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事务所简介 | 业务领域 | 专家顾问团队 | 专家咨询 | 收费标准
  政策法规 | 诚聘英才 | 博睿财税讲堂 | 基础会员服务须知
最新公告:
站内检索: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财税期刊

我心中的会计精神(五则)

2013-03-25 文章来源:本站编辑 信息提供: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敬畏数字
  蔡爱兰■
  每个人无论从事何种职业,都应该对相应的职业道德心存敬畏。对于会计人而言,我们恪守的职业道德,就是要对自己所经手的每一笔数字心存敬畏,就是视数字的真实性为一种不能亵渎的神圣。
  说起对数字的敬畏,还要从我上中专时听来的一个故事说起。在我上省财校的第一个寒假,在乡农信社工作的三叔听说我学的是会计专业,给我讲了一个至今令我扼腕的故事:那是六十年代三年自然灾害时期,有位生产队会计,在登记粮食库存实物账时,由于工作疏忽,多记了110斤库存稻谷,月底与仓库保管员对账时,发现保管员账上少了110斤,大家认为是保管员贪污了这110斤稻谷。后来,这位年仅23岁的保管员只得以他年轻的生命证明了自己的清白。这件事影响了三叔一辈子,也让初学会计的我对数字有了敬畏心,从那时起,我就对自己说,干会计工作一定要严谨、认真、细致。
  从事会计工作多年,从最初的填支票、登记账簿,时常在期末结账时为一个数字不能平衡而诚惶诚恐、精疲力竭,甚至有些迁怒于数字;到后来,随着职业层面提高,对数字的内涵与外延的体会深刻了,开始对数字牵肠挂肚,对数字的敏感度也大为加强。数字之于我,已不再仅仅是数字,它已融入了太多的个人感情。
  最近从报纸上又看到:王愿坚老师在一次笔会上讲的一个关于敬畏数字的小故事。他说,一个人坐长途汽车,可能会打瞌睡,也可能会看本书,可见过有人拿着账本当书看的吗?他就见到过。一次出差,他见一个人在车上拿着一本账簿老在那里翻,且嘴里念念有词,有时还唉声叹气,遂问他,一个账簿有什么可看的,你怎么会这么专心致志?那人就说,自己是大队的会计,一个数字就是一个故事啊,我能将这本账上的所有数字都背过!王愿坚老师即接过账本,随意点了几个人的名字,那会计即将每家几口人、去年挣了多少工、分了多少粮、又得了几块钱,背得分文不差。之后他说,我不是特意要背的,而是这些数字太小、太可怜,也太好背了,一个工二毛七,你挣得再多,还不是一口就能说出来!虽然我已是从事会计职业18年的老会计了,可这个故事仍然对我触动很大,仔细想想,这不正是我们会计人孜孜以求的专业精神吗?
  说到专业精神,我们也许会想到我们所取得的各种资格证书。实际上,各种资格证书,充其量也就是个营业执照。我们常说一个人专业不专业,不仅仅是说其专业技术过不过关,更是指其植根于专业的人文精神。专业技术只是一个执照,判断其成功与否,还要看其是否具有专业精神,也就是我们所熟悉的职业操守和职业精神,对自己工作是否爱戴,对服务的对象是否 尽责。
  专业精神是一个舶来词。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笔者以为,能与之相对应的,就是"恪尽职守"。也就是恭敬、尽心地完成自己的工作。这"心"就是对所从事工作的敬畏之心。
  近些年,专业精神的缺失成了我们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短板。表现在我们会计界,就是对数字的不忠诚。这就有了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本来极严肃的会计数字被演变成为"数字游戏"。作为会计人员,我深感痛心。虽然对数字无敬畏之心或许能得益和得意于一时,但物极必反,"不是不报,时候不到"。假数必然误国误民,对此难辞其咎者,也必然会为此付出代价。
  今天我们提炼会计精神,必须根植于我们的专业精神。笔者以为,作为以数字为武器、以真实为生命的会计行业,更加需要为数字环境的纯洁而坚守职业准则。因此,我所理解的会计精神就是:敬畏数字,唯真不唯上、唯实不唯利。这不仅是我们构筑成熟市场经济的基石,更是我们通向和谐社会的桥梁,需要我们会计人终其一生去修炼。
  (作者单位:华电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十里泉发电厂)
  专勤细真
  汪 前■
  时不时地,我就会将会计与古时那戴着瓜皮帽,拨拉着算盘的账房先生(或是管家)联系起来。在我的眼里,会计有着它特殊的地位。
  专业,这是会计职业的一大特征。小到发票鉴别、签发支票,大到资本预算、风险评估,无一不需要专业知识。当一个会计朗朗地告诉相关人员,发票报销需要哪些手续,应该具体怎么做;账面资金现在有多少余额,是否需要从某个地方调度资金时,其专业精神立刻就凸显出来。专业,是最容易让一个普通的会计脱颖而出的精神。学好了专业,走遍天下都不怕。
  勤勉,这是有志于从事会计职业的人必须具有的精神。很多人认为会计是坐办公室的,做几笔账就了事。真正从事会计工作的同志都知道,会计要和各个部门打交道,是单据流转的最后一道环节。所以,往往是别的部门加班完毕,可以回家休息了,会计要继续挑灯夜战-- 没办法,及时性原则在那里摆着呢。公休长假,往往是会计结账之时,休不了整个假期,是会计的家常便饭。一堆堆的单据、一叠叠的报表,相关数据、格式、内容,都需要靠会计的火眼金睛一张一张审核。难怪公司招会计的时候,往往会加上一条:能承受工作压力。
  细致,是会计人员的一道防线。粗枝大叶,将款项汇到莫须有的账户里;将不合法的票据报销进公司账;将纳税申报错过时限......等待会计的,恐怕不止是工作考评不合格,还有经济责任,严重的,甚至要负刑事责任。达摩克里斯之剑悬在会计的头顶,让人怎能不细致?
  真实,是会计工作的最基本要求。求真务实是会计人员应有的本性,是工作中应予贯彻的核心,是会计人员长期必须坚持的准绳。无论是刚入行的新会计,还是工作多年的老会计,真实,都是其日常工作的基准,这种精神,随着工作的积累,应当成为一种习惯,一种标志,深深地铭刻在心。
  "专、勤、细、真"。账房先生的算盘捻珠,细细地记录着每一笔数字。当把专勤细真的精神溶入拨拉算盘的日常行为时,或许,有一天,我们真的能够成为公司的大管家。
  求真务实 坚守操守 严谨灵活
  孙波涛■
  从学生时代懵懵懂懂地选择了会计这个起初并不了解其真谛的专业,到毕业后开始从事会计岗位的工作,一转眼就是十年的时间。十年,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在这十年里,我逐渐认识会计、走进会计、了解会计、爱上会计。我理解的会计精神是"求真务实、坚守操守、严谨灵活",具体解释如下:
  求真务实
  求真务实,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日常的会计工作会产生大量的数据信息,尤其像笔者以前任职过的生产型企业,业务量巨大,加之各分子公司之间独立核算,会使很多内部业务外部化,也加大了工作量。而且,分子公司之间的业务往来,很容易产生大量往来账目的核对,很难及时准确地核对清楚。这就需要我们会计工作者抱着求真务实的态度去克服一切困难,保证会计信息的客观、真实、准确。
  坚守操守
  会计部门的工作会和所有业务部门、管理部门都有往来,然而很多非会计人员在遇到相关问题时并不能从会计角度理解。比如在做出口贸易定价时,由于出口的货物能享受出口退税,因此很多业务部门的人员就轻易地认为,出口退税,退回来的就是企业的利润返还,因此应该将价格定得更低以加强竞争力才对。我们会计人员这时候就要坚守我们的职业操守,不能因为外界的不解而盲目屈服,要向业务部门耐心解释业务的原理。这样的问题,其实很多,会计人员必须坚守业务工作的底线,否则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营风险。
  严谨灵活
  日常的会计工作完全没有必要那么死板、枯燥,比如税务方面的工作即是严谨又不失灵活的。税务部门要经常对企业的纳税状况进行不定期的核查,对于有些问题他们理解的角度可能跟企业并不一样,这就需要加强沟通,需要严谨但又不失灵活。严谨指的是用事实说话,拿法律条文说话,如果税务处理符合法律法规的条文,一定要据理力争;而不失灵活是指在问题的处理上即便是企业税收完全合理合规,在做税务工作时也要运用灵活多变的沟通技巧,与税务部门进行充分的沟通,将问题用更容易理解的方式去说清楚。
  会计精神体现在日常的各种不起眼的一项项工作中,它虽然很朴实,但是会指引我们在会计这条道路上继续坚持不懈地走下去。
  (作者单位:国家海洋局南海分局)
  诚实守信 严谨求真
  勤勉进取 服务沟通
  陈建业■
  小溪激石,汇流成海。《小溪流的歌》讲述了一条发源于遥远山涧的小溪,日夜不停地向前流进,一路上克服了重重险阻,由一条涓涓小溪,汇聚成河,变成滔滔大江,最终流入大海的故事。我心中的会计精神就像这支小溪流永远唱不完的歌,意在诚实守信、严谨求真、勤勉进取、服务沟通。其中,诚实守信是会计精神之本;严谨求真是会计精神之柱;勤勉进取是会计精神之源;服务沟通是会计精神之帆。
  诚实守信是指讲求信用、诚实无欺。在小溪流清亮的眼睛里,世界上所有的东西都像它自己一样纯洁无暇。会计精神如这条清澈见底的小溪流,恪守诚信,表里如一。中国现代会计之父潘序伦先生曾言,"立信,乃会计之本;没有信用,也就没有会计"。如果丧失了诚实守信的会计精神,会计就犹如无本之木,无法生存和发展,甚至可能消亡。
  严谨求真是指恪尽职守、严谨细致、实事求是、去伪求真。"永远不休息,永远不休息!"小溪流唱着自己永远唱不完的歌,不分昼夜地向前奔流,汇流成河,汇流成江,汇流成海。会计精神如这条不知疲倦的小溪流,认真细致,勤奋不懈。可以想见,没有严谨求真的精神,是无法做好会计工作的。不能做好会计工作,会计人的职业生涯何谈发展?只有严字当头真字把关,会计人才能在自己的专业上有所建树,我们的会计人生才能行稳致远。
  "到前面去,自然是到前面去呀!"小溪流这样回答枯树桩、乌鸦和泥沙。这条奔流不息的溪流虽小,却不惧九曲十八弯,过悬崖、绕陡壁、越顽石,勇往直前,终究回归于大海。会计精神就如这条拼搏向上的小溪流,勤勤恳恳,积极进取。"业精于勤而荒于嬉,"会计人的成功离不开勤勉进取。勤勉进取可谓是会计精神的源头活水,只有我们会计人秉持勤勉进取的精神,不断提升自身的会计管理水平,成长成才,会计事业才能源远流长。
  服务是指树立服务公众意识,立足自身,服务大众;沟通是注重信息的传递和反馈,重视与企业各利益相关者的有效沟通。小溪流在淙淙流淌中把条条细流聚拢起来,携手并肩汇入大江,奔向大海。会计精神如这条推动水磨、推送木排、托起木船航行、推动发电机的小溪流,乐于无私奉献,以优质的服务满足大家的需要。在我看来,只要高扬服务沟通的会计精神之帆,养成沟通的意识,能主动服务、主动沟通,我们会计人就能在会计人生中乘风破浪、扬帆远航。
  作为一个会计人,我愿是那一泓溪流,永远唱着热爱会计事业的歌,在自己平凡的会计岗位上,秉持"诚实守信、严谨求真、勤勉进取、服务沟通"的会计精神,坚持不懈地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努力成为一个能弘扬会计精神的优秀会计人才。
  (作者单位:山东工商学院财务处)
  传 承
  祁 飞■
  谈到什么是会计精神,诸如严谨、勤奋、正直、诚信、进取……不胜枚举,这些华丽的辞藻犹如一颗颗璀璨的珍珠在我的脑海中跳跃。但我认为所有这些词语都不能完整地表达会计精神。
  在会计这个一望无垠的天地中,单独的一个会计从业人员只是这蔚蓝天空中的一缕云彩,是广袤大地上的一颗小草,作为会计行业中的基本构成元素,我们是依靠什么来洞悉这天地间的真谛呢?我认为唯有无私的传承。
  传承,让我们继承了前辈的优秀品质和专业精神。在传承的过程中,我们建立了会计准则、会计制度以及财经法规,为会计行业构建了坚实的根基;在传承的过程中,我们知道了什么是原则、什么是人情、什么是坚持;在传承的过程中,我们与时俱进,剔除落后的因素,吸收先进的理念,不断充实自己,完善整体;在传承的过程中,我们看到未来的天空更加蔚蓝、远方的大地越发平坦……如果没有传承精神的延续,我们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末",将陷入原地踏步的困境。
  传承-- 这就是我心中的会计精神。
  (作者单位:二重集团〈德阳〉重型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财务部)
  

关于本站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网站管理 | 微信管理 | 博睿讲堂管理
Copyright©2006-2022 河北博睿宏税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信息产业部备案/许可证编号:冀ICP备19003918号
冀公网安备13010202003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