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事务所简介 | 业务领域 | 专家顾问团队 | 专家咨询 | 收费标准
  政策法规 | 诚聘英才 | 博睿财税讲堂 | 基础会员服务须知
最新公告:
站内检索: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财税新闻新闻聚焦

德法将人民币纳入外储 国际化提速显中国地位

2018-01-25 文章来源: 国际财经 信息提供:华讯 浏览次数:
  德国联邦银行(央行)15日表示,将把人民币资产纳入外汇储备。同一天,法国媒体报道,法国央行已经持有一些人民币外汇储备。
  分析人士认为,人民币被包括德法在内的越来越多国家央行用作外汇储备,显示出中国国际地位提升和人民币全球重要性不断增加。
  【新闻事实】
  德国联邦银行(央行)董事会成员安德烈亚斯·东布雷15日在香港证实,继欧洲央行去年6月宣布增加等值5亿欧元的人民币外汇储备后,德国央行也已在去年决定将人民币资产纳入外汇储备。
  德国央行方面表示,在完成相关准备后将开始投资人民币资产。将人民币资产纳入外汇储备是德国央行长期多元化战略的一部分,也反映了人民币在全球金融体系中日益重要的地位。
  德国央行是欧元区储备规模最大的央行之一,其外汇储备包括美元、日元和澳元等资产。
  据法国《回声报》15日报道,作为外汇储备多元化的一部分,法国央行已经持有一些人民币资产。
  德法央行都没有透露计划增持人民币储备的具体数额。
  【深度分析】
  对于德法央行的举动,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金融室副主任肖立晟认为,这是人民币国际化取得的重大进展,说明中国的地位越来越不容忽视。但同时也应注意到,人民币在这些国家的总外汇储备中占比还不高,人民币国际化关键还要靠中国企业和银行的国际化。
  肖立晟说,人民币已被纳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特别提款权(SDR)货币篮子。已经开始承担储备货币的职能,在越来越多的国家得到广泛运用。此前,菲律宾、阿根廷等不少新兴市场国家已经将人民币纳入外汇储备。
  但目前人民币在这些国家的总外汇储备中占比仍较低,尚难与中国占全球经济比重以及人民币在SDR货币篮子中的权重相当。
  肖立晟认为,这说明尽管中国经济影响力在不断上升,但人民币的实际用途还比较有限,在金融外汇交易等方面占全球比重较低。
  人民币国际化的关键在于中国企业和银行的国际化。肖立晟认为,推动实体经济走出去以及鼓励银行对外发展金融业务,才能最终带动本国货币国际化。
  【第一评论】
  随着中国经济与整体实力崛起,人民币必将成为一种国际化货币,这是不可阻挡的历史进程。
  对于国内普通民众而言,具备"国际范"的人民币将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人民币支付更加便利,境外购物的手续费和汇兑费用都将降低。
  在欣喜的同时,我们也应意识到,这一进程还面临不少挑战,需要一步一个脚印走好,人民币国际化才能完成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背景链接】
  从2009年开展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以来,人民币国际化取得长足发展。2016年10月,人民币正式加入SDR货币篮子,标志着人民币正式成为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这是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里程碑。
  截至2017年6月,全球有超过1900家金融机构使用人民币作为支付货币。新加坡、俄罗斯等60多个国家和地区将人民币纳入外汇储备。
关于本站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网站管理 | 微信管理 | 博睿讲堂管理
Copyright©2006-2022 河北博睿宏税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信息产业部备案/许可证编号:冀ICP备19003918号
冀公网安备13010202003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