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事务所简介 | 业务领域 | 专家顾问团队 | 专家咨询 | 收费标准
  政策法规 | 诚聘英才 | 博睿财税讲堂 | 基础会员服务须知
最新公告:
站内检索: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财税新闻行业新闻

鄂尔多斯房地产崩盘全民讨债

2012-08-29 文章来源:本站编辑 信息提供:中国经济周刊 浏览次数:

    2225.3万平米建设项目,大部分 已停工
  2012年8月的鄂尔多斯,到处是 停工的烂尾楼和焦急的讨债者。
  康巴什新区早已成为一座大量房 屋无人居住的"鬼城",老城东胜区也 变身一个充满着钢筋水泥烂尾楼的"怪 胎"。
  一位当地人说,从去年10月份开 始,这些工程就再也没有动过。鄂尔 多斯90%以上的家庭都拿出了钱投资 房地产,如今,这些钱都变成了尚未 完工的钢筋水泥。
  2012年的夏天,这座中国最富的 城市弥漫着"缺钱"的声音:房地产开 发商资金链断裂,四处躲债,在建项 目纷纷停工;而通过民间借贷将财产 投入房地产的老百姓,则担心自己是 否会血本无归。
  "讨债"成了工作
  鄂尔多斯尚未完工的住宅项目有 多少?鄂尔多斯市政府向《中国经济 周刊》提供的数据显示,2011年前11 个月,鄂尔多斯市新开工1005.9万平 方米住宅,加上前两年的续建项目, 共有2225.3万平方米。
  一位开发商指着周围的楼房说, 80%以上的建设项目都已经停了,而 这些房子的投资60%以上来自于普通 市民,更可怕的是背后的民间高利贷 已经让债务翻番了,在这个节点上, 所有人都想拿回自己的本息,局面失 控了。
  位于吉劳庆北街的赛特铂宫楼盘 的售楼处,已经看不到售楼小姐的身 影了。一位负责人告诉《中国经济周 刊》,几天前,销售公司已经撤销了 ,自己是从其他项目抽调过来负责后 续办理按揭手续的。
  位于天骄南路和南环路交叉口的 维力西大厦,销售部只有一个人在留 守。销售经理说,这里是黄金地段, 去年这里的商铺都是每平方米一万多 元,现在自己也不知道价格,因为没 有人买房。
  一位房地产项目负责人向《中国 经济周刊》坦言,大家都很清楚,即 使降价也没有人买,而且还会导致已 购房者的不满,所以鄂尔多斯的房价 如同停工的建筑一样停滞了。
  据一位楼盘销售人员介绍,鄂尔 多斯的购房大多为投资性购房,大部 分是本地人购买。
  楼盘停售了,开发商也不见了踪 影。在天骄南路的几个售楼处,总能 看到一些人在闲聊或打牌。一位销售 经理告诉《中国经济周刊》,他们都 是来找开发商要债的。
  山西人乔世刚早年在鄂尔多斯做 生意,攒下了一笔钱。两年前,乔世 刚向内蒙古腾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下称"腾图集团")投入了六七百万元 ,其中一部分是借亲戚的,一部分是 自己的。
  在过去一年多的追债生涯中,乔 世刚只要回了3000元。
  8月10日,腾图集团门口聚集了 三四十位讨债者。他们都是普通的市 民,也是腾图集团的投资者。投入的 资金少则十几万元,多则上千万元。
  据一位当地开发商介绍,在鄂尔 多斯,类似腾图集团这样涉及房地产 业务的注册公司大约有四五百家,经 营的不仅有房地产,还涉及到煤炭、 餐饮、酒店等其他领域。
  乔世刚说,从去年六七月份到如 今,追债已经成了他们的"工作"。除 了要账,未来一年,没有任何规划。
  大家都来"吃高利贷"
  据当地人介绍,从2001年开始, 鄂尔多斯市有很多煤矿兴起,民间借 贷开始发芽,一部分老百姓将自己的 积蓄投给了煤老板,并享受高利率。
  2003年以后,随着城市的扩建, 大量农民的宅基地和耕地被征用,鄂 尔多斯给予农民的征地补偿款较高, 每平方米几千元到一万元不等,许多 被征地农民成为百万富翁。
  随着2007年房地产业的兴起,在 早年放高利贷家庭的影响下,几乎家 家户户都开始放高利贷了。
"你想一下,每月吃3分利,100 万元放进去了,一个月就可以得3万 元,有的吃5分利,什么也不干,两 年就挣回100万元"。三年前,鄂尔多 斯人李哲大学毕业后,便回到家中"吃 高利贷"了。他说,在鄂尔多斯,跟他 一样大的孩子很多都不工作,以放高 利贷为生,因为普通工作每个月辛辛 苦苦才挣三四千块钱,"没有必要"。
一位当地人告诉《中国经济周刊 》,鄂尔多斯市被征地的家庭中,一 个五口之家,往往工作的只有一两个 人,其余的平时就打打麻将,而且消 费还挺高,家庭也没有攒钱的习惯。
  据鄂尔多斯政府官方网站信息显 示,2009年9月,在该市一次会议上 ,时任市长的云光中强调,各旗区要 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鼓励 和吸纳社会各方面资金参与城镇建设 。
  这一年,鄂尔多斯的固定资产投 资计划达到1562亿元。
  至2009年7月,鄂尔多斯市政府 协调 中国银行 、国家开发银行等金 融机构三年向鄂尔多斯授信额度420 亿元,已落实161亿元;激活民间资 本390.7亿元,占投资总额的54.9%。
  天津高和股权投资管理基金有限 公司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在1898 .4亿元的固定资产投资中,民间投资 占56.4%。
  据当地人介绍,过去三四年间, 鄂尔多斯的企业已经形成了一条融资 的套路。几乎较大的企业集团下都有 一个负责民间融资的部门,一般是财 务部,有的也叫融资部,由几名财务 负责四处联络客户,财务一般会发动 自己所有的亲戚朋友,亲戚介绍朋友 ,朋友介绍亲戚,如此形成一个融资 网。
  据一位开发商透露,有的大型企 业,民间融资甚至高达20亿元。不仅 投向房产,还涉入酒店、餐饮、煤炭 、化工等各个行业,一旦市场发生变 化,当所有的民间投资都要撤回时, 只有少量煤炭大佬还能维持,其余的 几乎都资金链断裂,陷于瘫痪。
  资金外逃
  除了经济学家和理论研究者,没 有人相信鄂尔多斯楼市会复活。
  在过去几年如火如荼的建设期
  鄂尔多斯曾吸引了大量的投资者 和建设者。据当地一位学者介绍,20 09年,鄂尔多斯的外来人口达到30多 万,但自去年开始,这些人陆陆续续 走了一大半。
  闫宝军就是这样一位外来者。四 五年前,闫宝军和朋友们从北京来到 鄂尔多斯,他组织了一个销售团队, 接手了当地某楼盘的销售。当鄂尔多 斯的"经济危机"到来时,该楼盘的住 宅部分几乎已经完成销售,仅剩下绿 化等收尾工作,售楼处已停业。闫宝 军还是经常来售楼处,因为老板还欠 着他的销售服务酬劳。
  "开发商都不会再进行投入了,现 在,所有人想的就是要债,老板即使 还有一些余款,他们也不再支付债务 了,因为远远不够。"当地一位开发商 说,"开发商是在2.5分、甚至3分月利 息的基础上筹得的建设资金,如果两 个亿有一个亿是民间集资,那么这一 个亿可能已经形成了3个亿的债务"," 而可怕的是,过去几年,开发商利用 高利贷滚动,进入到市政、建筑、矿 产、酒店等多个行业,一旦形势不行 了,所有的债务都将越滚越大,所以 即使资金已经回笼的楼盘也受到牵连" 。
  鄂尔多斯犯了一个错误,用媒体 的话来说,"它用一块钱干了10块钱 做的事儿"。
  商人周启亮(化名)在鄂尔多斯 的产业涉及建筑、酒店等多个领域, 他已经不打算再在鄂尔多斯投钱了。 周启亮也囤了一块地,如今土地不值 钱了,但好歹不赔本,他打算用5000 万元的价格把这块地卖掉,然后到东 北去做点生意。
  鄂尔多斯就像一个谜,"就连当地 人也看不懂,这里面的水太深了。"一 个当地的企业家感叹说。
  在鄂尔多斯注册的四五百家房地 产公司中,全国性或外地房地产公司 寥寥。据当地一位知情人士透露,全 国性的房地产公司来到鄂尔多斯并非 易事,因为在过去几年城市建设发展 的快速时期,鄂尔多斯市政府在市政 改造、城市建设、基础设施、保障房 等领域欠下了众多债务,为抵销债务 ,这些没有经过土地流转和招拍挂程 序的土地流向了开发商,外地公司拿 地不容易,即便拿到地,也容易出事 。
  记者在鄂尔多斯国土资源局的网 站查询发现,该局发布的招拍挂公告 只有两条,发布时间分别为2011年8 月和2010年10月。
  在采访中,记者试图联系鄂尔多 斯有关政府部门进行采访,均遭婉拒 。鄂尔多斯市宣传部的工作人员告诉 记者,自去年下半年以来,关于鄂尔 多斯楼市崩盘的报道不断,随后,政 府三次邀请媒体召开新闻发布会,发 布会后,所有部门一律不接受媒体采 访。
  "企业由自救到呼救的历程已经结 束,目前能做的只是等待。"一位鄂尔 多斯开发商这样表述自己的现状:"关 键是解套,而不是简单地注入资金…

 

 

关于本站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网站管理 | 微信管理 | 博睿讲堂管理
Copyright©2006-2022 河北博睿宏税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信息产业部备案/许可证编号:冀ICP备19003918号
冀公网安备13010202003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