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税务师行业转型的文章我已经写了六期了,今天的文章是结束篇。如果前几期重点谈的是业务和思维方式的转型,那么,这期重点谈的是税务所的生存问题,也就是靠什么类型的收入来维护税务所的正常运营,从而保证有可持续发展的业务模式和收入。自认为,税务所的收入是靠做"税务"还是做"税悟"呢?这个一定要搞清楚。
"税务"顾名思义就是与税相关的"劳务",如:帮助客户填写申报表、报税、记账等事务性工作,只要能保质保量完成客户交付的订单任务,客户就会付劳务费。但是,从事"税务"服务的人员一定要让客户了解,你的收费标准是"按次?小时?项目?",否则客户会给你一笔小钱,然后全年无限次使用你的服务,那么税务所的盈利空间几乎就没有了。如果你是从事"税悟"服务的,如何收费、又如何说服客户为此付费,这个学问就很大了,以下这个故事,对于从事"税悟"服务的人,会有一定的启发。
《一条线和一万美元》:" 20世纪初期,美国最大的福特公司的一台电机出现故障,很多人搞了两三个月都修不好。在束手无策的情况下,有人向公司推荐了当时已经移居美国的德国科技企业管理专家斯坦门茨。斯坦门茨在电机旁边仔细观察、计算了两天后,就用粉笔在电机的外壳上画了一条线,说:"打开电机,在记号处把里面的线圈减少16圈。"人们半信半疑地照他的话去做,结果,毛病果真出在这里。电机修好后,有关人员问他要多少酬金,他说:"一万美元!"啊?一万美元!那人还以为自己听错了呢!于是,便要求斯坦门茨列一张帐单说明费用的支出。斯坦门茨写到:"用粉笔画一条线1美元,知道在哪里画这条线9999美元。"帐单送到了公司老板那里,老板看了后连连点头,很快照付了一万美元,并用重金聘用了他。"
总之,服务项目不同,所收取的费用就不尽相同,希望税务所不仅要会做"税悟"业务,更要学会如何让客户为此付出他们认为"物有所值"的费用。
以下是我于2011年2月25日发表于"中国税务报"的文章,希望会对转型中的税务所和相关服务人员有所帮助。
"税务"与"税悟"
时下,在税收征纳中,不少人已经摒弃单纯"税务"的理念,开始按"税悟"的理念来处理税收事宜。"税务"指机械地按纸面规定执行,比如征税就是做简单的劳务,只要能收上税来,就算完成任务。"税悟"则不同,除了纸面规定,还要悟出它的立法原则和道理。在"税悟"的理念下,征税的概念就不仅仅是按纸面规定执行税法,而是要求税务人员要吃透税法的立法原则和道理,并在这个大的原则框架下执行税法。
在过去的税务环境下,税法体系不完善,税务人员像做"劳务"一样去收税还是可行的。随着国家法制化建设的加强,特别是近年来国家税务总局治税观念出现较大调整,再按做"劳务"的简单方式去收税,会引发很多社会矛盾。但这个转变对于长期以"劳务"姿态收税的税务人员来说难度很大。笔者曾经与某市的国税局副局长聊天时,他说别看我是副局长,其实干的就是所长的活儿,跟税收管理员讲解税收基本原理,得到的回应是:领导你不用讲这么复杂,讲太多我也听不懂,我也不想听,就比如你给我一把手枪,只要告诉我怎么开枪就行,不用给我讲解手枪是怎么设计出来的,原理是什么,是否会走火等,只要告诉我怎么收税就行。试想一下,税收管理员拿着这样的"手枪"去收税,各种情况可能都出现,包括擦枪走火、伤及无辜等等。当今很多涉税突发性事件的发生,与税务人员没有"税悟"有关。
随着被称为"逻辑脑"的左脑逐渐被机器人取代,人类的竞争高地就集中在被称为"想象脑"的右脑,想象力成为资源的资源、能源的能源,成为一切力量的源泉。"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这句爱因斯坦的名言已经开始取代培根的"知识就是力量"。对想象力的理解可以用以下这个故事来描述:在一场由多国商人参加的庆功宴上,法国人拿出了葡萄酒,日本人拿出了清酒,中国人拿出了茅台酒,而美国人拿得是一个空杯。美国人问,你们这三样酒怎么卖?美国人做的是把世界各国的好酒买过来,通过一定的比例兑在一个杯里,做出鸡尾酒,然后再卖向世界各地。其实想象力就是创造力,对那些付出高价买鸡尾酒消费的人,他们几乎没有什么怨言,因为他们喝的每一杯酒都包含了一个故事、幻想、愿景……当今,一些纳税人抱怨税负过高,我认为这个道理和卖鸡尾酒的道理是一样的,如果告知纳税人税收都用在了什么地方,那么纳税人对此会有一定的理解。我们国家的税收环境不是税负太高,而是财政支出的透明度差,仅用"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这句口号向纳税人解释是远远不够的。
笔者在一些场合讲解税务课程时,更多是以 "税悟"形式,而非"税务"的形式,用"三度"的思维方法进行讲解。"三度"即"高度决定视野,角度决定深度,尺度把握人生"。"税悟"也有三度,"税悟"的高度是:税务就是一门生意,税率就是股权的比例,每个纳税人在做生意时一定要考虑到国家这个股东的存在,国家持有的是干股,当纳税人侵占了持有干股的股东利益时,120万的税务人员以及后面强大的公、检、法、司体系将不会"袖手旁观"。"税悟"角度是:纳税人一定要从税务局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同时还要关注同类型的公司是如何做的,从而吸取他们的经验和教训。"税悟"的尺度是:在充分理解和把握高度和角度的基础上,确定本公司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从而对本公司的税务状况进行合理、合法的规划和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