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生活在国际税收前所没有的变革时代。除了税基侵蚀与利润转移(BEPS)带来变化之外,还有特朗普的税收改革, 欧盟法的新动向,英国脱欧都给国际税收的发展带来重要影响。目前,中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在"一带一路"战略指引之下,中国已从一个资本进口国逐渐发展为一个资本出口国。在"走出去"的过程中,税务机关需要对不断变化的国际税收形势给予关注,未雨绸缪,控制税收风险。
一是经济实质。各国实施BEPS计划后,没有经济实质的导管公司将不断减少,更多的收入来源国将拒绝给予没有实质的公司协定优惠。从2014年起,荷兰导管公司在上交公司所得税表时,如涉及享受协定优惠,都必须填写一个其纳税年度的"最低实质要求"表。如荷兰公司达不到具有经济实质的最低标准,荷兰税务局将主动将此事实通知给协定伙伴,至于协定伙伴怎样利用得到的信息,荷兰并不干预。可想而知,收入来源国一般情况下不会给予没有经济实质的公司税收优惠。虽然形式和操作方法不同,但所有国家和地区在后BEPS时代都会对经济实质有不同程度的要求。搭建任何税务结构都要考虑涉及国家对经济实质的要求。
二是透明度。国际税收的透明度在今后的几年会大大加强。过去,传统的避税和洗钱方法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不畅通的信息交换和筹划方法。现在,在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OECD)的倡导下,各国逐渐开始实施"统一报告标准",上百个参与国(包括中国)将要求金融机构确定其客户的税收身份,将存款和一些收入信息主动提供给客户的居民国。中国居民(公司和个人)在国外的账户和一些收入情况很快就会由国外的税务局提供给中国税务局。此外,根据《欧盟反洗钱指令》,欧盟成员国有义务出台受益所有人的登记制度,要求在其国家成立(注册)的公司,必须建立受益所有人档案并向指定国家机构提供受益所有人信息。非实名的公司和账户将逐渐在世界范围内减少,甚至消失。目前,英国和爱尔兰已建立这项制度。
三是政府补贴。国际税法除了涉及跨境交易的国内税法和税收协定之外,还有区域性的税法,比如欧盟涉税的各项指南。欧盟有关政府补贴的规定虽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税法,但对国际税收有着非同一般的影响。国家给予的税务优惠可能被视为非法的政府补贴,违反欧盟法,其结果可能是优惠被取消,补税和罚款的风险加大。
四是税收事先裁定。税收事先裁定一直在税收筹划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对纳税人来讲,税收确定性十分重要。不少国家为吸引外资都建立了税收事先裁定制度。以往跨国公司把事先裁定当成"护身符"。在苹果、星巴克和菲亚特税案发生后,事先裁定的确定性在欧盟国家也大打折扣。欧盟法的利剑随时可以掉下来否定欧盟国家的国内法和税法的操作。此外,BEPS行动要求各国交换事先裁定信息,以防恶性税务竞争。 因此,对税收事先裁定制度要有重新认识。
五是英国脱欧。英国脱欧也将在税务上造成很大影响。欧盟税收方面的指令,包括直接税方面的母子公司指令、合并指令,利息和特权使用费指令和间接税方面的增值税指令及新的反避税指令,都可能不再适用于英国(最终要看脱欧的谈判结果)。英国脱欧后,在欧盟范围内的股息预提所得免税、合并利得免税及利息和特许权使用费的免税都不再是理所当然,而欧盟法庭的判案也不能再束缚英国。众所周知,欧盟法庭的判案在欧盟范围内对跨境亏损的抵扣、合并纳税、常设机构享受协定待遇方面有举足轻重的影响。此外,英国公司也不再受欧盟间接税和关税法律的束缚。因此,中国企业海外投资如涉及英国,对英国脱欧的影响应做到心中有数。
六是美国税改。特朗普上台后,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美国的税改矛头也指向中国。共和党税改中很重要的一项提议是"边境调整税"。此提议是将美国现有的公司所得税税率从35%降到20%,并将其转化成一个以产品和服务消费地为主导的税制。所谓以消费地为主导的税制,指对美国国内的所有消费征收20%的税,而来源于美国国内但在国外消费的产品和服务享受免税待遇。同时,在美国消费的进口商品和服务不能作为成本或费用税前抵扣。"边境调整税"一旦实行,现有国际贸易秩序和国际税收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美国的进口产品税负提高,出口产品实际可得到美国国家税收补贴,跨国公司将涌向美国生产"美国"产品,并从美国出口到其他国家。特别是像中国这样对美国出口有依赖的国家,要着手研究这项提议,预测其可能给中国带来的后果,谋划对应措施。
在全球打击恶性避税的同时,我们也应当看到各国都在努力加强改善外资的投资环境,寻求经济增长点和解决就业问题,有的国家甚至出台税收措施弥补BEPS带来的经济损失,降低公司税税率、缩小税基和出台专项优惠将是一个趋势。在发展本国经济和创造就业机会方面,国家之间需要相互竞争,而在反避税方面,国家之间又需要相互合作。在今后的几年,世界还要在这个平衡木上走下去。
作者单位: 荷兰国际财税文献局资深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