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多地掀起了人才争夺的热潮,而步入2019年,全国多地人才争夺的热情似乎有增无减,而各个地区以不同的优惠政策、宽松政策来达到吸引人才的目的。其中,从多地的政策举动来看,降低落户门槛、放宽年龄落户限制等策略,则是最直接的表现。
值得一提的是,与一般人才引进相比,对高层次人才、学历人才、技能人才等,则是展现出部分地区在人才引进上的诚意。例如,以江苏镇江市为例,对硕士、博士毕业生分三年给予每人15万元、20万元的购房补贴。至于部分地区,则是对顶尖人才团队、创业团队等方面下了重本,并给予了较大力度的经费支持。
从落户门槛的进一步放宽,到购房补贴、生活补贴,再到团队经费支持等,这些年来地区对人才的重视程度确实在显著提升。然而,在多地掀起人才争夺战的背后,似乎有着不同的打算。其中,通过人才引进稳定房价,似乎成为了部分地区的一个直接目的。与此同时,在地方发展的过程中,越来越意识到人才的重要性,而在不同城市快速发展的背后,实际上还是离不开人才的竞争,尤其是核心人才、优质人才的实力比拼。
这些年来,国内房地产市场持续火热,无论是一二线热门城市,还是三四线城市,其房价表现还是比较积极,更有部分地区,在短短数年时间,就出现了翻倍以上的涨幅,而房地产市场的赚钱效应也被瞬间激活,甚至成为了国内资金实现保值增值的重要投资去向。
然而,纵观当前国内城市的发展状况,却展现出明显分化的迹象,同时也反映出资源错配、供需失衡的发展状况。
其中,一方面是一二线热门城市的人才集聚效应明显,大量应届毕业生乃至大量优质人才都热衷于往一二线热门城市靠拢,却对其余城市起到了人才分流的影响,这从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一二线热门城市的吸引力,高房价问题持续突出;另一方面则是三四线城市缺乏核心竞争力,且城市公共配套、核心资源比较欠缺,很难留得住人才。
需要注意的是,经过了前几年轰轰烈烈的棚户改造之后,不少三四线城市的房价却出现了非理性的上涨,明显透支了当地经济的未来发展前景。受此影响,则导致了一些从三四线城市到一二线热门城市打拼的年轻人处于进退两难的局面,即使打拼数年积蓄一笔资金,也未必可以回到家乡满足购房的需求。
不可否认的是,在这些年来房地产市场持续火热的影响下,不仅仅是上市公司、企业,还是地方,其对房地产的依赖度也处于高居不下的状态。其中,以上市公司为例,即使属于主业非房地产的上市公司,其在房产投资方面也是占比很高,且基本上属于普遍性的情况。退一步思考,若房地产市场发生实质性的价格下行,恐怕其所造成的负面影响较大。
积极引进人才,成为了多地的重要举动。究其原因,一方面考虑到当地的人才储备,而在人才需求旺盛的当下,只有掌握住大量的人才,才能够为地区经济的发展创造出积极的影响,这也是实现本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另一方面则可能与稳房价的因素有关,纵观这些年积极引进人才的地区,人才吸引力越高、城市活力越强的地区,反而更容易助推房价的回升,而在房地产依赖度高居不下的当下,稳房价也是地区积极应对的方向目标。
各地开展人才争夺战,从某种程度上有利于激发各地区的竞争意识,提升地区的发展活力。但是,若只是打着争夺人才的旗号,却背后为了提振房价,实际上也是一个缺乏长远性战略考虑的举措。
如今,在各地区经济持续发展的背后,人才争夺固然重要,但仅仅争夺人才,却没有同步把公共配套、核心优势提升上来,终究还是会让吸引进来的人才逐渐流出。由此可见,与争夺人才相比,留住人才更为关键。换一种角度思考,只要城市拥有较好的配套,充足的优势资源,且具备较强的本土竞争优势,那么人才也会主动流进。
除此以外,对于当下的年轻人,最为焦虑的,莫过于高房价、生活成本高居不下的问题。因此,在吸引人才的过程中,仍需要给年轻人一份安定,一个可以展现才能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