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事务所简介 | 业务领域 | 专家顾问团队 | 专家咨询 | 收费标准
  政策法规 | 诚聘英才 | 博睿财税讲堂 | 基础会员服务须知
最新公告:
站内检索: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财税新闻新闻聚焦

宏观:中国从世界工厂变为世界市场

2019-02-25 文章来源:酷玩儿 信息提供: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单伟建是私募股权投资领域的大佬级人物。他在新桥投资任职期间,曾带领团队完成过几项有里程碑意义的交易。比如对韩国第一银行的收购,比如对中国商业银行深发展的投资。从2010年起,单伟建出任亚洲最大私募股权公司太盟投资(Pacific AllianceGroup)的首席执行官。
  单伟建作为知青到戈壁滩下乡六年,成为第一代公派到美国的留学生,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获得博士学位,并且在沃顿商学院教书的经历。单伟建的个人经历几乎跟中国的发展同步。
  在纽约宣传新书期间,他接受了《财富》杂志的采访,谈到他对中国经济的观察和看法。
  单伟建对中国经济的判断是:有两个短期因素造成目前的经济增速放缓,但在经历过调整后,长期来看,中国的经济增长会保持小步快跑的状态,而非此前的高速狂奔。
  2018年中国GDP增速为6.6%。2019年,如果速度进一步放缓,单伟建也不会吃惊。就像前面说的,他认为有两个短期因素导致了这种放缓。
  首先是监管机构对影子银行系统的打击。监管担心影子银行系统可能存在的风险,影响经济健康。但正是它们为私营中小企业提供了大部分信贷。这导致了私营企业缺少银行信贷的支持,进而造成私营领域投资的放缓,带动经济增速的放缓。
  另一个短期因素是中美贸易争端。在单伟建看来,虽然中美贸易争端对企业的直接影响很小,但对商业界的信心冲击很大。"贸易争端打击了中国制造商的信心,影响进一步投资。"
  流行的观点认为,中国可以通过采取大规模经济刺激计划,来推动增长。中国有能力这么做。中国的财政状况比其他大国都好。中国的债务仅占GDP的17%,还有3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但在单伟建看来,政府不太可能这么做,过去两年中国的政策都是在去杠杆,因为政府认为过度信贷比限制信贷更有可能影响长远的经济增长。
  谈完了这两个短期因素之后,我们再来看长期因素。
  单伟建的观点是,长期来看,中国的经济增长在从制造业主导转变为消费主导。"由制造业转向消费的历史进程决定了中国经济未来发展将放缓",原因是,"个人消费对经济的推动比不上制造业投资"。因为投资具有所谓的"乘数效应",比如,投资一座工厂,可以创造新的就业,可以带动更多周边产业。而消费支出就没有这种"乘数效应"。
  造就中国经济奇迹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人口。中国在过去20年经历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城市化,大量的农民前往城市的工厂工作,推动了中国的工业化。但是现在,大家已经谈论了很多中国面对的人口挑战。中国的劳动力成本也在不断上升,"过去十年里劳动力成本增加了11%,中国制造商出口产品的价格却持平甚至走低。"
  另一个因素是中国的高储蓄率。过去中国家庭收入大部分都储蓄起来,"大量储蓄充实了银行的资本,也为制造业强势崛起输送了资金。"现在情况同样在变化,中国的消费在崛起。单伟建给出了一组数据:十年前,基本由制造业贡献的出口,占GDP的36%,消费占35%。现在,出口降到19%,消费则升至50%。
  因此,单伟建非常看到中国的消费品和服务领域,包括医疗、医药、专业金融、食品饮料等。他认为这些领域代表了中国的未来。中国正在从世界工厂转变成世界市场。长期而言,中国会进入一个稳定的增长阶段。
  最后,有种悲观看法担心,中国会因为资产泡沫破灭,比如房价暴跌而陷入危机。单伟建反驳了这个观点。他认为,中国不会出现类似2008年的美国或1997年的东亚那样的金融危机。
  他给出的理由是,中国的银行系统其实很安全。原因包括,中国人的房屋贷款比例只占购房时房价总额的20%到30%;中国文化决定中国人对偿还债务很负责,比如亚洲金融危机期间,香港就很少放弃还房贷的案例;以及,中国的政策限制个人拥有多套住宅。因此,单伟建认为,房价即使下跌30%,也不会对中国的银行系统形成影响,并进而引发危机。
  不过,房价下跌总归不是好事。一个负面影响是,消费者会感觉变穷,然后减少消费,进而影响到经济增长。
  单伟建认为,中国经济在短期内会面对增速下滑的挑战,但长期而言会进入一个由消费驱动的稳定增长。
关于本站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网站管理 | 微信管理 | 博睿讲堂管理
Copyright©2006-2022 河北博睿宏税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信息产业部备案/许可证编号:冀ICP备19003918号
冀公网安备13010202003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