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投行思维导图 2024年06月26日
研发费用作为审核机构重点关注的会计科目,其核查程序相对复杂,不仅作为两创板块定位的重要参考指标,更是所得税加计扣除的重要依据。以下是完善研发费用内部控制的思维导图。
研发费用构成
研发费用作为财务报表的重要科目,记录了企业在日常经营过程中的研发投入(扣减形成销售的部分),主要包括:研发材料费、研发人员工资薪金、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检测费和咨询费等,以上共同构成了财务报表的研发费用。
研发费用二级科目
材料费:研发活动直接消耗的材料,包含研发过程中耗用的原材料、产成品、试制的模具和低值易耗品等。
完善思路:
1、整理研发项目台账,汇总列示各个研发项目的料、工、费的金额,与账面数据保持一致;
2、整理研发领料台账(与生产领料相区分),剔除形成销售的部分后,应当与账面研发费用-材料费金额保持一致;需要注意是否存在明显不适用研发的材料,也要关注高价值材料和批量领料,分析其合理性;
3、设计专门的研发领料单据,与生产领料单据相区分,研发领料需要有各研发项目负责人审批记录;
4、整理研发领料的最终去向,常规流向:报废(审批单)、样品试用(客户反馈)和形成销售(研发转出)等;ps:设备类企业研发活动领用的高价值材料,尚未处置的,需可供盘点;
5、整理废料台账,关注研发废料和生产废料的收发存是否合理,批量处置/报废记录需要有证据支持;
6、尽量避免报表基准日前一个月突击领料的情况,提前规划年度收入和研发投入。
职工薪酬:国九条出台后,对于研发人员的认定更加的严格,工作背景、学历和工时都会对专职研发人员认定造成影响。
完善思路:
1、财务人员需要判断研发部门认定的研发人员是否准确,专职研发人员的研发工时占比是否超过50%,存在项目参与人员混岗的情形是否合理,将辅助人员划分为研发人员是否适当;
2、研发人员的数量、学历与可比公司的对比情况,如果存在研发人员数量少或者学历低的情况,可以考虑与高校合作研发,亦或者成立博士研究站等方式,取长补短;
ps:引入高校的硕博导师是个不错的选择,懂的都懂;
3、各研发项目需要有真实、准确、完整的研发工时记录,并且每月的工时记录表(汇总表)需要经过相应的审批;涉及到兼职研发人员的工时记录,还需要该人员所在部门的领导进行审批;
4、关注研发人员人均薪酬与可比公司及同地区上市公司是否存在差异;
5、研发人员薪酬中是否包括公司董事、监事、高管的薪酬,需要结合人员工作、教育背景解释其合理性。
折旧与摊销:核算研发专用设备和共用设备等的折旧与摊销,研发中试活动大概率会用到生产设备,用来实现研发成果从实验室到生产线的转化,所以生产类设备的折旧计入研发费用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完善思路:
1、财务人员在盘点时,需要关注研发资产的使用状态,是否存在研发专用设备存放在生产车间的情况;
2、专用设备和共用设备的工时记录是折旧费用分摊的重要依据,财务人员需要关注设备工时记录汇总表和设备使用工时记录统计表,共用设备工时记录汇总表需要多部门领导审批;
3、折旧与摊销的政策是否符合税法规定,是否存在税会差异,涉及的滞纳金是否与税务局开具的“无违法违规证明”存在冲突;
委外研发费用:高校的大佬们也有把研发成果“落地”的压力,如果谈的好,合作研发或者委托研发会是个不错的选择;如果是委托其他公司来进行研发,真实性会是审核机构关注的重中之重;
完善思路:
1、核心技术不可以委外,这个涉及到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毕竟高校大佬可以和你合作,也可以和竞争对手合作;
2、关注受托研发团队的人员构成,如果受托方是公司且成立时间较短,那就需要了解清楚原因,如果老板避而不谈,建议找中介机构诉苦,他们会比你更紧张
3、收集研发活动相关的资料,比如:研发人员与对方沟通的邮件,受托方研发成果的阶段性资料,受托方来公司实地考察的车票/机票/住宿票,研发的最终成果(尽量可视化);
咨询费:请参照“委外研发费用”;额外补充一点,如果咨询相关的支持性证据只有咨询协议和一个干巴巴的报告,付款审批程序异常简洁,“申请人—老板审批—出纳付款”,这......就有点看不起审计老师们了
水电费:核算研发部门使用的水电费,如果包含小试和中试过程中使用的水电费,需要有专门的水表和电表进行记录,要与生产使用严格区分。其他:包括技术图书资料费、资料翻译费、高新科技研发保险费,研发成果的检索、论证、评审、鉴定、验收费用,知识产权的申请费、注册费、代理费,会议费、差旅费、通讯费等。
研发流程资料:研发过程中需要保存关键节点的资料,用来佐证研发活动的真实性。在启动研发项目之前需要进行市场调研和自身研发能力审查,研发过程中需要有会议讨论和测试记录,研发完成时需要有研发成果报告和结项审批。
1、立项阶段
►市场调研报告;包括:客户诉求、预测市场需求、预计收益情况等;
►可行性分析报告;包括:目前市场的技术情况、上市竞品信息、工艺技术现状、设计开发资源需求等;
►立项审批表;包括:项目人员(专职研发)、研发周期、设备预算、材料预算、各部门领导审批(研发部、生产部、财务部、资产管理部、采购部和总经理)。
2、研发过程资料
►阶段性会议纪要;包括:定期或不定期的研发专项讨论会(项目人员签字)、研发阶段性成果评审会(评审小组签字);
►试生产记录;包括:申请试生产记录、实验室小试记录、车间中试记录、设备使用工时记录等;
►研发成果测试记录;包括:研发部门自行测试记录、委外检测记录、客户试用反馈表等;
►其他过程资料;包括:研发领料台账、研发材料报废台账、研发产品变更审批表、研发预算变更审批表等。
3、结项资料
►研发成果报告;包括:第三方检测报告、专利申请受理函(如有)、结项报告等;
►研发项目结项审批;包括:研发项目结项评审会议纪要(签字留痕)、研发项目结项审批表等。
综上:建立健全完善的《研发内部控制管理办法》和《研发费用核算管理体系》,明确研发活动的立项、小试、中试和结项的流程,严格按照研发开支用途、性质据实列支研发支出,避免将与研发无关的费用在研发支出中核算的情形;研发过程与研发费用的记录应当相互勾稽,关注不同研发阶段的研发费用构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