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事务所简介 | 业务领域 | 专家顾问团队 | 专家咨询 | 收费标准
  政策法规 | 诚聘英才 | 博睿财税讲堂 | 基础会员服务须知
最新公告:
站内检索: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经营管理思维

人生三度,一度一层楼

2021-03-15 文章来源:顶尖老板智慧 信息提供: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吕氏春秋》有言:
  “欲知平直,则必准绳;
  欲知方圆,则必规矩。”
  好的人生,在于“守度”。
  凡事皆有度,守度才是福。
  1、坏在失度
  人活一世,行动取舍都不可失度。
  失度便会乱套,便会坏事,便会受到惩罚:
  饮食无度伤身,玩笑无度伤人,贪婪无度招祸。
  古时候有一个人,担心禾苗长不高。
  他便跑到田里,一根一根往高拔。
  还喜滋滋地对人说:“今天可把我累个半死,帮助禾苗生长了。”
  可等到第二天,再到田里一看,禾苗都已经枯死了。
  天下种田人,没有不希望禾苗赶快成长的。
  但这种揠苗助长的做法,却违背了自然的规律。
  这种做法,就叫“失度”。
  不仅没有任何助益,相反还落个适得其反。
  俗话说得好:“有毒的不吃,犯法的不做。”
  有毒的不吃,是因为吃了危及生命;
  犯法的不做,是因为做了遭受刑罚。
  任何事,一旦违背了常理,就会失度。
  一旦失度,好心也会办成了坏事。
  2、败在过度
  世间一切事,皆败在“过度”两个字。
  仁厚一旦过度,则变得懦弱,让坏人有可乘之机;
  信赖一旦过度,则招致背叛,损害自身的利益。
  我国历史上,有一位最仁厚的皇帝,名叫苻坚。
  苻坚自幼仁善待人,且又慷慨好施,一直深得民心。
  做了皇帝后,苻坚的仁厚却让他变得有些“忠奸不分”。
  北方匈奴叛变,苻坚抓到他进行了一番抚慰后,又放他回去继续做了官;
  甚至对那些在朝堂上公然辱骂君王、探听情报的俘虏,苻坚也一律予以宽待。
  在他过度仁善的统治下,国家很快就覆灭了。
  仁厚待人,本是一种美德。
  但若一味地讲求仁厚,一旦过了度,也会出问题。
  做任何事情,都守好这个度。
  不能做得太过,否则会使自己走向衰落。
  《道德经》里讲:“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
  天道有度,万事万物只要超过了天道所能容纳的限度,就要受到天道的制裁。
  水装得太满,便会溢出来;金属锤打得过分尖锐,就更容易折断。
  与其过度,还不如适可而止。
  3、好在适度
  适度,不只是过日子的小技巧,更是为人处世的大本事。
  我国古人,历来讲究适度的智慧:
  儒家讲中庸,不偏不倚;
  道家讲无为,顺其自然。
  生活中的适度原则,更是随处可见。
  说话,要讲究分寸和尺度。
  苏格拉底说:“人有双耳双目一口,那就应当多看多听慎言。”
  话不可不说,也不可全说,言多易失。
  读书,也要讲究尺度。
  书不可不信,又不可全信。
  老子曰:“少则得,多得惑。”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苛求完美,往往使我们离完美更远;
  苛求细节,往往会把我们逼向钻牛角尖;
  苛求幸福,往往最先伤到的是自己。
  恰当才是好,适度才是福。
 
关于本站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网站管理 | 微信管理 | 博睿讲堂管理
Copyright©2006-2022 河北博睿宏税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信息产业部备案/许可证编号:冀ICP备19003918号
冀公网安备13010202003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