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企业或者高新技术企业的研发费用与其他费用以及成本的区别是实务中的难点。本案例就是典型的软件型企业一例。从区分的标准,到研发费用的分配都有涉及,还有内控制度的保障。”
案例
(二)如何划分研发项目与其他项目,划分的标准、客观依据,研发费用与成本划分是否准确
1、划分研发项目与其他项目的标准、客观依据
(1)研发项目(通用型产品研发)
公司内部研发团队根据行业技术发展趋势,在调研市场普遍需求后提出的旨在提高公司产品竞争力或满足新产品需求的项目为研发项目,小通用组件、产品底层基座与框架、新行业规范下的产品规划与落地、产品版本整合与迭代等。研发形成的产品和技术并不针对某个特定销售对象,研发成果具备通用性、可复制性。
研发项目主要流程包括立项、项目需求细化、设计、开发、测试及验证、试运行、产品发布与结项、产品持续迭代等主要环节,参与研发项目的人员如实填报工时,经研发项目经理审批后形成有效工时记录,财务部门据此归集与核算研发费用。
(2)销售项目(软件开发及服务,针对特定销售合同)
公司应特定客户需求,针对特定销售合同的软件开发及服务项目为销售项目。公司在相应的销售合同约定范围内进行开发工作,开发成果最终交付给客户并获取相应收益。
销售合同经过一系列审批完成签约后,公司相应进行销售立项,参与项目的人员如实填报工时,经销售项目经理审批后形成有效工时记录,财务部门据此归集合同成本并确认为存货/合同履约成本,项目验收或随服务进度结转收入时相应结转至主营业务成本。
(3)划分研发项目与其他项目的依据和标准
报告期内,发行人划分研发项目与销售项目的依据和标准如下:
立项类型
|
研发项目
|
销售项目
|
立项发起方
|
研发部门、产品部门
|
销售部门
|
开始节点
|
项目立项
|
客户侧项目规划
|
主要输入物
|
项目立项申请表、研发项目项目计划及预算报告、研发项目技术可行性研究报告
|
销售合同
|
结束节点
|
项目结项
|
项目验收且维保期结束/运维服务完成
|
主要输出物
|
研发项目结项研究成果报告,结项审批表
|
验收报告/服务进度记录
|
需求来源
|
行业发展趋势、技术应用情况、市场需求调研及预测等
|
客户需求
|
满足特定客户需求的情况
|
不针对特定客户需求
|
满足特定客户与特定销售合同需求
|
软件开发管理流程
|
敏捷模型为主
|
瀑布模型为主
|
承担人员
|
研发部门人员、部分产品部门人员、极少数技术支持部门人员
|
技术支持部门人员、部分产品部门人员
|
归集财务科目
|
研发费用
|
存货/合同履约成本、主营业务成本
|
项目是否直接创造收入
|
否,需待研发成果定型后正式对外销售
|
是,有销售合同,直接获取销售收益
|
成果复用
|
具通用性,可重复销售给不同客户
|
针对特定销售合同需求,不可重复销售
|
注:敏捷模型、瀑布模型均为常见软件开发模型,敏捷模型以用户的需求进化为核心,采用迭代、循序渐进的方法进行软件开发;瀑布模型按照规划的一系列阶段顺序进行软件开发,每一阶段工作的完成是下一阶段工作开始的前提,每一阶段均进行评审以保证满足下一阶段需求。
综上,公司研发项目与其他项目的依据和标准存在明显差异,研发项目与其他项目划分准确。
2、研发费用与成本划分是否准确
(1)公司研发费用与成本划分的依据和标准
报告期内,公司研发费用与成本划分的依据和标准如下:
部门
|
划分依据
|
划分标准
|
研发部门
|
全部计入研发费用
|
1、职工薪酬:按照人员所归属的部门进行归集核算,包括工资、奖金、津贴、补贴、社会保险金、住房公积金、职工教育经费等,相关费用在"职工薪酬”、"社保福利"科目进行归集。财务核算时,归集到研发部门的全部计入研发费用,归集到产品部门、技术支持部门的则计为生产成本。
2、折旧及摊销:折旧及摊销按照资产领用人所属部门进行归集,相关费用在"折旧费”、"低值易耗品摊销"等科目进行归集。财务核算时,归集到研发部门的全部计入研发费用,归集到产品部门、技术支持部门的则计为生产成本。
3、租赁及物业等公推费用:租赁及物业等公摊费用按照不同部门工位面积占比进行分配,在“场地使用费分摊”等科目进行归集。财务核算时,归集到研发部门的全部计入研发费用,归集到产品部门、技术支持部门的则计为生产成本。
4、其他费用:日常业务开展涉及的其他各项费用,如技术服务费、差旅费、会议费、办公费等,由经办人填写报销单,列明部门、项目名称和代码、事由等信息,业务部门审批结束后将报销单、相关发票和合同等提交财务部门,财务部门审核通过后进行打款操作,并将相关信息从报销系统导入财务系统对应科目。其中:(1)专为销售项目产生的费用,经办人报销时勾选对应销售项目代码,经上级和对应项目经理、项目总监等审批后,审批流程结束;财务核算时直接归入相关项目代码的合同履约成本,月末视验收情况结转当期成本或计入存货/合同履约成本。(2)专为研发项目产生的费用,经办人报销时勾选对应研发项目代码,经上级和对应研发项目经理、研发项目总监等审批后,审批流程结束;财务核时直接归入相关研发项目代码,计入当期研发费用。(3)专为部门自身活动如会议等产生的,不勾选项目代码,经上级、部门经理审批后,审批流程结束。财务核算时,归集到研发部门的全部计入研发费用,归集到产品部门、技术支持部门的则计入生产成本。针对上述计入产品部门、技术支持部门的生产成本,公司员工根据每月工作内容在公司工时系统选择相应的项目代码填写工时,包括研发项目、销售项目等。工时数据经对应项目的项目经理审核后,IT部门月末自工时系统导入财务系统的数据接口,财务部门检查接口数据无误后导入财务系统,工时导入过程和数据均不可人工更改。每月财务人员根据工时记录将归集的产品部门、技术支持部门生产成本分配至研发费用、合同履约成本,并计入对应的项目代码。合同履约成本再视项目验收或服务进度情况结转当期主营业务成本或计入存货/合同履约成本。
|
产品部门
|
根据部门人员填报的工时情况在合同履约成本及研发费用中分配
|
技术支持部门
|
根据部门人员填报的工时情况在合同履约成本及研发费用中分配
|
公司研发部门人员专职从事研发项目工作,相关投入全部计入研发费用,公司产品部门、技术支持部门人员参与销售项目、研发项目工作,根据部门人员填报的销售项目、研发项目工时情况将生产成本分别计入合同履约成本和研发费用,其中,职工新酬按照工时记录分配至合同履约成本或研发费用;折旧及摊销、租赁及物业等公摊费用无法直接匹配至销售项目、研发项目的,按照工时记录分配至合同履约成本或研发费用;其他费用中能够直接匹配至销售项目、研发项目的,直接计入合同履约成本或研发费用,无法直接四配至销售项目、研发项目的,按照工时记录分配至合同履约成本或研发费用。公司研发费用与成本划分的依据和标准具有合理性。
(2)公司相关内控制度、内控流程保障研发费用与成本划分的准确性
公司制定了《研发项目管理制度》《工时填报与审批制度》《财务管理制度》《项目首版计划预算的制定与审批》等制度文件,对研发项目、销售项目业务及相关财务核算流程进行严格管理。发行人员工按照相关制度分别填写研发项目、销售项目工时,发行人根据工时记录将对应的薪酬等生产成本分配至研发费用与合同履约成本。
根据工时填报与审批流程,工时管理主要流程如下:(1)每月申报工时的时点,员工在运营管理部工时管理员所设定的工时区间内填写工时(填写信息包研发项目或销售项目代码、项目名称、工作内容、工时数等)。工时区间锁定后,工时记录不可修改;(2)工时填报结束、区间关闭后,系统启动审批功能。由项目经理审核待审批的工时;(3)当月工时填报和审批结束后,工时管理员每月统计工时填写和审批情况,统计结果发给各部门负责人。同时,IT 部门将工时系统数据导入财务系统的数据接口,数据导入过程及结果均无法修改;(4)财务核算会计自财务系统的数据接口将工时数据引入财务系统的项目核算子模块和总账模块,进而根据相关信息对生产成本进行归集与分配。
报告期内,公司严格按照内部控制规定实施研发项目、销售项目相关生产成本审批及入账,确保公司研发费用与成本划分准确。
综上,公司依据相关生产成本所属部门及部门人员填报工时情况将生产成本在研发费用与成本之间划分,研发费用与成本划分准确。
摘自于《关于亚信安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申请 文件的第二轮审核问询函中有关 财务会计问题的专项说明》
案例分析
软件企业或者高新技术企业的研发费用与其他费用以及成本的区别是实务中的难点。本案例就是典型的软件型企业一例。
案例中公司三个问题:
问题一、研发费用与其他费用的区分,是通过项目立项来进行区分。主要是成果是否可以复用,以及销售部门是否接到客户定制开发并付费来区别研发费用和营业成本(存货、合同履约成本、营业成本)。
问题二、研费费用与其他费用或成本的分配。
要点是以部门人员为划分依据,以工时为分配原则。研发部门人员都是全职从事研发项目无销售项目工作任务,其他部门产品部、技术支持部门人员是重用,可从事研发项目或者销售项目。通过记录从事不同项目工时来进行直接人工的直接记录,对于间接费用按工时进行分配。
问题三、保证以上区别的会计核算的准确性。
通过内控制度,以及工时记录系统、财务系统的严格执行,以及防修改等内控制度来保证研发费用会计核算的真实准确。
总之,以上是不错的研发费用实战落地案例,当然,如果要运用到工作中还需要结合企业实际业务和管理水平进行定制和执行。
(转自-胡俊 会计老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