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地税函〔2001〕480号
各地、市地税局,区直属征收分局、稽查分局:
为了做好2001年税收会计统计年报表的编报工作,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编报2001年税收会统年报有关事项的通知》(国税函〔2001〕826号)的要求,结合广西地税的实际情况,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2001年各类税收会计统计年报表的编报,应根据区局《关于2001年税收会计统计报表制度及有关事项的通知》(桂地税函〔2001〕310号)以及有关规定和口径,按照统一布置的年报种类、表式和计算机参数进行编报。对年度中各类月报表的口径误差,应在编制年报时一并进行修改调整;对结转下年的各类税收会计账簿的期末余额,必须在年终一次调整定案,不得再随意更改。
二、各地市地税局均使用广域网以月报形式对2001年税收会、统年报表进行数据传送,传送时间为2002年1月15日。同时上报纸质报表,并加注“年报表”字样。
三、有关2001年税收会统年报表的表式及审核公式,区局将通过广域网下发各地,请及时下载。
各地要加强对年报编报工作的组织领导,认真做好年报会审及与金库的对账工作,以确保各类税收会统年报数据的准确、完整。
附件:2001年会统年报表审核标准、扣分办法
自治区地方税务局
二〇〇一年十二月六日
《2001年税收会计、统计年报审核标准及扣分办法》
2001年度税收会计、统计年报表共16种。对2001年税收年报表的会审,将以区地税局《关于2001年税收会计统计报表制度及有关事项的通知》(桂地税函〔2000〕310号)以及《税收会计、统计工作手册》中有关规定为依据,重点审核报表中各项数据的政策性以及各税种收入在项目填列、企业类型划分、行业归类等指标上的准确性。同时,对本表平衡,报表之间相关数据的衔接,各种年报应报项目指标的完整,各项提退是否按政策执行,按规定上报的报表和软盘是否齐全、一致,打印报表有无反复涂改、漏项(如缺签章、日期)等情况进行全面审核。现将具体审核标准和扣分办法规定如下:
一、审核的报表种类和基本要求
(一)报表种类(除税收票证用存根表和印花税票用存表在YB00目录下载外,其余报表表式与年初布置一样。)
1、税收资金平衡年报表
2、应征、特征、在途税金明细年报表
3、入库税金明细年报表
4、待清理呆帐税金明细年报表
5、提退税金明细年报表
6、税收收入分企业类型统计年报总表
7、税收欠税分项目统计年报表
10、营业税分企业类型统计年报表
11、企业所得税分企业类型统计年报表
12、涉外税收税额统计年报表
13、税收收入分产业统计年报总表
14、减免税金明细年报表
15、查补税金明细年报表
16、个人所得税分项目统计年报表
17、资源税分企业类型统计年报表
18、纳税登记户数统计年报表
20、税收票证用存表
21、印花税票用存表
(二)基本要求及扣分办法
1、各种报表、软盘(包括无数据的空白表及数据文件)必须齐全,漏报一张有数据的报表或文件扣五分,漏报一张空白表或文件扣一分。
2、《入库税金明细年报表》必须加盖金库章;报表项目(包括局章、表底签章、填报日期和报表所属时间)应完整。表底的局长、处长、查核、制表签章用计算机打印无效。缺金库签章扣五分;其余各项每漏一项扣一分,最多不超过十分。
3、表内数据必须准确,应散总相等平衡,每错一处扣二分。(入库税金明细年报表)中的政策性差错扣分加倍,每错一处扣四分。具体扣分标准见后。
4、表间数据的逻辑关系应对应一致,每错一处扣二分。具体扣分标准见后。
5、软盘数据与报表打印件对应一致,每项数据差错扣一分,最多不超过十分。
6、全区年报会审时,各地须上报会审情况材料(含会审通知和会审报告)。会审材料未加盖局章的扣二分;未上报年报会审材料的扣五分;未进行年报会审工作的扣十分。
7、各类年报金额单位一律使用万元(包括县、市年报表)。错用金额单位的,每张报表扣五分。
8、特殊情况未作说明和要求注明的数据不注明的,一律按报表数据差错扣分。
9、上报的软盘或报表与区局表式不相符的,每表扣一分。
10、上报的软盘数据文件和参数文件与区局规定不一致的,错一项扣二分。
11、报表应无涂改和保持字迹清楚,各种税收会计年报表本月栏应无数,否则每种报表扣一分。
12、上报软盘应特别注意清除病毒,发现每张扣十分。
01-18所代表的16种税收会计、统计年报表,均要参照以上基本审核要求进行全面审核和扣分记录。
二、税收会计报表的审核标准及扣分办法
表一:(税收资金平衡年报表)
本表是全面反映税收资金运动情况的报表,它对各种税收会计报表进行总括控制和核对。主要审核:
1、资金来源类、资金占用类“年初余额”、“期末余额”栏的合计数须对应一致。错一项扣二分。
2、资金来源类的“应征税收”、“应征其他收入”科目的期末余额,应分别与(应征、待征、在途税金明细年报表)中“应征税金”栏相关项目的累计数对应一致。错一项扣二分。
3、资金占用类的“减免税金”、“入库税收”、“入库其他收入”、“提退税金和“损失税金核销”科目在“年初余额”栏无数;“待解税金”、“在途税金”科目在年终清理后,原则上应无数,如有数应结转下年继续处理。本表其他各科目在“年初余额”栏一般有数。错一项扣二分。
4、本表“待征税收”、“待征其他收入”科目的期末余额,应分别与(应征、待征、在途税金明细年报表中“待征税金期末余额”的相关项目分别对应一致。错一项扣二分。
5、本表“减免税金”的期末余额,应等于《减免税金明细年报表》中“合计”栏的总计数;应大于《提退税金明细年报表》中“先征后退”、“减免退税”两栏的总计数之和。错一项扣二分。
6、本表“在途税金”的期末余额,应等于《应征、待征、在途税金明细年报表》中“在途税金期末余额”栏的总计数。错一项扣二分。
7、本表“入库税收”、“入库其他收入”的期末余额,应分别与《入库税金明细年报表》中相关项目的累计数对应一致。错一项扣二分。
8、本表“提退税金”的期末余额,应等于《提退税金明细年报表》中“出口退税”、“提取其他代征手续费”、“提取代扣手续费”和“其他退税”栏的总计数之和。错一项扣二分。
9、本表“待清理呆帐税金”的期末余额,应等于《待清理呆帐税金明细年报表》中“合计”栏的总计数。错一项扣二分。
表二:《入库税金明细年报表》
本表按照《2001年国家预算收支科目》的规定,主要审核各项目预算级次填列的准确性。主要审核:
(1)本表全部反映地方收入,在中央栏无数。错一项扣四分。
(2)金融保险营业税为自治区级收入,在地区、县(市)收入栏无数。错一项扣四分。
(3)“文化事业建设费收入”:为自治区级收入。错一项扣四分。
表三:《应征、待征、在途税金明细年报表》
本表是综合反映期末应征税金、待征税金、在途税金的项目明细表。主要审核:
1、本表“应征税金”栏若无数,则其余各栏也应无数;且该栏各项目累计数,应分别大于“待征税金期末余额小计”栏与“在途税金期末余额”栏各项目之和。错一项扣二分。
2、本表“在途税金期末余额”栏只在“总计”、“税收收入合计”和“其他收入合计”三项有数。错一项扣二分。
表四:《提退税金明细年报表》
本表反映由税务部门按照政策规定在自收税款中支付的小额退税和通过退库方式办理的各项退税。主要审核:
1、本表“先征后退”栏的营业税数,应分别等于《入库税金明细年报表》中校办、福利、外商营业税退税之和。错一项扣二分。
2、本表“先征后退”栏只在“营业税”项有数。错一项扣二分。
3、本表“先征后退”、“减免退税”栏各数均为(减免税金明细年报表)的其中数,其各税种项目的两栏之和,应分别小于或等于(减免税金明细年报表)中“合计”栏相关税种的减免税额。错一项扣二分。
4、“提取银行代征手续费”栏应无数;“提取其他代征手续费”栏反映税务部门委托其他部门代征税款,按5%、3%、或1%提取的手续费;“提取代扣手续费”栏反映税法条例明确规定代扣代缴义务,税务部门按2%提取的手续费。错填扣二分。
表五:《查补税金明细年报表》
本表反映应征、入库查补税金有关补税、罚款及滞纳金情况,主要审核:
本表“应征查补税款”、“应征查处罚款”栏各税种项目数,应分别大于或等于“入库查补税款”和“入库查处罚款”栏各相关项目数。错一项扣二分。
表六:《减免税金明细年报表》
本表主要反映两方面内容:一是随申报和欠税抵顶减免而形成的减免税金,即征前减免;二是通过退库方式而形成的减免税金。但以下内容本表不反映:(1)已批准但未发生的减免税金;(2)出口退税;(3)非生产、经营性单位和个人的征前免征税金;(4)纳税人发生解散、破产、撤消,经过法定清算仍未收回而依法注销的欠税和按国家规定经批准依法注销的欠税。
本表“高新技术企业”、“新办企业”、“校办工厂”、“民政福利企业”、“新办企业”和“其他减免”栏分减免性质反映对内资企业的减免情况;“涉外企业”栏则集中反映对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的全部减免税。
主要审核:
1、表内“新办企业”栏原则上只在企业所得税项目有数。错一项扣二分。
2、表内“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项目只在“涉外企业”栏有数。错一项扣二分。
3、表内“企业所得税合计”项目在“涉外企业”栏无数。错一项扣二分。
三、税收统计报表的审核标准及扣分办法
表一:《税收收入分产业统计年报总表》
本表各产业(或行业)的划分应严格按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执行。主要审核:
1、本表“合计”栏各税种项目数,应等于《税收收入分企业类型统计年报总表》中相关税种项目的合计数。错一项扣二分。
2、本表“3.营业税”项目只在第二产业的“建筑业”栏和第三产业各行业栏有数,且上述各行业栏营业税数,应分别等于或大于(营业税分企业类型统计年报表)中各相关行业项目的合计数;错一项扣二分。
3、本表各行业栏企业所得税数,应分别等于或大于《企业所得税分企业类型统计年报表》中各相关行业项目的合计数。错一项扣二分。
4、本表“7、资源税”项目只在第二产业的“采掘业”栏有数。错填扣二分。
表二:《税收收入分企业类型统计年报表总表》
本表企业类型的划分以国家统计局和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划分企业登记注册类型的规定》为准。
(一)本表审核:
1、对外商投资企业、港澳台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以及涉外个人征收入库的各项税收应区别港澳台地区、非港澳台地区分别统计在“港澳台投资企业”、“外商投资企业”栏。错一项扣一分。
2、城市维护建设税在“港澳台投资经济”、“外商投资经济”栏应无数。错一项扣二分。
3、企业所得税在“港澳台投资经济”、“外商投资经济”栏应无数。错一项扣二分。
4、表内“合计”栏税收收入合计及各税种数,应分别大于“附列资料:乡(镇)企业“栏各相关项目数。错一项扣二分。
(二)表间关系审核:
1、本表税收合计及各税种合计数,应分别等于《入库税金明细年报表》中相关项目的合计数。错一项扣二分。
2、本表营业税、企业所得税、资源税的合计数及分企业类型数,应分别与《营业税分企业类型统计年报表》、《企业所得分企业类型统计年报表》、(资源税分企业类型统计年报表)的合计数及分企业类型数对应相等。错一项扣二分。
3、本表个人所得税合计数,应与《个人所得税分项目统计年报表》的合计数相等;但大于《涉外税收税额统计年报表》中“个人所得税”合计数。错一项扣二分。
4、本表“港澳台投资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两栏的税收收入合计之和,应等于《涉外税收税额统计年报表》中“一.涉外税收收入”项目的合计数。且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各项目的“外商投资企业”和“港澳台投资企业”两栏之和,应分别等于《涉外税收税额统计年报表》各相关税种栏的合计数。错一项扣二分。
个别地区涉外个人办的企业在工商登记时,其企业类型注明为“私营企业”或“个体经营”的,也一律归口统计在相关“港澳台投资企业”或“外商投资企业”栏。
表五:《营业税分企业类型统计年报表》
(一)本表审核
1、表内“铁路运输”、“管道运输”、“航空运输”、“保险”项目在“私营企业”、“其他企业”和“个体经营”栏应无数。对从事有关保险咨询业务缴纳的税收应列入“服务业”中,本项不作统计。错一项扣二分。
2、表内的“其他行业”只反映对西藏自治区实行特殊民族政策、扩大征收范围所征收入库的营业税,其他地区此项均应无数。错一项扣二分。
3、表内“金融、保险业”下的“保险”项目只在“国有企业”和“股份公司”栏有数。错一项扣二分。
(二)表间关系审核
1、本表“金融、保险业”项目不包括对该行业征收入库的税款滞纳金、罚款收入,其合计等于《入库税金明细年报表》中“金融保险业营业税”项目的合计数。错一项扣二分。
2、本表“合计”及“税款滞纳金、罚款收入”项目的“港澳台投资企业”、“外商投资企业”两栏之和,应分别等于《涉外税收税额统计年报表》中“营业税”栏的涉外税收收入及税款滞纳金、罚款收入数。错一项扣二分。
表六:《企业所得税分企业类型统计年报表》
本表主要审核:
1、本表“合计”项目的合计及分企业类型各栏,应与《税收收入分企业类型统计年报总表》中“企业所得税”项目的相关各栏对应相等。错一项扣二分。
2、本表合计数应等于《入库税金明细年报表》中“企业所得税合计”项的合计数。错一项扣二分。
表七:《涉外税收税额统计年报表》
本表是全面反映涉外税收情况的综合表。
(一)本表审核:
1、表内“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和“外资企业”三大项均包括与华侨、港澳台合资企业,与华侨、港澳台合作企业以及华侨、港澳台独资企业所缴纳的各项税收。
2、对港、澳、台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和外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征收入库的税收统计在“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大项的有关项目内。错一项扣二分。
3、工商登记为“私营企业”的涉外个人办的企业,暂统计在本表“外资企业”大项;工商登记为“个体经营”的涉外个人办的企业,暂统计在本表的“个人”项。错一项扣二分。
4、表内“提供劳务、承包工程作业”、“国际运输收入”项目在“增值税”、“消费税”栏不应有数。国际运输收入按综合计征率合并征收入库的,应集中统计在“营业税”栏中;按税种分别依率征收入库的,则分别统计在各相关税种栏中。错一项扣二分。
5、表内“支付单位预提所得税”项目只在“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栏有数。错一项扣二分。
6、表内“个人”项不包括由海关代征的个人税款,这部分税款应集中统计在“进口货物税收”项目中。错一项扣二分。
7、表内“个人所得税”包括在涉外企业的外藉人员和中方人员所缴纳的个人所得税,应按其所在企业或行业来划分统计。划分不清或报表中未列项目栏的,本表暂统计在“个人”项。
由于储蓄利息个人所得税实行银行统一代扣代缴,暂无法区分外国人(或港澳台个人)和国内个人,故对其征收的个人所得税本表不反映。错填一项扣二分。
(二)表间关系审核:
1、本表“营业税”栏各企业组织形式下的“建筑业”、“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讯业”、“金融、保险业”项目之和,应小于或等于(营业税分企业类型统计年报表)中相关行业项目的 “港澳台投资企业”、“外商投资企业”两栏之和。错一项扣二分。
2、本表“个人所得税”栏的合计数,应等于《税收收入分企业类型统计年报总表》中个人所得税项目的“外商投资企业”和“港澳台投资企业”两栏之和;应小于《个人所得税分项目统计年报表》中个人所得税项目的“外商投资企业”和“港澳台投资企业”两栏之和;应小于《个人所得税分项目统计年报表》中个人所得税的合计数。错一项扣二分。
表八:《税收欠税分项目统计年报表》
本表反映报告期末的实际欠税余额,包括本年新欠和3年(含3年)以内陈欠,不包括经批准缓征和未到期应缴税款。主要审核本表合计及分税种欠税数,应与《应征、待征、在途税金明细年报表》中各相关项目的“欠缴税金期末余额”的“往年陈欠”、“本年新欠”两栏之和对应一致。错一项扣二分。
表九:《个人所得税分项目统计年报表》
本表主要审核
1、表内“港澳台同胞”栏包括华侨缴纳的个人所得税在内。错填扣二分。
2、表内“个体工商业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包括涉外个人经批准取得执照,从事生产经营所缴纳的个人所得税。这部分税收在《税收收入分企业类型统计年报总表》中一律统计在“港澳台投资企业”或“外商投资企业”栏。错填扣二分。
3、表内“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包括个人拥有债权、股权而取得的利息、股息、红利所得以及个人储蓄存款利息所得缴纳的个人所得税。国家税务局征收入库的储蓄存款利息个人所得税合计数,应等于《入库税金明细年报表》中“6、个人所得税”项目的“中央”栏数。错填扣二分。
4、一般情况下,本表“企事业单位的承包、承租经营所得”项只在“合计”栏有数;其税额(包括转包、转租)在《税收收入分企业类型统计年报总表》中应按企事业单位原有企业类型填列,分别统计在“国有企业”或“集体企业”栏。错填扣二分。
5、本表“合计”栏合计数,应等于《税收收入分企业类型统计年报总表》中“个人所得税”项的合计数。错一项扣二分。
表十:《纳税登记户数统计年报表》
本表主要审核:
1、国家税务局系统、地方税务局系统须按各自实际征收管理的范围分别统计登记户数和纳税户数。
2、“登记户数”栏统计申报办理税务登记的企、事业单位和城乡固定个体工商户在年末的全部户数,只统计登记户数的合计数。错填扣二分。
3、“纳税户数”大栏统计办理了税务登记并发生纳税义务的实际户数(应缴税,但全年按政策规定或经批准免税的户数也包括在内)。某一纳税人缴多种税的,如既缴增值税,又缴营业税和城市维护建设税的,应分别在“增值税”、“营业税”和“城市维护建设税”项目内统计。
4、“纳税户数”大栏下各企业类型栏的合计户数均不是各税种户数之和,故本表不统计。错填扣二分。
5、机关、团体、学校、部队和城乡居民依法缴纳的车船使用税、房产税、屠宰税、印花税、个人所得税、城镇土地使用税、筵席税、燃油税、车辆购置税等不作纳税户数统计。
6、同一纳税人同一年度内就某税种无论缴纳一次还是多次的,均作为该税种的一户纳税人统计。
以上审核标准主要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制定的《税收会计、统计工作手册》(1999年版)和2001年度内下发的有关报表编报事项的通知,以及2001年税收会计、统计报表制度为依据。各地在参照审核报表时,如遇与本标准不一致的,根据如实反映的原则,以当地带来或上报的说明材料(加盖公章的批文复印件)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