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事务所简介 | 业务领域 | 专家顾问团队 | 专家咨询 | 收费标准
  政策法规 | 诚聘英才 | 博睿财税讲堂 | 基础会员服务须知
最新公告:
站内检索: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财税新闻今日财经

保值增值背后暗藏避税玄机

2006-03-02 文章来源:佚名 信息提供: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投资艺术品需要资金巨大,充满买假风险,精明的江浙商人何以对此领域如此青睐?“既能让投资快速升值又能避掉大量税收,回报惊人!”杭州一拍卖行书画部经理一语道破了其中暗藏的商业“玄机”。

  据介绍,2004年以来我国艺术品投资的半年收益率已达16%,中国字画艺术品投资收益尤为可观,年收益率一般在20%以上,精品年收益率可能会有80%以上。据说浙江绍兴小小集团老板王永良前几年35万元拍得的一幅水彩画,两三年后拍出550万元。一浙江民企老板300万元拍得的一件明朝画作,3年后以3000万元出手,升值10倍。快速升值显然是吸引江浙民企老板的突出理由。

  “在使资本快速升值的同时,通过所购艺术品避税是民企老板们热衷于艺术品投资的另一机密。”该书画部经理说,这种情况在长三角很普遍,也是业内公开的秘密。他们通常以企业名义竞拍艺术品,得手后会凭拍卖公司出具的服务业发票,以所购艺术品是用于装点企业门面或搞企业博物馆,提升企业形象为由,将所购艺术品花费作为固定资产投入列账进行分期折旧,成为所得税允许扣除的费用,冲减当期税收。待折旧完毕时,老板可对已升值巨大的艺术品自由支配,获取最大利益,避掉大量企业所得税。老板们因此很愿意在艺术品投资上花大价钱,南京某集团曾以6930万元的价格购买名画藏入集团博物馆。一浙江民企老板25万元购得的一幅明朝书画作品,这样被作为企业固定资产做账,5年折旧完毕后前不久已将这幅画以200万元出手,赚取了巨额利润。

  浙江省总会计师协会税务筹划专业委员会秘书长沈家瑜向记者透露,浙江投资艺术品的民营企业的确很多,一般集中在房地产、加工制造等领域。他就了解到,杭州有一家高新技术企业50多万元从拍卖会上拍得一幅油画,挂在企业大厅陈列,作为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做账处理。在杭州一家著名的房地产企业集团搞的企业家活动会所里,陈列品全部是价值不菲的工艺收藏品,有19世纪的古董钢琴(据说目前价值已上千万元),也有颜真卿的字画真迹等等,全部作为固定资产入账。而杭州一家高新技术制药企业为提高企业文化氛围,除投入300多万元外购两尊工艺玉雕陈列到其集团大厅外,还斥资1000多万元购置了反映中国医药发展史的大型汉白玉雕塑壁画,目前已在其公司大厅四壁绘制完毕。他说待壁画工程结算完毕,也要进行相关的资产处理。

  沈家瑜说,企业投资艺术品的确可以冲减企业大量税收。比如,如果一企业以100万元购入一副字画,陈列于企业贵客接待室,作为固定资产入账,按5年折旧,每年计提折旧20万元(企业所得税率33%,不考虑净残值和其他相关税费),则每年少缴纳企业所得税6.6万元,5年折旧完毕,冲减企业所得税33万元。如果4年后该企业以120万元的价格将该画作出售给某单位,因要开发票,则其仍需要对100万元[120-(100-80)]的所得,缴纳企业所得税33万元。但由于折旧降低了企业前4年每年20万元的盈利水平,延迟了企业纳税时间,缩小了企业的筹资规模和减少了筹资成本,事实上给企业带来了纳税优惠。而如果是卖给个人,因为不需开发票,则可能会完全避掉33万元的企业所得税以及相关的个人所得税。

关于本站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网站管理 | 微信管理 | 博睿讲堂管理
Copyright©2006-2022 河北博睿宏税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信息产业部备案/许可证编号:冀ICP备19003918号
冀公网安备13010202003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