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事务所简介 | 业务领域 | 专家顾问团队 | 专家咨询 | 收费标准
  政策法规 | 诚聘英才 | 博睿财税讲堂 | 基础会员服务须知
最新公告:
站内检索: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税案分析其他行业

某医院混淆应税收入涉税案

2010-03-13 文章来源:佚名 信息提供: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本案特点:本案税务稽查机关在公安机关的配合下,成功的查获医疗机构账外账,同时对应税收入和免税收入的划分提出了合理的方法,对行业检查具有较好的启示意义。本案同时提出了税警合作方式和医疗机构税收征管两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案件背景情况

(一)案件来源

该案为群众举报案,举报某市某医院存在隐瞒营业收入的违法事实。举报人详细罗列了该医院隐匿收入的金额,以及涉及到的营业税和个人所得税。

(二)纳税人基本情况

某医院成立于20005月,为营利性医疗机构,二级甲等医院。该医院是由三个自然人共同出资建立的企业,注册资金200万,员工人数80名。经市卫生局批准,该医院投资人于20041月成立了非营利性医疗机构“某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从而形成医院两块牌子,一套人马的格局。该两个医疗机构成立以来,一直未按规定办理税务登记。

二、检查过程与检查方法

(一)检查预案

接到举报检查任务后,市稽查局迅速成立检查组。按照举报信提供的线索,检查人员认真做好查前准备工作,针对被查单位的性质和特点,在进场检查前查阅资料,了解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制度和医院会计核算流程,以及有关医疗机构的税收政策。将检查的重点放在了涉及营业税和个人所得税的医院业务收入和医生的个人收入方面。同时考虑医院涉嫌隐匿收入,因此,调账时提请公安人员一起前往。                                                                                                                                                                                                                                                                                                                                                                                                                                                                                                                                                                                                                                                                                                                                                                                                                                                                                                                                                                                                                                                                                                                                                                                                                                                                                                                                                                                                                                                                                                                                                                                                                                                                                                                                                                                                                                                                                                                                                                                                                                                                                                                                                                                                                                                                                                                                                                                                                                                                                                                                                                                                                                                                                                                                                                    

(二)检查具体方法

2005426,检查人员和公安人员一起来到了医院财务室,调取该医院2003年开业以来到2004年的账簿、凭证和报表。在调账过程中,发现除了企业提供给的手工账簿外,财务室打开的电脑上显示该医院还使用微机做账。

检查人员将调取的手工报表、账簿与医院微机里的报表进行了比对发现,2004年医院自报的营业收入为690万元,而微机里打印出来的报表显示该医院营业收入2500万元。负责人对此的解释是微机里的报表是为了向银行贷款而做的。而手工账是医院的真实账目。

检查人员要求医院将微机里的所有财务资料打印出来,但院方以种种理由和借口推托,最后称打印机坏了,无法现场立即打印,过两天才行。为此,在公安人员的协同配合下,经医院法人代表同意,由院方派人在三台电脑主机接线口贴上封条,将主机送至税务机关,现场启封打印,并签字盖章,以固定证据。

与此同时,检查人员分别对医院财务科长、会计、核算员、收费员等进行询问笔录,了解了该医院财务核算流程,以及从药品采购、入库、出库的程序。从询问中了解到,其实该院电算化会计核算程度非常高,财务部门岗位设置也体现了内控制度的严密。出纳与稽核(票据管理)岗位的人员是老板的亲戚,两名会计,一个是药品会计,负责药品的成本核算,另一会计是财务副科长、主办会计,负责总账以及手工账,还有一名财务科长,负责费用报销审核以及管理收费员。

通过对相关人员的询问,检查组初步断定微机账才是医院的真实账,而手工账不过是医院的部分收入而已。为了进一步证实这种判定,获得原始的证据,税务检查人员和公安人员再次返回医院,并根据一个被询问人员提供的一条线索,要求院方打开医院三楼的资料室。但医院负责人以保管钥匙的生病没来为由,提出让检查人员第二天再来。检查人员本来也可以进行证据先行保存,但考虑中间可能会节外生枝,于是希望院方配合,想办法打开门锁。或许是慑于公安人员在场,负责人在无奈之下找人拿来钥匙。于是,检查组在资料室终于取得了完整的《门诊收据存根联》、《药品采购入库单》、《药品领用出库单》等原始资料。

面对原始凭证上的数据,医院董事长向检查组提供了一份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证书。该医院投资人于20041月成立了非营利性医疗机构“某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微机账上的2500多万元收入中有1790多万元列入了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据了解,该机构是由市卫生行政部门批准设立的,设立的原因是市委市政府要求在城区每个街道办事处设立一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以进一步促进社区卫生服务发展,健全社区卫生服务网络,更好地为社区居民提供医疗保健服务。这些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都是属于非营利性的医疗单位。

(三)检查中遇到的困难和阻力及相关证据认定

1.在检查中遇到的最大的困难和阻力是,如果没有公安的介入配合,仅凭税务检查人员是难以顺利提取到微机账和收据存根等原始凭证的。但公安的介入又增加了税收执法上的风险。由于公安与税务是不同的执法主体,而在检查过程中执行的都是税务行政执法程序,那么公安人员的执法主体资格就存在问题。如果纳税人没有出现妨碍公务、阻挠执法、暴力抗税的情况下,公安机关的介入就“师出无名”。税务行政机关在没有法律授权的情况下,是不能将自己的权力委托他人行使的。从这个角度看,公安机关的介入有着潜在的执法风险。比如,纳税人可以质疑随税务检查人员一同进场的其他人员的身份以及执法主体资格。

2.检查人员固定证据的方式也有待商榷。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电脑的普及,电子计算机记账正成为越来越多的纳税人的选择。这也给税务检查带来了新的课题,如何对微机内的数据资料进行证据先行保存,怎样做才能合乎规范的执法程序,对于基层执法人员而言,需要一个具体的操作性建议。

    3.对于查增的列入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1790多万的营业收入,如何界定其性质,也是在认定上感到困惑的地方。毕竟医院的手续是齐全的,两个机构是客观存在的,而且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纳税主体。某医院正是利用税收政策上对营利和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的区别对待,混淆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这两个分属营利性和非营利性的医疗机构的营业收入。

三、违法事实及定性处理

(一)违法事实和作案手段

经检查核实,某医院和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04年合计取得医疗收入2500多万元,但医院和卫生服务中心在收入上难以明确区分。一是在药品价格、医疗价格上无法区分;二是在使用票据上无法区分,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也在使用某医院的票据;三是两家机构的业务范围也是交叉的。

对于挂名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账上的1790多万元的收入,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以及考虑到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客观存在的事实,检查人员依法对这1790多万的收入进行了划分核定。即,其中药品收入820万元、医疗收入中的检查费57万元、化验费95.2万元,共计972万元划入某医院的应税收入。划分方法和理由是:药品的购进与销售均是以医院的名义,因此,将药品收入划归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名下无一项固定资产(含医疗仪器、设备),因此将医疗收入中的检查费和化验费收入划为医院的应税收入。对此划分,医院表示无异议。据此,核定增加某医院2004年应税营业收入为972万元,剩下的818万元认定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入,不列入本案处理范围。

该医院还利用两套机构将工作人员的工资分两处发放,未按规定扣缴个人所得税。

(二)处理结果

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暂行条例》第一、第二、第四条的规定,《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医疗卫生机构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财税[2000042号)第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维护建设税暂行条例》第三条、第四条的规定,《征收教育费附加的暂行规定》第二条、第三条及《国务院关于教育费附加征收问题的有关规定》第一条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三十二条、第六十四条第二款规定,追缴该医院不进行纳税申报,少缴应纳的营业税、城建税、教育费附加共计54万元;对医院未按规定缴纳的营业税、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加收滞纳金,对少缴的营业税、城建税处以50%罚款。

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六十九条的规定,追缴医院员工2004年应缴未缴的个人所得税2.58万元,对医院应扣未扣个人所得税2.58万元处以1倍罚款。

四、案件分析

(一)查处本案的认识及体会

随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医疗卫生机构的数量不断增加,其经营方式、经营目的等方面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个行业已经形成了一个具有潜力的税源。但是,医疗卫生机构在税收征管中普遍存在着没有办理税务登记、建账不全、偷逃税等诸多问题。我国目前对医疗机构的划分标准,按其经营目的、服务任务,以及执行不同的财政、税收、价格政策和财务会计制度,大体上可划分为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和营利性医疗机构。基本上是按照所有制形式来进行分类的,把公立医院定为非营利性的,把民营医院定为营利性的,这就人为造成了税负的不公,也就难怪一些民营医院想尽办法去弄一个非营利性医院的牌子,以便享受税收的优惠政策。

目前医疗机构,特别是营利性医疗机构的从业人员的纳税意识相对淡薄,这给税收管理增添了一些难度。

(二)工作建议

    1、加强相关税收政策宣传。将医疗卫生机构有关税收政策宣传到位,贯彻执行到位。 

2、加强与卫生主管机关联系。税务机关对医疗机构是否征税是依据卫生部门核定的经营性质来确定,因此,要主动和医疗机构的主管部门联系,从主管单位那里了解这些经营者的性质、数量,为税收管理提供原始详实的资料。

3、加强日常征收管理。把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和营利性医疗机构都纳入税务登记管理,发给税务登记证;要求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和达到一定规模的营利性医疗机构按照财政部、卫生部颁布的《医院财务制度》和《医院会计制度》全面建帐,设置会计账簿,分别使用财政部门印制的票据和税务发票,如实记载业务往来,正确核算盈亏;与卫生、工商、物价、财政等职能部门建立一个相互协调机制,及时掌握医疗机构性质核定、医疗收费、工商登记、财务核算等情况,加强对医疗机构的控管,有效堵塞管理漏洞,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思考题:

1、营利性与非营利性医院在税收层面上是否应该一视同仁,如何加强税收管理和检查?

2、对采用计算机做帐的企业,如何进行有效的监控,如何防范企业利用高科技手段做假账、两套帐?

3、在不提倡税务公安联合办案的情况下,尤其在遇到阻挠调账的情况下,如何提高税务稽查人员执法的力度?

考试练习题:

1.营利性、非营利性医疗机构营业税税收政策是如何规定的?

2《税收征管法》中对使用税控装置是如何规定的?

关于本站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网站管理 | 微信管理 | 博睿讲堂管理
Copyright©2006-2022 河北博睿宏税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信息产业部备案/许可证编号:冀ICP备19003918号
冀公网安备13010202003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