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一笔6225万元的税款顺利缴入国库,让大连市开发区国税局税务人员心上的石头落了地,这也是大连国税系统迄今为止征收的最大一笔非居民企业所得税款。
据2011年12月23日中国税务报王晓玲、苏玲、郑国勇和记者程莉报道,大连市开发区国税局的税务人员今年初在日常税源调查中偶然了解到,大连市一家公司(简称A公司)被香港上市公司看中,进行整体管理体系的升级,将在2011年初股权转让。A公司为成立于2002年的生物制药合资企业,企业原投资方有2家,控股99%的外国企业(简称A公司控股)和控股1%的上海公司(简称上海股东)。A公司的经营状况良好,处于稳步上升期,2010年实现收入1.2亿元,利润6600万元。
税务人员立即敏锐地觉察到,医药行业一般来说具有高估值溢价的特性,该公司目前又处在迅猛发展阶段,新药品即将获批上市,这些因素都构成了巨大的无形资产,A公司在即将到来的股权转让中是否会有较高溢价成为税务机关关注的重点。当税务人员追问股权交易价格时,企业负责人表示谈判正在进行,还没有最终定价。
大连市开发区国税局领导在听取调查人员的汇报后,一致认为:案件的线索非常重要,纳税人在境外,潜在的税源容易流失,所以不能一味地等待企业提供价格,而应变被动为主动,及时监控,运用一定的方法分析企业潜在利润。该局局长汪润农说:“面对非居民企业的案件,抓住时机非常关键,发现及时,提早介入,胜算已有了一半。同时案头分析也要到位,借助一定的科学估值,对可能产生的税款做到心中有数,如果有不当交易行为发生,我们也有个较为准确的判断,‘不打无准备之仗’。”
税务人员立即开始了案头分析,决定采取市盈率估值方法对股权价值进行简单测算。据了解,市盈率估值是企业整体价值评估常用的一种方法,计算公式为市盈率=企业每股价格÷企业每股收益(简称PE)。根据公式,如果预先知道行业平均的市盈率,就可以通过企业的净利润推算出企业的交易价格。开发区国税局专门成立了企业估值模型研究小组,由来自税源、税政、检查、收入核算等部门的10名干部组成。经详细研究,他们采用了略为保守的20倍PE值,参照企业近3年的平均利润水平,并假设企业100%进行股权转让,估算出企业价值应该在7.5亿元左右。按照这个价格,企业本次交易税款应在7500万元左右。由于税款巨大,局里责成税源部门积极调查,并全程跟踪管理。同时,再次约见企业负责人,当看到税务部门提供的财务数据分析如此到位,企业负责人坦诚地告知企业股权价格已经初步谈妥,交易的细节还在进行中。
2011年5月,该公司原投资方与受让方正式签订股权转让协议,A公司最终以9亿元作为整体价值为基础,分别转让A公司控股的74%股权及上海股东持有的1%股权,约定分3期支付转让价款。至此,A公司需要缴纳的股权转让预提所得税数额“一清二楚”——6225万元。
在实际缴纳税款的过程中,企业提出按支付价款时分次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时,税务人员指出,根据国家税务总局的相关规定,企业转让股权收入应该于转让协议生效、且完成股权变更手续时确认收入实现。为此,税务人员多次深入企业,一方面积极与企业沟通,向企业宣讲股权转让的税收政策;另一方面随时掌握价款支付、工商变更等股权转让进度情况。在企业的积极配合下,整个股权转让过程透明、高效。9月30日,6225万元全部税款顺利缴入国库。
据了解,大连市开发区国税局自去年完成“完整运用收益法计算股权价格全国第一案”之后,没有停下脚步,一直在不断摸索“境外股权转让”征管难题的解决途径,这一次采取的“科学估值、提前介入、全程跟踪”管理模式就是一次有效尝试和成功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