,该党派的支持率仅小幅落后于伦齐的民主党。所以,即将举行新选举的可能性,以及选举结果的不确定性将会使意大利陷入混乱之中。"
据路透报道,意大利总理伦齐表示,意大利银行所面临的坏账问题与某些欧洲银行面临的衍生品问题相比,简直是"小巫见大巫"。
路透补充道,在与瑞典首相斯特凡-勒文(Stefan Lofven)联合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伦齐表示,其它欧洲银行的问题远大于意大利银行。"如果意大利银行的不良贷款问题相当于1,那么其它大银行的衍生品问题就是100。比率是1:100。"
尽管伦齐并未点名哪家银行的问题远比意大利银行的严重,路透报道指出,他这番比较直指持有巨额衍生品业务的德国银行业巨头德意志银行。
早在几年前,美国金融博客zerohedge就曾指出,德银才是真正的问题所在,就像"房间里的大象",人人都看在眼里却避而不谈。据zerohedge透露,德银的衍生品持仓合计54.7万亿欧元,按当时汇价折合约75万亿美元,是德国GDP的20多倍,是整个欧元区GDP的5倍多。
这一事实几乎被"专家们"所忽略,因为既然"欧洲安好",且金融危机已经得到抑制,干吗再将注意力放到从根本上说"有毁灭性破坏"的问题上呢?
时间快进到今天,欧洲再一次"不好"。只是这一次人们无法将欧洲的问题归罪于希腊,相反,相同的"专家们"试图将所有的问题都归罪于英国脱欧。而恰恰是意大利总理伦齐出人意料地承认现实,猛烈抨击德银的"衍生品问题"才是欧洲的真正问题之所在。
诚然,伦齐有他自己的问题。汇通财经此前曾报道,意大利银行坏账率高达17%,几乎是美国的10倍。即使在2008-2009年金融危机最糟糕的时期,美国银行业的坏账率也只有5%。在欧元区上市的银行中,意大利银行坏账几乎占欧元区总坏账的一半。
英国退出欧盟的决定加剧了欧洲银行的压力,尤其是意大利银行。一些银行家称,英国脱欧让意大利第三大银行,也是全世界最古老的银行--西雅那银行(Monte Paschi)陷入危险境地。今年以来,西雅那银行股价已经下跌近80%。周三(7月6日),意大利银行监管部门宣布,从7月7日开始,在未来三个月里禁止卖空西雅那银行股票。
为拯救该国银行业,意大利政府已请求欧盟准许其向国内银行注入400亿欧元以稳定局面。然而,此举遭到欧盟与德国的反对。因为如果这样做,意大利将有违欧盟2014年通过的一项反救助法案。根据此法案,在纳税人救助之前,应该先由银行的股东和债权人进行救助。
就在周三(7月6日),在意大利政府再次暗示立即对西雅那进行救助后,德国财长朔伊布勒在柏林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意大利财长帕多安(Pier Carlo Padoan)告诉他,意大利将遵守银行业联盟法规。
然而,事实或许没那么简单。在400亿欧元的债务重组计划被欧盟当局严正否决后,意大利开始考虑是否要孤注一掷。《金融时报》报道称,熟悉意大利政府想法的人士表示,"我们愿意采取一切必要措施(捍卫银行业),不排除单方面行动,当然这只是最后不得已的手段。"
现在轮到德国行动了。事实上,投资者很好奇,这场才只是刚刚开始的在资不抵债的银行间互相指责的外交升级将如何收场。最重要的是,投资者会密切关注默克尔说的每一句话,看默克尔是否会松口并最终向第一例心照不宣的金融"勒索"案屈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