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事务所简介 | 业务领域 | 专家顾问团队 | 专家咨询 | 收费标准
  政策法规 | 诚聘英才 | 博睿财税讲堂 | 基础会员服务须知
最新公告:
站内检索: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财税期刊

税收舆情分析(2013-9-23)

2013-09-26 文章来源:本站编辑 信息提供:中国税网 浏览次数:

  【税收新闻】
  1-8月,国有企业应交税费同比增长7.5%
  2013年1-8月,纳入本月报统计范围的全国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主要经济效益指标继续保持增长,实现利润增幅上升明显。  
  一、主要经济效益指标情况  
  (一)营业总收入。1-8月,国有企业累计实现营业总收入295858.6亿元,同比增长11%。(1)中央企业(包括中央管理企业和部门所属企业,下同)182546.2亿元,同比增长10.1%。(2)地方国有企业113312.4亿元,同比增长12.5%。  
  (二)营业总成本。1-8月,国有企业累计发生营业总成本285291.2亿元,同比增长11.5%,其中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分别同比增长11.1%、6.7%和6.7%。(1)中央企业173643亿元,同比增长10%,其中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分别同比增长11.2%、7.1%和2.3%。(2)地方国有企业111648.2亿元,同比增长13.8%,其中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分别同比增长11%、6.2%和12.1%。  
  (三)实现利润。1-8月,国有企业累计实现利润总额15315.2亿元,同比增长9.7%。(1)中央企业11164.3亿元,同比增长16.6%。(2)地方国有企业4150.9亿元,同比下降5.3%。  
  (四)应交税费。1-8月,国有企业应交税费23832.1亿元,同比增长7.5%。(1)中央企业18328.1亿元,同比增长8.3%。(2)地方国有企业5504亿元,同比增长4.8%。  
  (五)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1-8月,国有企业资产累计872918.6亿元,同比增长13.6%;负债累计568815.2亿元,同比增长14.6%;所有者权益合计304103.4亿元,同比增长11.8%。(1)中央企业资产累计466861.8亿元,同比增长11.2%;负债累计306241.3亿元,同比增长12.1%;所有者权益为160620.5亿元,同比增长9.7%。(2)地方国有企业资产累计406056.8亿元,同比增长16.5%;负债累计262573.9亿元,同比增长17.8%;所有者权益为143482.9亿元,同比增长14.3%。  
  二、主要行业盈利情况  
  1-8月,实现利润同比增幅较大的行业为电子行业、电力行业、石化行业、施工房地产行业等。实现利润同比降幅较大的行业为有色行业、化工行业、煤炭行业、机械行业等。(财政部网站)
  融资租赁政策或废除超过3%即征即退条款
  《中国经营报》记者近日获悉,财政部《关于融资租赁营改增政策修改的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已下发到多家融资租赁公司。据知情人士透露,正式文件最快可能会在"十一"前后出台,以便各单位在三季度税费汇缴前按新规定执行。
  据悉,《征求意见稿》并非专门针对融资租赁行业,而且财政部最后敲定哪套备选方案目前也是未知数。但是,作为受"营改增"影响较大行业之一,这一新政对于众多融资租赁公司来说,无疑是重大利好。  
  据记者了解,此次《征求意见稿》主要对"营改增"影响融资租赁公司的"售后回租营改增本金部分",直接租赁扣除项部分,开具增值税票,以及"超过3%即征即退"四个方面做出了相关意见修订。  
  "9月5日下午开的会,9月13日租赁公司就收到了《征求意见稿》,财政部的效率这次真高。"天津某大型融资租赁企业人士向记者透露。  
  自8月1日"营改增"在全国范围试行后,融资租赁公司税负大幅增加,致使近80%的售后回租业务处于停滞状态。 
  据悉,此次会议由财政部税政司流转税处谭处长主持,参加会议的有工银租赁、民生租赁、建信租赁、远东租赁、中建投租赁和外资租赁协会等公司和机构。  
  《征求意见稿》最主要的内容为"废除超过3%即征即退条款"。融资租赁专业人士沙泉认为,简单地说,售后回租的税负有可能降低。  
  据了解,"即征即退"是税务部门给部分国家鼓励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融资租赁营改增以后,将融资租赁纳入了产业链流转环节,因此要保持税负不变,又要全额开票,就要对多收税款进行退税。  
  但是,由于"退税"款按收益计算,因此还要缴纳所得税。"如此一来,无形中就增加了租赁公司的税负。"某外资租赁公司中层人士表示,再加上融资租赁的资产是含利息的,如果不能及时退税,势必也会造成租赁公司的税负大幅度增加。  
  因此,也有行业人士认为,3%即征即退的政策不过就是一纸虚文。  
  北京某融资租赁公司客户经理李勇告诉记者,因为绝大部分租赁公司的租赁资产收益率不到2%,若按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乘3%来衡量租赁公司实际税负,则租赁公司即使将全部增值部分一分不剩地缴给税务部门都还不够纳税,那么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的3%以上部分税收即征即退完全就是形同虚设。  
  与此同时,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副会长、租赁工作委员会会长李思明也表示,由于融资租赁不断有新的业务,就会不断有新的进项抵扣,所以可能导致无法满足当期税负超过当期所有收入3%这一退税条件。  
  记者采访中发现,融资租赁行业的诸多矛盾都集中体现在"即征即退"上。"由于各地税务部门在即征即退的意见上达不到统一,税务内部就会首先面临诸多棘手的问题,这对租赁公司而言,可谓是有百害而无一利。"  
  因此,废除超过3%即征即退条款在融资租赁公司看来是明智之举。  
  另据参会知情人士透露,对于直接租赁扣除项部分中,基本把上次开会时租赁公司反响较大的,直租过程中需要抵扣的费用列齐。(中国经营报)
  山西调研停收煤炭可持续发展基金清费立税为煤企减负
  日前,山西省政府正在调研煤炭可持续发展基金暂停收取办法。业内人士认为,山西省政府的这一举措,一方面反映出当前煤炭企业确实面临着不小的困境,另一方面也表现出山西省政府积极推进清费立税,为煤炭企业减负的决心。
  此次正在调研、研究中的煤炭可持续发展基金改革提出了两套方案,每套方案有两种选择。第一套方案是:不取消基金,资源税从价计征按2.2%计算,或者取消基金,资源税从价计征按7.4%计算;第二套方案是:不取消基金,资源税从价计征按2.4%计算,或者取消基金,资源税从价计征按7.6%计算。而具体最终执行哪套方案,将会按照山西省内煤炭平均售价水平确定。  
  据悉,山西省煤炭可持续发展基金是由国务院于2006年批准设立的,目的是解决因煤炭资源开采造成的资源环境历史欠账。煤炭可持续发展基金征收标准按煤种从量计征。按照山西省财政厅预算草案,2013年山西省煤炭可持续发展基金预算收入为190亿元。  
  面对持续低迷的煤炭市场,以煤炭为重要经济支柱的山西省政府近期频频出台救市政策,清费立税,为煤炭企业减负是其中的重要一项措施。  
  山西省长李小鹏在今年7月份主持召开的煤炭企业座谈会上提出,要加大清费立税、金融扶持力度,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山西省煤炭工业局也开始加大清理涉煤不合理收费工作力度;研究煤炭税费整体改革方案,合理确定税费总体水平,扩大增值税抵扣范围;取消铁路建设基金;根据资源赋存条件制定差别化税费政策。  
  之后,7月下旬,山西省出台了煤炭新政"20条",将"做好清费立税工作,规范企业社会责任。按照国家推行煤炭资源税改革的要求,对涉煤税费项目、标准进行全面清理,依法合规的予以保留,乱收费、乱摊派的一律取缔。同时,要积极研究资源税地方留成部分的分配办法"列为"中期措施"的第一条,并决定从2013年8月1日起至2013年12月31日止,暂停提取煤炭企业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和煤矿转产发展资金,减半收取中国(太原)煤炭交易中心交易服务费。  
  同时,山西省这次提出的两套煤炭可持续发展基金改革方案也体现出该省此前确立的清理税费行动将与煤炭资源税改革同步推进计划。(中国能源报)
  【观点评论】 
  贾康:省以下分税制需政府层级扁平化
  记者:现在有观点认为,"土地财政"也是因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带来的?  
  贾康:这是非常肤浅的见解。1994年改革的内在逻辑,恰恰是让地方政府在职能走向合理定位的情况下,按市场经济要求来履行职能。1994年之后的真正问题是,改革在省以下各级落实分税制的过程受阻。现实中这种无解状态已经造成省以下并不是分税制,而是五花八门、复杂易变、讨价还价色彩非常浓重的分成制和包干制,进而引致了"土地财政"等问题。  
  因此,把板子打在分税制身上是打错了地方,板子应该打在1994年就意图改造的分成制和包干制。既然真问题是深化改革受阻,我们就应该分析,为什么受阻,怎样能真正深化改革。  
  日报:也就是说当年分税制方案的大方向是正确的,但是在落实方案的过程中有严重变形?  
  贾康:大方向应该充分肯定,但为什么往下的时候不能落实?我们的病理分析并不复杂,就是地方政府有四级,加上中央政府共五级,总共20种左右的税,五级政府间分税无法形成可行方案。出路是必须扁平化,通过乡镇综合改革和通过省直管县,把省以下的四级扁平化到对实体财政层级只考虑省和市县两级。浙江的省直管县已经实施几十年,近年其他行政区也打开了局面,近年全国按工作要求正铺开这一改革。  
  日报:扁平化前提下,未来中央和地方体制怎么深化改革?  
  贾康:大的前提是,各级政府职能要合理定位,按市场经济要求做政府应做的事。每一级政府、明确一级事权、跟着一级财权、取好一级税基,税怎样合理配置到不同层级上,这叫"分税制"。税基后面要形成中央、省、市县三级政府预算,预算要完整、透明、接受公众的监督,体现公众意愿,经过最高权力机构审批后形成有法律效力的执行文件,得到严格执行,进而就能进行绩效考评,并实施官员问责。  
  此外还要配置一级产权,以及要有阳光化的一级举债权,把这个逻辑链条内洽地配全,制度安排才能够在框架上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然后再配之以中央和省两级转移支付,达到哪怕最欠发达的地方政府也能够得到必要的财力来履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职责。(第一财经日报)
  富人拿美国绿卡未必划算税收问题需深思熟虑
  越来越多的先富人群正在或者考虑移民海外,尤其是美国。通常,由于生意还在国内,以及一些其他方面的考虑,他们不太愿意放弃中国国籍,更愿意拿一张美国绿卡获得永久居留权。这样来去自如,好不潇洒。  
  但在实际操作移民的过程中,很多人发现,现实,尤其是税制方面,未必那么理想。  
  对于那些移民美国后工作生活重心都迁移到美国的家庭,并不存在这个问题。但对那些在国内有生意有企业,不在美国就业,工作生活的重心依然在国内的富人们,拿绿卡时需要对税收方面的问题进行一番深思熟虑。  
  中国目前主要实施的是间接税,纳税主体是企业。虽然有个人所得税的名目,但在实施过程中,实际上从简为工资税。纳税主体主要是高薪工薪阶层。工资以外的各种劳务性、财产性收入并不会被征税。而企业的经营者通常在企业中只领取较低的工资,因此只交很少的所得税。而企业的税赋虽然总体较重,但实际上由消费者、员工和企业拥有者共同分担。企业拥有者个人实际缴纳的所得税并不高。  
  而美国的税收制度要完善和有效得多。在各种联邦税中,收入所得税占主要地位。在联邦总税收中,个人收入所得税所占比例为50%左右。同时包括联邦遗产、继承税地方税中的房产税等也都落在个人头上。据统计从2000年到2010年,美国家庭平均每年向政府缴纳的各种税赋约占家庭收入的29%。虽然个人所得税主要是按照家庭收入和人口等因素考虑,去掉免税和抵税额来征收,但只有中低收入家庭和孩子多的家庭会享受到政府退税,而对于高收入阶层来说,这些税收很难逃掉。一旦被发现偷税漏税,轻者吃罚单,名誉扫地,重者坐牢。  
  因此生意重心在国内的富人面临这样一个尴尬局面:在中国,企业要承担较重税负;而在美国,个人收入又要缴纳较高税负。
  根据美国国税局2006年10月发布的《绿卡持有者纳税指南》:"作为一名美国永久居民,便有义务申报在全世界范围内不管以何种方式获得的收入。"全球所得的范围包括个人薪资收入、海外银行账户、股权或股票等投资收益等等。这一法案之前并未严格执行,而随着美国政府的钱袋子越来越紧张,申报的严格程度越来越高。从长期的趋势看,政策的执行只会越来越严格。  
  从长远看,拿绿卡很难再是一个稳赚不赔的买卖。要想左右逢源,两头的便宜都占,比以前越来越难了。(环球时报)
  【外税新闻】  
  TPP四谈判国拟全面取消关税日面临市场开放压力
  据共同社消息,"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谈判相关人士20日透露,澳大利亚、新西兰、新加坡和智利已向日美等其他谈判国正式提出了全面取消农产品和工业品关税的方案。试图维持大米和牛肉等5种敏感产品关税的日本必将面临开放市场的巨大压力。
  报道指出,如果日本取消5种敏感产品之外的全部关税,其贸易自由化率将达到93.5%。为了在年内达成协议,澳大利亚等4国有意通过共同提案迫使后加入谈判的日本接受"无例外全面取消关税"。
  在12个谈判国中,澳大利亚的经济规模仅次于美国、日本和加拿大,具有一定的影响力。4国提案或对其他谈判国的态度造成影响。
  在此之前,为了更好地发挥其作为经济大国的影响力,日美已经展开了非公开的双边谈判,目前还未对多边谈判做出回应。相关人士表示:"4国提出了100%取消关税的方案,似乎希望尽早进行公开的全体谈判。"(人民网)
  欧盟增值税缺口巨大
  据奥地利《标准报》报道,因欺诈、破产和统计错误,2011年欧盟成员国增值税少收了1930亿欧元。增值税流失最多的国家是意大利,达361亿欧元,增值税流失最少的是马耳他,为2100万欧元。按增值税流失排名,奥地利在26个欧盟成员国中排第13位,增值税损失35亿欧元,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1.2%。(商务部网站)
  【微博热评】
  @思想汇聚人生:一张2011年在美房产税纳税明细单,记载着税的用途,共计$2282.74,用途为:诺根地区公立学校:$1772.21;州政府收入:$13.49;残疾人援助:$20.83;公立图书馆:$108.76;县属公路桥梁:$58.79;县政府收入:$58.79等,其中78%用在了公立学校,州政府和县政府只得其中的3%!我们呢?
  @fleurmom:这个绝对应该接轨!
  @多思善想:财政公开,是反腐防腐的最好办法,也是人民监督的最好办法。
  @远_征_:中国不是完全的市场经济体制,而是社会主义特色的市场经济,政府在经济中有事扮演参与者的角色,比如各种国企,事业单位(在国外中国很多事业单位的作用全部承包给私人了如各级医院,学校,科研单位等),所以中国政府很多支出其实根本不是用在所谓公务员的开支上。
  @南山小书虫:慢慢等吧。或许正在启动讨论,怎么也得等个几十年吧,这事关系国体,不能盲目搬抄国外的做法
  @鸳泪:我们要这样的中国梦。
  

关于本站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网站管理 | 微信管理 | 博睿讲堂管理
Copyright©2006-2022 河北博睿宏税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信息产业部备案/许可证编号:冀ICP备19003918号
冀公网安备13010202003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