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事务所简介 | 业务领域 | 专家顾问团队 | 专家咨询 | 收费标准
  政策法规 | 诚聘英才 | 博睿财税讲堂 | 基础会员服务须知
最新公告:
站内检索: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税收筹划税收筹划理论

税收筹划要清楚几个相关概念

2006-03-08 文章来源:刘源 信息提供: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长久以来,关于税收筹划的一些概念理解上存在混淆。这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税收筹划行业的健康发展。

  税收筹划,是指参与税收事务及其相关事务的征纳主体双方,为了达到各自的目的,而就税制设计、税收立法和税收征收管理事务及税款缴纳事务等所进行的通盘考虑、筹谋策划活动的总称。税收筹划,按照所涉及相关的主体,可划分为以国家税务机关及其相关的管理部门为主体的征税筹划和以纳税义务人为主体的纳税筹划。

  征税筹划,是在征税方角度建立的税收筹划新理念,是指国家充分借助税收自身所具有的财政收入职能和宏观经济调控的职能,通过完善税法和加强税收征管,从而弥补税法漏洞,对那些脚踏红线的恶意避税行为予以约束,对偷逃税行为严厉制裁的反逃税、反避税的行为总称。

  纳税筹划,是立足于纳税人角度的税收筹划,按照是否将纳税风险纳入其考虑范围,可以将其分为广义上和狭义上的两种概念。

  广义的纳税筹划,是指为了规避或减轻纳税人自身的税收负担和缴纳费用,防范、化解因国家税收政策变动、税收征管方法、税收优惠政策变化所造成的纳税人自身税负加重以及纳税人自身对税法理解偏差等原因所遭受法律制裁的诸多纳税风险,保障自身合法权益而进行的全部筹划活动的总称。

  狭义的纳税筹划是指纳税义务人为了减轻自身的税收负担而利用税法的漏洞或立法空白,所进行的非违法非恶意的合理避税行为,利用税法特例进行的节税行径,以及进行税负转嫁的转税纯经济行为。因此,狭义的纳税筹划又可以进一步的划分为避税筹划、节税筹划和转税筹划。

  避税筹划,是在不损害国家利益符合国家税法的立法初衷的大前提下,纳税人通过综合考虑,利用税法立法的空白之处,从而减轻其自身税负的非违法的一种行为。避税筹划之所以可以作为纳税筹划的一部分,是因其筹划的基础建立在符合国家税法立法的总体初衷的前提之下,也就是说,即使在法律中没有这方面的规范,但是,自身的避税行为并不违背与之相似行为的税收立法理念。这里的避税筹划,不能与那些钻税法空子,踏着红线的恶意避税行为混为一谈。笔者认为,避税筹划的实质就是纳税人在税收法规的法理约束下,按照现在的税收发展趋势、领悟税收理念,而按照税法的潜规则进行的合理纳税筹划。

  节税筹划,是纳税人在税法规定的税收优惠的引导下,采用合法的手段,最大限度地享用优惠条款,调整自身经营活动,以达到减轻总体税收负担的合法行为。不难看出,节税筹划是合法的纳税筹划,将会受到法律政策的约束和税收法律法规变化的影响。

  转税筹划,是指纳税人不堪或不愿承担过重的税负,从而通过使用提高或降低商品价格的方法将税负转移给消费者或供应商的一种纯经济行为。就这层定义来看,应当明确以下三点:首先,在筹划原理上,因为转税筹划是纯粹的经济学概念,所以转税筹划的筹划原理不是以税法为支撑,而是借助交易市场上供求关系变化对价格的影响;其次,在筹划途径上,转税筹划是通过价格自由浮动实现税负转嫁的目的,换句话说决定转税筹划的成功与否以及其税负转嫁的方向,关键在于纳税人所从事的商品和服务的供求弹性大小;再次,在筹划的实质上,转税筹划是税负的转嫁,而非税负的流失,因此单纯的转税筹划行为,并不会减少国家税收收入。

关于本站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网站管理 | 微信管理 | 博睿讲堂管理
Copyright©2006-2022 河北博睿宏税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信息产业部备案/许可证编号:冀ICP备19003918号
冀公网安备13010202003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