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事务所简介 | 业务领域 | 专家顾问团队 | 专家咨询 | 收费标准
  政策法规 | 诚聘英才 | 博睿财税讲堂 | 基础会员服务须知
最新公告:
站内检索: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财税期刊

2014版企业所得税各类费用扣除比例及税政依据(二)

2014-12-23 文章来源:本站编辑 信息提供: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2014版企业所得税各类费用扣除比例及税政依据(二

 
固定资产折旧
规定范围内可扣
不超过最低折旧年限
《企业所得税法》第11
《企业》第57-60
小额固定资产可在当期一次性扣除
允许一次性计入当期成本费用扣除,不再分年度计算折旧
所有行业企业持有的单位价值不超过5000元的固定资产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完善固定资产加速折旧企业所得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1475号)第三条
《企业所得税法》第11
《企业》第57-60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完善固定资产加速折旧企业所得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1475号)第一条、第二条、第四条
  
  
 部分行业、特定资产固定资产加速折旧
  
可选择加速折旧或缩短折旧年限(缩短折旧年限的,最低折旧年限不得低于企业第六十条规定折旧年限的60%;采取加速折旧方法的,可采取双倍余额递减法或者年数总和法)
生物药品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制造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等6个行业的企业201411日后新购进的固定资产。
上述6个行业的小型微利企业201411日后新购进的单位价值超过100万元的研发和生产经营共用的仪器、设备。
所有行业企业201411日后新购进的专门用于研发的,单位价值超过100万元的仪器、设备。
特定企业特定固定资产、所有企业的特定固定资产(仪器、设备)可在当期一次性扣除
允许一次性计入当期成本费用扣除,不再分年度计算折旧
上述6个行业的小型微利企业201411日后新购进的,单位价值不超过100万元的研发和生产经营共用的仪器、设备。
所有行业企业201411日后新购进的,单位价值不超过100万元的,专门用于研发的仪器、设备。
生产性生物资产折旧
规定范围内可扣
林木类10年,畜类3
《企业》第62-64
无形资产摊销
不低于10年分摊
一般无形资产
《企业所得税法》第12
《企业》第65-67
法律或合同约定年限分摊
投资或受让的无形资产
《企业》第67
不可扣除
自创商誉;外购商誉的支出,在企业整体转让或清算时扣除
《企业所得税法》第12
《企业》第67
不可扣除
与经营活动无关的无形资产
《企业所得税法》第12
长期待摊费用
限额内可扣
1、已足额提取折旧的房屋建筑物改建支出,按预计尚可使用年限分摊
《企业所得税法》第13
《企业》第68
2、租入房屋建筑物的改建支出,按合同约定的剩余租赁期分摊
《企业所得税法》第13
《企业》第68
3、固定资产大修理支出,按固定资产尚可使用年限分摊
《企业所得税法》第13
《企业》第69
4、其他长期待摊费用,摊销年限不低于3
《企业所得税法》第13
《企业》第70
资产损失
实际资产损失
法定资产损失
清单申报和专项申报两种申报形式申报扣除
《企业所得税法》第8
《企业》第32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资产损失税前扣除政策的通知》(财税〔200957号)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发布〈企业资产损失所得税税前扣除管理办法〉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1年第25号)
开办费
可以扣除
开始经营当年一次性扣除或作为长期待摊费用摊销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若干税务事项衔接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998号)
筹建期间,发生的与筹办活动有关的业务招待费支出,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
 
招待费按实际发生额的60%计入企业筹办费;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按实际发生额计入企业筹办费。并按有关规定在税前扣除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若干税务处理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2年第15号)第五条
低值易耗品摊销
据实
 
 
股权投资发生的损失
一次性
在经确认的损失发生年度,作为企业的损失一次性扣除。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股权投资损失所得税处理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0年第6号)
研究开发费用
加计扣除(未形成无形资产的,据被扣附后基础上按研发费用的50%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按成本的150%摊销)
从事国家规定项目的研发活动发生的研发费,年度汇算时向税局申请加计扣除。
《企业所得税法》第30
《企业》第95
《企业研究开发费用税前扣除管理办法(试行)》(国税发〔2008116号)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研究开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有关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1370 
税金
可以扣除
企业所得税不得扣除
代缴的个人所得税不得直接扣除
允许抵扣的增值税不得扣除
《企业所得税法》第10
《企业》第31
会议费
据实
会议纪要等证明真实的材料
 
工作服饰费用
据实
根据工作性质和特点,企业统一制作并要求员工工作时统一着装所发生的工作服饰费用可扣除。
《企业》第27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若干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1年第34号)第二条
取暖费/防暑降温费
并入福利费算限额
属职工福利费范畴,福利费超标需调增
 
交通补贴及员工交通费用
08年以前并入工资,08年以后的并入福利费算限额
2008年以前计入工资总额同时缴纳个税;2008年以后的则作为职工福利费列支
 
证券、期货、保险代理等企业向经纪人、代办商支付手续费及佣金
据实
为取得该类收入而实际发生的手续费及佣金支出等营业成本,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若干税务处理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2年第15号)第三条
电信企业向经纪人、代办商支付的手续费、佣金
据实
不超过企业当年收入总额5%的部分。
手续费及佣金支出仅限于电信企业在发展客户、拓展业务等过程中因委托销售电话入网卡、电话充值卡所发生的手续费及佣金支出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若干税务处理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2年第15号)第四条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电信企业手续费及佣金支出税前扣除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3年第59号)
手续费和佣金支出
5%(一般企业)
按服务协议或合同确认的收入金额的5%算限额,企业须转账支付,否则不可扣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手续费及佣金支出税前扣除政策的通知》(财税〔200929号)
15%(财产保险企业)
按当年全部保费收入扣除退保金等后余额的15%算限额
(同上)
10%(人身保险企业)
按当年全部保费收入扣除退保金等后余额的10%算限额
(同上)
不得扣除
为发行权益性证券支付给有关证券承销机构的手续费及佣金
(同上)
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
0.5%5%
营业收入的0.5%5%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证券行业准备金支出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有关问题的通知》(财税〔200933号)(该文执行至201012月)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证券行业准备金支出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有关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1211号)(201111日起20151231止执行)
期货投资者保障基金
千万分之五至千万分之十
收取的交易手续费中按代理交易额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证券行业准备金支出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有关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1211号)
(注:201111日起20151231止执行)
期货公司风险准备金
5%
收取的交易手续费收入减去应付期货交易所手续费后的净收入
贷款损失准备金(金融企业)
1%
贷款资产余额的1%;允许从事贷款业务,按规定范围提取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金融企业贷款损失准备金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政策的通知(财税〔20125号)
(注:该文执行至20131231止,目前尚无新的政策规定)
不得扣除
委托贷款等不承担风险和损失的资产不得提取贷款损失准备在税前扣除
(同上)
按比例扣除
——关注类贷款2%
涉农贷款和中小企业(年销售额和资产总额均不超过2亿元)贷款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金融企业涉农贷款和中小企业贷款损失准备金税前扣除政策的通知》(财税〔200999号)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延长金融企业涉农贷款和中小企业贷款损失准备金税前扣除政策执行期限的通知》(财税〔2011104号)(注:该文将财税〔200999号规定的执行期限至20131231止)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金融企业贷款损失准备金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政策的通知》(财税〔20125号)(注:201111日起20131231止执行)
——次级类贷款25%
——可疑类贷款50%
—损失类贷款100%
保险保障基金
  
据实
1.非投资型财产保险,不超过保费收入0.8%
投资型财产保险,有保证收益,不得超过业务收入0.08%,无保证收益,不得超过业务收入0.05%
2.人寿保险业务,有保证收益,不超过业务收入0.15%;无保证收益,不超过业务收入的0.05%
3.短期健康保险业务,不超过保费收入的0.8%;长期健康保险业务,不超过保费收入的0.15%
  4.非投资型意外伤害保险,不超过保费收入的0.8%
投资型意外伤害保险,有保证收益的,不超过业务收入的0.08%,无保证收益的,不超过业务收入0.05%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保险公司准备金支出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有关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1245号)
(注:本通知自20111120151231执行)
保险公司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其缴纳的保险保障基金不得在税前扣除:
      1.财产保险公司的保险保障基金余额达到公司总资产6%的。
      2.人身保险公司的保险保障基金余额达到公司总资产1%的。
保险公司准备金
保险公司按国务院财政部门的相关规定提取的未到期责任准备金、寿险责任准备金、长期健康险责任准备金、已发生已报案未决赔款准备金和已发生未报案未决赔款准备金,准予在税前扣除。
1.未到期责任准备金、寿险责任准备金、长期健康险责任准备金依据经中国保监会核准任职资格的精算师或出具专项审计报告的中介机构确定的金额提取。
   2.已发生已报案未决赔款准备金,按最高不超过当期已经提出的保险赔款或者给付金额的100%提取;已发生未报案未决赔款准备金按不超过当年实际赔款支出额的8%提取。
保险公司实际发生的各种保险赔款、给付,应首先冲抵按规定提取的准备金,不足冲抵部分,准予在当年税前扣除。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保险公司准备金支出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有关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1245号)
(注:本通知自20111120151231执行)
  
农业巨灾风险准备金(保险公司)
25%
财政给予保费补贴的种植业险种,不超过本年补贴险种保费收入的25%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保险公司提取农业巨灾风险准备金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问题的通知》(财税〔2009110号)(注:该文执行至20101231止)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保险公司农业巨灾风险准备金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政策的通知》(财税〔201223号)(注:201111日起20151231止执行)
担保赔偿准备(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
1%
当年年末担保责任余额;
同时将上年度计提的担保赔偿准备余额转为当期收入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有关准备金税前扣除问题的通知》(财税〔200962号)(注:该文执行至20101231止)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有关准备金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政策的通知》(财税〔201225号)(注:本通知自201111日起20151231止执行)
未到期责任准备(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
50%
当年担保费收入;
同时将上年度计提的担保赔偿准备余额转为当期收入
煤矿企业维简费支出
  高危行业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支出
实际发生可扣除;
按照有关规定预提的维简费和安全生产费用,不得在税前扣除。
属于收益性支出的,可直接作为当期费用在税前扣除;属于资本性支出的,应计入有关资产成本,并按企业所得税法规定计提折旧或摊销费用在税前扣除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煤矿企业维简费和高危行业企业安全生产费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1〕第26号)
企业维简费支出
实际发生可扣除;按照有关规定预提的维简费,不得在当期税前扣除
属于收益性支出的,可作为当期费用税前扣除;属于资本性支出的,应计入有关资产成本,并按企业所得税法规定计提折旧或摊销费用在税前扣除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维简费支出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3年第67号)
关于本站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网站管理 | 微信管理 | 博睿讲堂管理
Copyright©2006-2022 河北博睿宏税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信息产业部备案/许可证编号:冀ICP备19003918号
冀公网安备13010202003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