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事务所简介 | 业务领域 | 专家顾问团队 | 专家咨询 | 收费标准
  政策法规 | 诚聘英才 | 博睿财税讲堂 | 基础会员服务须知
最新公告:
站内检索: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财税期刊

涉税谈判:态度能决定一切吗?

2012-05-08 文章来源:郭伟 信息提供: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这个题目曾经与不同级别的官员进行过讨论,他们的观点是,企业应对税务稽查时,与相关部门(税务、审计署、特派办)就涉税事项进行税务谈判时,需要把握两个要点:一是态度要好;二是要用专业的语言来进行沟通。记得曾经的中国足球队教练米卢选择上场队员的观点就是,态度决定一切,可能就是这个道理。所谓这个态度,那就是对查账部门权威性的认可,是服从而不是挑畔。
  来自于中央部委级的(如:财政部、审计署、税务总局)官员认为,接受税收检查的企业,态度好是前提,如果态度不好那就公事公办,也就是把检查出涉税问题一定要按照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严格执行,对于追究法律责任方面,一定要移送有关部门,绝不手软。在他们查处的案件中,不乏有背景很深的企业,因为涉及到由部一级部门稽查的涉税案件,基本属于大案和要案。因此,自以为认识很多上级领导的企业来说,如果态度不好,且涉税违法事实又非常明确的企业,得到的处罚既涉及到经济方面,也就是补缴巨额税款和罚款的同时,仍会被追究相关行政处罚和法律责任的。因为态度不好,具体业务沟通的把握,那就是“从严而不是从宽”。所以态度好能决定一切,在这个基础上进行专业性的沟通将变得至关重要,同时也会受到检查部门的尊重和理解,同时在处罚上也尽量“对事不对人”。
  来自于基层税务机关税政部门的官员认为,态度好是必须的,并且要从接受检查开始一直到补缴税款结束。同时,检查期间的接待情况也是检验态度好坏的一个标准。由于税务机关具体在操作层面工作,对政策方向和出发点的关注度不如更上一级部门的程度高,他们更强调税务文件的独立性,以良好的态度与他们沟通,更多的是建立在税务文件方面的讨论。同时,他们更关注的是税款能否及时足额入库,对于涉及到行政、法律处罚方面则不太会去关注,因此,更谈不上移送有关部门了。
  根据我的工作经验,企业接受涉税检查时,态度好是能够与相关部门进行良好沟通并得到认可的前提。用专业的语言来进行沟通,这恰恰是企业的涉税人员所缺失的,他们更相信在税务局内部打探的消息,而不去从文件的出处及具体规定来理解并进行沟通。所谓专业性的沟通,要通过文字而非语言来进行,语言的沟通更多的体现在谈判上,而文字的沟通所得到的回答,税务机关相对来说会非常慎重。在文字交流这个层面,税务分局或市局的规定凡不符合财政部、税务总局相关的规定的,是不会作为回答依据.而税务总局下发的《纳税人权利与义务公告》已明确表明,税务机关对纳税人的书面咨询有回答的义务。因为书面的咨询和书面的答复对纳税人来说,可以明确双方之间的责任。
  当今社会,人们的压力越来越大,需要通过良好的沟通减少双方摩擦、增进理解。因此,企业的相关涉税人员不要把对政府的权威性和业务性混为一谈,应分别对待和处理。官员的权威性是不能挑战的,因为它代表的是国家利益,业务性可以讨论,那是操作层面.的事情,这样的理解与把握需要贯穿在企业的日常涉税事务中并进行运用。

关于本站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网站管理 | 微信管理 | 博睿讲堂管理
Copyright©2006-2022 河北博睿宏税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信息产业部备案/许可证编号:冀ICP备19003918号
冀公网安备13010202003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