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事务所简介 | 业务领域 | 专家顾问团队 | 专家咨询 | 收费标准
  政策法规 | 诚聘英才 | 博睿财税讲堂 | 基础会员服务须知
最新公告:
站内检索: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财税期刊

无极小刀:增值税出口退税原理浅析

2012-08-07 文章来源: 佐手 信息提供: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出口退税既有增值税也有消费税,但消费税是价内税,相对原理简单,本文只阐述增值税出口退税原理。
  一、出口退税是为了将出口货物的整体税负归零。
  原因很简单,就是鼓励出口,降低出口货物的价格,提高本国货物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二、出口退税,实际是出口免、退税
  由于增值税实行的间接计税法,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应纳税额=销项-进项,所以在实际操作中,销项是免的,进项是退的,取得退税款。
  注意,出口退税的退税款和其他类型的退税不一样,出口退税,退的是进项税额;其他退税,退的是应纳税额。所以在申报表中,免抵退货物应退税额,和进项转出一样为可抵扣税额的负数,原因就是,该笔进项已经退还给你了,自然不可以再抵扣,应该从可抵扣税额中减除。
  三、出口退税类型
  分为三种类型,1.又免又退,2.只免不退,3.不免不退。
  1.又免又退
  一般纳税人,既有销项,又有进项,为把税负归零,自然是销项免,进项退,又免又退!
  2.只免不退
  如果出口的货物没有进项,自然是只免销项,进项没有就不用退了。比如小规模纳税人、免税产品,都是没有进项的情况。只免不退,就达到了税负归零的目的。
  3.不免不退
  针对的是不鼓励出口的货物。比如原油,自己都不够用,还得进口,能让你出口就不错了,就不要想出口退税的事了。想想那些禁止出口的货物。
  四、退税率
  增值税的退税率不一定等于税率,出口退税率有17%、14%、13%、11%、9%等几档,是为了通过退税率来控制出口的原因。鼓励出口呢,退税率就高点,控制出口呢,退税率就低点。退税率为0,就是不免不退了。
  五、出口退税的方式和计算
  分为三种方式,1.免、退税,2.免税,2.免、抵、退税,
  其中,免税就是不交税,根本不用算,也不用管,需要计算和理解的,只有退税,这也是我们把出口货物退(免)税简称为出口退税的原因。
  1.免、退税
  这种方式针对的就是外贸企业。外贸企业就是对外贸易的企业,可以理解为出口销售的商业企业。外贸企业出口退税的计税基础是购进价格。
  例如,进一批货物全部出口,不含税100万进,200万出口,税率17%,退税率13%
  卖的时候,免税,销项免掉,不用算。
  进的时候,应退税额=实际退税=100*13%=13万。
  税率差产生的4万,做进项转出,计入成本。
  2.免税
  这个没有退,没有计算,也没有什么好说的。
  2.免、抵、退税(坑爹的名词解释)
  这个是出口退税中的难点问题,反正我之前是云山雾罩的。免抵退税只针对生产企业。其中重点是抵的理解。
  由于生产货物所涉及的可抵扣的原材料、水电、运费等众多,无法准确清分出口部分和内销部分各自对应的进项,就无法准确核算出口应退的进项税部分。假设能够准确核算各自的进项,那么内销的销项-进项=应纳税额交税,出口对应的进项退税,交给国税局,国税局再退给你,双方岂不是都很累?
  所以抵,就是用出口对应的应退进项,抵顶内销对应的应纳税额,最终确认退税的部分。抵就是一个计算退税的过程,其实质就是计算全部的应纳税额。退税能抵完了,应纳税额就是正的,只交税就行,如果该退得税抵不完,应纳税额就是负数,这个数就该退税。
  很明显,退税的含义又变了,免抵退中的退税,实际是这么理解的,出口部分对应的应退进项=免抵退中的抵+免抵退中的退。
  所以,免抵退税这个名词解释,很形象也很坑爹。
  计算就很简单了,5步完事。生产企业出口退税的计税基础是出口价(离岸价格)。
  例如,全部材料200万进,产品100万内销,200万出口,税率17%,退税率13%
  1.税率差异(进项转出)=出口价*(税率-退税率)=200*(17%-13%)=8
  2.抵税计算(应纳税额计算)=内销销项-(进项-税率差异)-上期留抵=17-(34-8)=-9
  注:税率差异是进项转出,这个你看不懂,我也没啥好说的了,就是增值税的计算。
  3.免抵退税额=出口价*退税率=200*13%=26
  注:坑爹的名词解释,可以理解成退税的最高限额。
  4.应退税额取第2步的绝对值,与第3步的较小者。应退税额=实际退税=9
  5.免抵税额=免抵退税额-应退税额=26-9=17
  注:
  1.如果第2步计算得出是正数,那就是退税抵完了,交税。
  2.如果第4步中,较小者为第3步,退税就是第3步的数,因为生产业出口退税的计税基础是出口价。
  3.第5步的数,在增值税申报中无意义,但在会计分录和计算城建税中有意义。
  六、来料加工复出口和进料加工复出口
  进料和来料的区别在于,进料是需要买的,来料是不需要买的。
  1.来料加工复出口
  本质就是委托加工的受托方,材料和成品都是委托方的,我就是收个加工费,如果是内销呢,就对加工费收增值税,如果是出口,就免税了,而且很显然没有进项,就是只免不退。
  2.进料加工复出口
  本质就是自产,但是材料和成品是从国外来,到国外去。单纯的是进口材料是需要交增值税的,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就是干这个活的。但是如果是进料加工复出口,就比较特殊,你想啊,进口材料的时候交个税,加工完出口的时候,再把这个税当进项退了,累啊,所以,进的时候不交,出口的时候不退,才简单吧。但是我得证明我进口材料是为了加工复出口,不能干别的,这个时候就有个重要的东西叫《进料加工贸易免税证明》,证明我的进料是免税材料。
  计算的方法和免抵退一样,区别在于出口价的确认上。实际出口价=全部出口价-进料的成本。简单的把免税的进料成本减去就完事了。
  以上就是我学习出口退税的心得了,虽然是原创,但绝对不是我自己杜撰出来的,听老师讲加上自己琢磨,总结出来的。人家有培训我自学,于是我们就是培训与自学相结合了,学习型机关也就创建了。
  光是为考试计算的话,记住公式往上套就行,但是我总以为,只会算不懂原理,不论学的好不好,考的好不好,终归是个糊涂税管员。其他的事也一样,活一明白人。

 

关于本站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网站管理 | 微信管理 | 博睿讲堂管理
Copyright©2006-2022 河北博睿宏税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信息产业部备案/许可证编号:冀ICP备19003918号
冀公网安备13010202003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