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事务所简介 | 业务领域 | 专家顾问团队 | 专家咨询 | 收费标准
  政策法规 | 诚聘英才 | 博睿财税讲堂 | 基础会员服务须知
最新公告:
站内检索: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财税新闻今日财经

11月份制造业PMI超预期 彰显经济韧性增强

2017-12-05 文章来源:杜雨萌 信息提供:证券日报 浏览次数:

  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11月份制造业PMI为51.8%,继续保持稳中有升的发展态势。总的来看,2017年在内外部需求明显好转、新旧动能共同发力以及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因素带动下,机构预测2017年CPI同比上涨1.72%,2017年和2018年GDP增速均在6.7%左右。
  专家表示,11月份PMI走高的主要原因是内外需向好,制造业增长动能有所增强
  ■本报记者 苏诗钰
  11月30日,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了11月份中国采购经理指数,数据显示,11月份制造业PMI为51.8%,比上月上升0.2个百分点,高于年均值0.2个百分点。同时,中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4.8%,比上月上升0.5个百分点,且高于年均值0.3个百分点。
  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高级统计师赵庆河昨日表示,11月份制造业继续保持稳中有升的发展态势,非制造业延续平稳较快的增长态势,增速有所加快。
  赵庆河指出,11月份制造业PMI主要特点有,一是供需两端均衡增长,市场活力进一步增强;二是产业结构调整持续推进,新旧动能加快转换;三是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深化和全球经济回暖,进出口稳步增长;四是价格涨势继续趋缓。
  具体数据显示,11月份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为54.3%和53.6%,分别比上月上升0.9和0.7个百分点。在生产和市场需求扩张加快的同时,企业采购意愿增强,采购量指数为53.5%,升至年内次高点。装备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和消费品行业PMI分别为52.9%、53.2%和53.1%,持续高于制造业总体水平,对经济增长的引领作用不断增强。新出口订单指数和进口指数分别为50.8%和51.0%,均比上月上升0.7个百分点,制造业外贸保持稳定回升。 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和出厂价格指数分别为59.8%和53.8%,均连续两个月高位回落。
  申万宏源证券研究所首席宏观分析师李慧勇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11月份中国制造业PMI为51.8%,继续高于临界值。五大分类指数中,生产指数、新订单指数高于临界点,原材料库存指数、从业人员指数和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低于临界点。生产和新订单指数景气度大幅好转带来PMI 总指数回升。
  中信证券固定收益首席研究员明明昨日表示,11月份PMI走高的主要原因是内外需向好,制造业增长动能有所增强。需求的走强推动厂商加快生产导致原材料库存降低,产成品库存保持前月水平。同时,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较出厂价格指数分歧再次大幅缩窄,制造业企业利润得到巩固,制造业韧性或将持续。非制造业内需转暖、外需持续向好拉动非制造业景气度回升。在全球经济温和复苏的背景下,外需仍将作为积极因素发挥拉动制造业和非制造业的作用,而价格分析的持续收窄进一步巩固企业利润,经济基本面的韧性或将延续。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昨日表示,11月份PMI回升显示经济韧性增强。从外部来看,全球经济持续复苏,我国外贸形势总体改善,新出口订单指数和进口指数分别为50.8%和51%,均比上月上升0.7个百分点。从内部来看,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分别为54.3%和53.6%,分别比上月上升0.9和0.7个百分点,反映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助于经济平稳运行、结构不断优化。此外,随着金融部门去杠杆顺利推进,金融部门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加大,特别是央行定向降准政策有效引导金融机构在四季度加大对小微企业、"双创"等领域支持力度,使之前走势疲弱的中、小企业PMI指数出现回升,中小企业的经营环境进一步改善。
  "从目前经济运行状况来看,预计全年GDP增长6.7%,货币政策继续保持稳健中性。随着因跨年市场流动性压力加大,央行或将通过加大公开市场操作力度保持利率水平稳定,债券市场仍需保持谨慎。"温彬表示。

关于本站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网站管理 | 微信管理 | 博睿讲堂管理
Copyright©2006-2022 河北博睿宏税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信息产业部备案/许可证编号:冀ICP备19003918号
冀公网安备13010202003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