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事务所简介 | 业务领域 | 专家顾问团队 | 专家咨询 | 收费标准
  政策法规 | 诚聘英才 | 博睿财税讲堂 | 基础会员服务须知
最新公告:
站内检索: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财税新闻专题新闻

公共财政必须有公共属性

2012-11-28 文章来源:鹰远 信息提供: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广州各市级部门2011年度决算显示,8所机关幼儿园享受财政核补7540万元,平均每所幼儿园1年花942.53万元。用于工资福利支出和对家庭个人补助性支出,占学前经费开支的大头。教育界人士表示,广州现行的收费标准偏低,这类幼儿园只能靠大量财政拨款,才能运作(11月27日《南方日报》)。
  尽管广州市政府2009年就曾表示要逐步取消对机关幼儿园的补贴,但近年来广州8所机关幼儿园始终在安排预算资金,如2012年度安排的预算资金仍高达7524.21万元(2012年《1月9日《京华时报》)。然而,在学前教育尚未纳入义务教育的语境下,广州市8所机关幼儿园得到政府高额补贴,无疑会令那些没有公共财政补贴资格的众多民办幼儿园和孩子家长“分外眼红”。
  因为民办园也是幼教机构,同样承担着普及学前教育的责任,只是没有“公立”的外衣,所有的开支只能自己承担。而为了保持盈利,一些民办幼儿园也不得不削尖脑袋去掏家长的腰包——公共财政脱离“公共”只补贴机关幼儿园,一方面说明政府对幼教机构支持存在“肥机关”而“冷民办”的问题;另一方面也折射出社会福利制度不健全的现实一面。
  毋庸置疑,如同广州市一样,各地机关幼儿园享受大量财政补贴其实是公开的秘密。目前,不少机关幼儿园仍是政府差额拨款的事业单位,且由于有资格进入这些机关幼儿园的多是机关人员子女,因此,公共财政补贴机关幼儿园又具有了政府福利的特征。
  公共财政应体现出普惠、公平的本质。如果公共财政只向少数公办幼儿园倾斜,补贴只是公办幼儿园的权力福利,不仅会让学前教育的公益性渐失,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机关的特权意识,必然会引发民众的不满情绪。
  此前不久,广州市政府常务会议通过《深化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方案》等文件,表示广州将逐步取消机关幼儿园,所有市属幼儿园将全部归口教育部门管理,面向社会招生。此举虽是让规则正常回归,但问题在于,机关幼儿园仍有着“皇家血统”。如何保障今后民办园和公办园得到政府公平扶持,显然需要出台更为精准的制度设计,让维护学前教育的起点公平,努力使每个适龄儿童都能接受良好的学前教育。
 

关于本站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网站管理 | 微信管理 | 博睿讲堂管理
Copyright©2006-2022 河北博睿宏税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信息产业部备案/许可证编号:冀ICP备19003918号
冀公网安备13010202003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