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怎么会撒谎,出了什么问题?为什么财务报表总被人认为是假的?利润真的存在吗?财务真是现实中"真实的谎言吗?"
财务数字的真真假假,看似自相矛盾的很多关系,其实都有合理的解释,财务是真实的谎言,只有当你了解了这些谎言怎样形成时,谎言不再是谎言。幸福是什么?一个年轻人问一个老年人,老者回复,想通了,就是幸福。想不通,就是不幸福。确实很有道理。财务智慧的第一步就是强迫自己去想穿,想透那些让人反复想也想不通的有关财务的事情,透过现象去发现实质。
首先,利润。利润是判断商业最具有意义的标准,企业存在的目的就是使股东利益最大化。利润越高,权益报酬率就越高,股东也就越满意。如果很多的企业家,把盈利设定为第一目标,扩大规模设定为第二目标,就会帮助你做出比较正确的决策,会保证企业的差异化战略和经营的规模。不会盲目扩张,而最后走向企业艰难矛盾的阶段,通过降低价格来满足客户的需求。"占据多大的市场份额并非当初想象的那么重要,利润才是最重要的。
在股市,企业利润更是股民投资来判断股价的标准。银行是否给企业贷款,更是看利润高低,来决定贷款的金额,并非看你企业的规模有多大。没有利润的企业,在银行家眼里,如同破产。在企业内部,高管们的升迁,更是要证明你可以给公司带来多少的利润。
但是,利润只存在财务报表里的虚拟世界。只是统计后的财务数字。以前认为,利润是财务统计后就可以呈现的真实数据。但是其实帐是做出来的。薄记工作,现在很多公司都外包出去,就像把卫生清洁工作,外包给保洁公司一样。但是公司每月是赚还是亏,每月总账会计和财务经理要经过多次的"调帐"做出一份公司需要的数据出来。这就是为什么财务是一个真实的谎言。
为了利润的真实的性,审计师会在报告上盖章,签字。证明宣布的利润是真实的,存在的。但是当稽查查出问题后,就会像皇帝的新衣一样。被告知,利润是做出来的,财务在做假账。
这个是世界上有三种谎言,第一,一般的谎言。第二,专业的谎言,第三类,统计后的数据。财务报告提供的就是统计过的数据。利润的来源更是充斥着假设,估计,人为的判断。从收入开始,到成本,到费用,每一个环节都有人为的假设的灰色地带。
做账有很多的技巧,比如报表里的折旧,预提,分摊,递延,减值准备等都存在人为的假设和判断,,一些公司也利用合法的财务准则有技巧的进行合理的调账,在阳光下管理数字。但当碰到压力和诱惑的时候,很多人利用熟练的技巧调账,频繁或过分的调整,仿佛如弹簧一样,总有一天会冲出弹性限度以外,再难回恢复。风险和职业危机,就此产生了。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沉没成本,现金为王,财务十诫,生死比率,风险和回报,每个都是不可或缺的"谎料"。
最后,财务人员要做一个具备财务智慧的人。财务智慧的第一层就是想通,透彻的思考;第二层就是保守和审慎,这次财务的判断力,也是财务人员的思维习惯。第三层是预见未来,知道下一步做什么;第四层就是平衡,不要过于贪婪,凡事适可而行。
经营企业不是百米冲刺,是马拉松赛跑。快速增长的公司总是忙于制定更快的增长计划,有时候忘记了增长并不等于发展。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最糟糕的时代。当我们陶醉在最好的时代的时候,一定为最糟糕的时代的出现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