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的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中,深圳市税务局一个全新的机构——国家税务总局深圳市税务局第四税务分局(反避税调查局)出现在了人们的视野中。为何成立反避税调查局?它有哪些职责职能?将给税收工作带来什么新变化? 在反避税调查局挂牌成立一个月之际,记者进行了专题采访。
据了解,近年来为了打击跨国企业逃避税行为,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主要国家进行税收协作,签署了《实施税收协定相关措施以防止税基侵蚀和利润转移(BEPS)的多边公约》,加大打击跨国企业逃避税行为力度。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国(G20)领导人杭州峰会上强调“深化国际税收合作,加大打击逃避税行为的力度,支持发展中国家税收能力建设,通过税收促进全球投资和经济增长”。反避税调查局的成立,对于积极探索实践国际税收专业化管理,以精准服务为“走出去”“引进来”企业提供新助力,多措并举维护国家税收权益,打造具有国际范引领税收现代化体系的“深圳版”,具有积极意义。
科学分工,反避税工作实现全链条管理“深圳税务机关作为全国最早开展反避税工作的单位,在‘后BEPS’时代、税务机关机构改革及个人所得税引入反避税规则的背景下成立专业反避税局,将进一步提升反避税管理能力与效率,为税企双方带来改革‘红利’。”德勤中国华南大陆区税务主管合伙人兼华南区转让定价服务主管合伙人李旭升表示。
反避税调查局局长孙业锋向记者介绍,得益于积累的丰富反避税经验,深圳税务部门在组建新机构时能够合理划分反避税工作各环节,建立了以综合业务部门为统筹,分设信息情报、选案与跨境利润监控、调查、预约定价谈签等专业部门的反避税工作全链条管理模式。在此基础上,做“精”跨境税源监控,帮助企业消除税务风险;做“实”“走出去”企业管理与服务,提高企业税收确定性;做“专”反避税调查,营造公平税收环境;做“好”税收协定执行,促进全球经济合作和开放共赢等方面贡献力量。据了解,反避税调查局自成立以来,集中力量打造专业团队,反避税人才“质”“量”均达到全国一流水平。全局116名在职正式干部职工,本科及以上学历111人,占比95%;硕士及以上研究生41人,占比35%,其中不乏清华大学、上海复旦大学等名校优秀毕业生;在专业资质方面,注册会计师、税务师及外语类专业资格证书持证人数22,占总人数的18%;全局有9人入选国家税务总局国际税收、风险管理等人才库,18人入选深圳市税务局国际税收、法律等专业人才库。未来该团队将充分发挥“反避税专业技能、数字技术应用、多语种交流”三重优势,紧盯跨境资本与跨境交易,全面落实税收法定原则,维护国家税收权益。靶向发力,深入推进国际税改成果落实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深,在双向开放战略布局之下,我国跨境投资快速增长,经济活动以及由此产生的税收遍及全球。深圳作为跨境企业的集聚地之一,其高速频密的跨境生产要素流动、蓬勃井喷的科技创新、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深入推进为企业经营做强做大带来机遇。
据统计,截至2018年6月底,深圳市外商投资企业合计60000多户,非居民企业4600多户,“走出去”企业近2500户。为了帮助企业提高税收确定性,增进跨国投资者信心,建立更优质的营商环境,反避税调查局积极运用“预约定价安排”指导企业确定未来年度关联交易的定价原则和计算方法。记者从沃尔玛(中国)投资公司了解到,该公司已完成多轮中美预约定价安排续签工作,其高级财务(税务)经理潘辉表示:“反避税调查局的成立将有助于协助国家税务总局推动中美双方税务局就沃尔玛(中国)未来年度跨境交易转让定价政策的谈签工作,协助提升跨境税务争端解决的效率和效力,避免双重征税,帮助沃尔玛有效降低潜在风险。”如何应对境外税务当局对跨国公司监管的加剧、新的经济业态以及由此产生的避税新手段?反避税调查局副局长肖舒认为:“如果对通过恶意税收筹划进行避税的企业不闻不问,不但我国的税收权益将受到损害,还会导致其他企业处于一个不公平的竞争环境,甚至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现象。”近年来,我国为了营造更为中性、公平的国际税收环境,陆续出台了系列国际税收法规,为管理跨国关联交易提供更为健全的法律保障。“反避税调查局将积极推动国际税收法律法规的落实,顺应全面开放发展的新要求。”肖舒表示。服务与管理并重,打造国际一流税收营商环境?服务与管理并重,打造国际一流税收营商环境深圳处于改革开放最前沿,税务部门如何发挥职能,对接“一带一路”以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战略,帮助跨国企业降低转让定价风险?
据了解,反避税调查局坚持在管理中体现服务,以服务促进管理。一方面通过政策辅导引导发生跨境关联交易的企业提升关联申报质量,对于低风险、高遵从或经风险预警后积极采取措施转为低风险的企业,以及被反避税调查后主动遵从意愿较强的企业,可以优先受理其提出的预约定价安排申请,为企业提供税收确定性服务。另一方面,配合国家税务总局做好特别纳税调整案件的相互协商工作,对在后续年度监控管理中被评估为低风险、高遵从的企业,提供后续服务,优先推进相互协商,帮助其消除重复征税,减轻税收负担。除了提供优质服务,目前反避税调查局正在积极探索“1+N”模式的反避税管理规程,重点依托“跨境利润水平监控体系”,发挥外语人才优势,组建多语种信息采集队伍,完善“信息采集——风险分析——遵从引导——分类管理”的工作模式,充当风险提示“好助手”。“对纳税人的涉税风险进行分级时,我们会运用定量定性指标,结合企业具体情况综合分析。因此‘好助手’的成功与否,不但取决于税务部门的风险指标建设,更取决于纳税人提交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反避税调查局跨境利润水平监控和选案部门的负责人表示。反避税调查局把调查作为反避税防控体系的最后关口,对转让定价风险较高的企业作出风险提示,给予企业自行调整的机会;针对监控系统筛选出的高风险、低遵从度的企业,开展重点调查,形成有效震慑,以点带面,促进行业整体回归合理利润水平,有效打击跨国公司的恶意避税筹划,筑牢税基安全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