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税收风险,主要是指涉税事项未来的不确定性对企业实现其经营目标的影响。其危害就是因没有遵循税法可能遭受的法律制裁、财务损失或声誉损害。其主要表现形式,一是补缴税款、滞纳金、罚款等企业因不遵从行为而必须履行的法定义务;二是声誉受损,影响投资者的信心和商业伙伴、客户的信任度等潜在影响。简单地说,企业的税收风险通常分为以下三类:
少缴税、晚缴税的风险。几乎存在于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如延迟做收入、视同销售未计提税额等。
多缴税、早缴税的风险。多数存在于企业并购、重组、销售、投资等诸多方面,如应享受税收优惠政策而未享受等。
其他纳税遵从的风险。主要是指是否符合税务机关征收管理方面的要求,如未按规定开具、保管发票等。
产生税收风险的主要因素
董事会、监事会等企业治理层以及管理层的税收遵从意识和对待税收风险的态度影响企业行为带来的违规行为和失误风险。
涉税员工的职业操守及专业知识的欠缺、无知造成的风险和失误。
顺从经济形势、市场竞争压力而采取不合规税务行为带来的风险。
股东或上级主管机关的不规范资源调配和行政命令造成企业的不合规风险。 )
税务机关在操作中的不规范造成企业不合规的风险。
税务机关部分法规的弹性和不健全性及监管要求给企业涉税事项的处理带来的风险。
中介咨询机构的不规范、不合法意见和建议带来风险。
组织机构和业务流程的不合理带来的风险。
其他有关风险因素。
怎样识别评估税收风险 ;
风险识别基本方法
企业应全面、系统、持续地收集内部和外部相关信息,结合实际情况,通过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评价等步骤,查找企业经营活动及其业务流程中的税收风险,分析和描述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条件,评价风险对企业实现税收管理目标的影响程度,从而确定风险管理的优先顺序和策略。
初次构建税收风险管理制度的企业,识别税收风险的基本方法是税收风险点列表。税收风险点列表是由专业的税务人员设计的标准底稿,其上很全面地列出可能存在的税收风险。包括可能发生的收入损失和承担的法律责任,优点是方便经济,缺点是针对性比较差,忽略了企业特殊的税收风险。在税收风险点列表运用过程中可以添加企业自身特殊的风险点,同时配合其他辅助方法,包括流程图法、财务报表分析法、事故树法和风险形势估计法等。
税收风险管理的成效依赖于税收风险评估的准确性,税收风险评估的应用基于数理统计和概率论的定量方法之上。
具体方法:
1.设计制作企业税收风险自检与评价表,规范评价标准。
2.量化税收风险。其中,税收风险自检与评价表中至少包括“存在问题”、“评价标准”、“是否”及“问题剖析”四项,用来检验税收风险的大小。
量化方法:
1.借助行为的成本函数与收益函数,要求预期收益高于成本。
2.方差法,将风险投资收益视为为随机变量,则其方差就反映风险程度。
3.利用综合风险指数模型,用以检测各种因素或指数变动的敏感度,将其量化并评估税收风险。
评估税收风险的基本过程
见图表(见附件)
全面评价企业面临的税收风险种类、程度与范围,并在风险评估的基础上得出解决、降低或改善税收风险的基本方案。
企业应定期进行税收风险评估。税收风险评估由企业主管税收风险管理部门协同相关职能部门实施,也可聘请具有相关资质和专业能力的中介机构协助实施。
企业应对税收风险实行动态管理,及时识别和评估原有风险的变化情况以及新产生的税收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