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6月1日通用正式宣布申请破产保护。事实上在通用公司发布的2007年度财务报告中就显示,该公司亏损额达到387亿美元,创下该公司成立100年以来最大年度亏损额,且2008年通用继续亏损。2009年5月29日,通用股价下跌至1美元以下,低于正常情况下纽约证券交易所规定的最低价格。当天,美国汽车工人联合会召开发布会表示,同意通用提出的削减劳动力成本协议。此举令通用在劳动力成本上每年约可减少十二亿美元开销。虽然通用做了最大努力,但最后仍然挡不住破产的脚步。通用的破产之路值得我们反思,经营风险对于每个企业来讲都是客观存在的,如何防范风险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固定成本对经营杠杆的影响
对经营杠杆的计量最常用的指标是经营杠杆系数。经营杠杆系数是指息税前利润变动率相当于产销业务量变动率的倍数。经营杠杆系数的简化公式为:经营杠杆系数(DOL)=基期边际贡献/基期息税前利润,即DOL=(E+F)/E=1+F/E.其中,F为固定成本;E为息税前利润。从以上公式中也可以看出,在其他因素一定的情况下,固定成本越高,经营杠杆系数越大,反之亦然。业务量的扩大意味着提高了固定资产的利用效率,经营杠杆利益以固定成本为基础,只要企业存在固定成本,就会产生经营杠杆作用。
同一行业内,固定资产投入越大,单位产品所摊销的固定成本就越多,单位产品的总成本亦越高,利润就越少,投资收益率就越低,就会影响企业的经营成果。其中,衡量的标准就是固定资产周转率。固定资产的周转率=营业收入/平均固定资产净值;平均固定资产净值=(固定资产净值年初数+固定资产净值年末数)/2.固定资产周转率越高,表明企业固定资产利用越充分,固定资产结构越合理。如果企业固定资产投资较大,营业收入只有在保证高水平的条件下,固定资产才能得以充分利用。
通过以上的理论分析,笔者认为,通用经营风险增大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第一,从固定成本来看,导入大型先进设备、加大自动化程度,一直是通用的不二法则,这就容易导致固定成本增高,制造费用变大。第二,从价格来看,由于高成本,通用生产的汽车价格难以取得价格优势。第三,从业务量来看,美国产汽车的一大特点就是油耗高、动力强。随着世界进入“高油价时代”,消费者的习惯迅速改变,外部环境的变化导致消费者的需求偏好也随之发生转变,此时通用业务量提升的空间已经不大。第四,从资金筹集方面来看,通用习惯于依靠大量信贷来带动销量,继而引入现金流,这种完全依靠金融信贷来支撑企业发展的路子,一旦遇到巨大的金融危机自然难有生路。多重原因导致通用固定成本增大,从而经营杠杆系数随之增大,经营风险加剧。
二、经营杠杆与经营风险的关系
引起企业经营风险的主要原因在于市场需求和成本等因素的不确定性,经营杠杆本身并不是利润不稳定的根源,经营杠杆常被用来衡量经营风险的大小。经营杠杆是一把双刃剑,当营业量减少时,息税前利润成倍降低,带来经营杠杆风险;当营业量增加时,则带来经营杠杆效益。经营杠杆系数越大,利润变动越剧烈,企业的经营风险也就越大。由于经营杠杆系数影响着企业的息税前利润,从而也就制约着企业的筹资能力和资本结构。因此,经营杠杆系数是资本结构决策的一个重要因素。控制企业经营风险的方法有:增加销售量、降低产品单位变动成本、降低固定成本比重。扩大产销业务量是经营杠杆利益产生的前提条件。在企业进行投资决策之前,企业应根据业务发展趋势谨慎选择相应成本结构的投资项目,通过成本结构的选择来调整经营杠杆系数,化解公司的经营风险,经营杠杆系数越小,经营风险就越小。
三、控制固定成本、调整经营杠杆,防范经营风险
大量的事实证明,企业的经营风险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企业固定成本的大小。边际利润只与固定成本成正比,固定成本越大,额外收益也越大,但经营风险也越大。经营杠杆原理告诉我们,当企业经营处于景气时期,市场前景看好,产品供不应求,企业扩大业务量的可能性就大。这时,企业应扩大固定资产的投资规模,从而使固定成本上升,相应经营杠杆系数提高,必然带来大的经营杠杆效益。当企业经营处于衰退时期,市场饱和、竞争激烈,扩大业务量的可能性不太,市场价格下跌。这时企业应收缩固定资产规模,清理一些固定资产,使固定成本下降,从而降低经营杠杆系数,有利于保证息税前利润的相对稳定性。
(一)合理投资固定资产,有效控制固定成本。设备投资应以实用为主导,不宜盲目选择新型设备,进口设备应以成熟且易于操作为主,应与企业工程师、技术人员、工人的实际操控水平相结合;投资大型工厂时可将资金分期分批投入,因为投资项目易形成沉没成本。在保证科学、合理的前提下,应把固定资产投资成本控制在最小范围内,降低固定成本占总成本的份额,增加对利润的贡献比例,获取成本优势。通用在2002年毛利率仅有1.5%,而丰田汽车(以下简称丰田)公司的毛利率却达到了8.5%,是全球汽车行业最高的。因为在固定资产投资上,丰田在全球每投资一个同等规模的新汽车生产厂至少要比上一个汽车厂的投资额少10%。
(二)减少间接费用的不合理摊销,控制固定成本。各国和各企业之间的依赖程度不断加深,资源越来越多地得以共享,各家公司都能以相同的价格向同一家供应商采购同样的原材料,以同样的价格雇佣到相同的工人等。供应链管理使公司与公司之间在产品制造成本上的差异越来越小,所以其成本差异越来越多地表现为间接制造费用的差异。固定成本不仅仅指折旧,还包括维护费用。在国内固定成本是包含在间接成本科目里的,进行传统成本核算时,往往按照产量被分摊计算,有些设备即使没有使用,其折旧也被摊销在产品成本里,这恰恰掩盖了产品实际成本,因而容易被忽视,使管理者疏于管理。如果采用作业成本法计算,按照没备的机时、人工将实际成本分配给实际行为或作业上,就能够弥补这一缺点。
(三)合理利用固定资产租赁业务,减少固定成本非必要投资。不管是短期使用还是长期使用,厂房、设备都可以采取租赁的形式,特别是使用效率不高的设备。此外,应及时处理企业闲置资产,这虽然会造成当前的一次性损失,却可以为企业带来现金的回收,增加营运现金流,并减少未来的折旧。
(四)压缩固定人力成本,减轻企业负担。固定人力成本既是产品及劳务供应成本控制的主要因素,也是企业营运成本构成的主要因素。管理人员的工资属于约束性固定成本,通用员工与高管的收入差距超过400倍,而丰田公司员工与高管的收入差距最多加倍。通用与丰田相比,管理人员的工资显然过高。美国汽车工人联合会的强大势力和庞大的福利支出,也让通用负担过重。在过去的15年中,通用已经支付了1030亿美元的退休和医保费用,而丰田在2007年用于员工的退休金开支只有通用的1/10。因此,通用每生产一辆汽车医疗保险费的支出是1500美元,丰田却只有110美元。
(五)压缩固定营销成本,减少浪费。当今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改进产品包装、扩大宣传、预防假冒伪劣产品、完善售后服务等,都使得企业不得不投入巨大的资金。为取得竞争优势,企业在推销和宣传产品上都不遗余力,导致广告费用不断加大,销售费用迅速膨胀。为压缩固定营销成本,企业应控制广告费等酌量性固定成本,施行营销计划,制定客户策略及合理的业务控制指标,防止利润流失和无效销售。
在世界汽车趋同化的趋势下,成本优势的取得对于一个企业的生存是至关重要的。当今世界已经进入“顾客化时代”,整个社会经济环境表现为顾客需求多元化和个性化、竞争的国际化以及变化的常态化等特征,企业产品成本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利润水平,更是企业经营风险的影响因素。企业管理者要及时转变传统狭隘的成本观念,结合实际情况,加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