须注重克服的七大过错
2022-04-01

       一、目标不现实

  每个人都需要有理想、有目标,否则就不会有人生的方向,就不会有前进的动力。但是每个人的理想、目标,都必须符合各自的具体情况、实际水平。否则,如果志大才疏、眼高手低,那么所谓的理想、目标,就会成为空中楼阁、水中捞月。不仅会白白浪费大量的财力物力,更会耗费不可弥补的青春时光,耗费人生最宝贵的生命。人贵有自知之明,何时何地都要清楚自己有几斤几两,凡事要量力而行,不能异想天开。“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此话太偏激、太绝对。连排长连长都没当过的士兵,就想当师长军长,只能是痴心妄想,更何况是元帅?千军易得,一将难求。一位合格的元帅不仅需要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同时需要身经百战的经验,甚至需要高瞻远瞩的政治远见。因此只能从优秀的师长军长中去遴选,而绝不会直接从士兵中选拔。一个好的士兵可以通过努力首先去当班长排长,尔后一步步发展,这才是名副其实的好士兵,这样的士兵应为大多数。否则,不想通过长期艰苦奋斗就幻想当元帅的士兵,不可能是好士兵。
  二、不能艰苦奋斗
  天上不会掉馅饼。人要生存、要幸福,就必须脚踏实地,必须凭自己艰苦奋斗;就必须有毅力、有恒心;就必须珍惜时间、争分夺秒。否则,总是异想天开,总想轻松自在,不想自己一步一步去拼搏去争取,那怎么会成功?常立志莫如立长志,“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只能有小得,不会有大成。缺乏计划性,没有紧迫感,总不能如期完成既定的任务;总把今天应完成的任务推到明天,最后的结果只能是随波逐流、虚渡人生。
  三、不善沟通
  每个人都离不开一定的生存环境,离不开周围的人,人的一生都要直接或间接地与成千上万的人打交道。一个人尽管再聪明、再勤劳,如果没有别人的理解和支持,孤家寡人、单枪匹马,最终都不会赢取大的成功,更不会成就大的事业。善于与人打交道,善于与人交朋友,这是最起码的人生之道。善于沟通协调,善于借助他人的智慧和力量为自己所用,这才是成功的法宝。不乐于或是不善于与人沟通,缺乏与人沟通的艺术,使自己很难融于集体、融于社会,这是断然不行的。孤傲偏执,我行我素,听不进旁人的意见,总是自闭于世界,不仅事业难以成功,而且精神也不会愉快,也难免影响身体健康。
  四、经不住挫折失败
  人生的漫长旅途,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难免许多困难,难免天灾人祸,因此亦难免数不清的挫折失败。对待挫折失败,应有充分地精神准备,应有冷静的分析,应有积极地应对。可是总有一些人经不住挫折、受不得失败,在挫折失败面前慌了手脚,失去了冷静和理智,甚至是精神崩溃。这样的人不能从挫折失败中寻找经验教训,使自己更加聪明起来,只能导致挫折失败的后果更加严重。这种人缺乏韧性,更缺乏柔性和弹性,这一是不聪明,二是不坚强。惧怕挫折失败的人很难超越自己,更难超越他人,更不会有大成,自然也很难享受“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喜悦。
  五、不懂得尊重父母
  在这个世界上,你不尊重别人,别人自然不会尊重你。没有别人的尊重,那么你的学业就很难顺利,你的事业就很难成功,你的精神就很难愉快。所以,除了敌人、坏人,对于所有的人都应该真心去尊重。是否尊重他人?是个人品问题。如何尊重他人?则有个方法问题。应该区别不同对象而采取不同的尊重方法,这才是完美的尊重。需要尊重的人很多,但有三方面的人应该格外尊重,这些人分别是父母、老师和领导。父母给了自己生命,父母的生养之恩终身难以报答,所以百善孝为先。但是对父母只有简单的孝顺还远远不够,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如何做事?如何为人?父母既有身教,又有言教。父母对子女最爱、最无保留,他们的话发自肺腑,他们以自己毕生的经验和智慧,来引导和帮助子女走向成功。所以,每个人都应该充分尊重父母的教诲和建议。尤其在关键时刻、在重大问题上,都要充分考虑父母的意见。要及时向父母汇报自己的情况,注重与父母沟通,善于征得父母的理解和支持。有了父母的理解和支持,不但有助于自己事业一帆风顺,而且家庭幸福、精神愉快。“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这是人们千百年的经验总结。所以,不仅要充分尊重父母,还应充分尊重所有长辈、前辈,谨遵他们的教诲。年青人朝气蓬勃,敢闯敢干,可喜可贺,但这不能成为妄自尊大的理由。从根本上不尊重父母、不尊重长者,听不得逆耳之言,这样的人一是人格缺失,二是其事业往往失败。
  六、不懂得尊重老师
  “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可见中国人对老师是何等的尊重!古今中外,没有一个老师不愿意自己的学生有所作为、有所成就,老师对学生的无私不言而喻。所以学生对老师的尊重必须是发自内心的,必须是自始至终的。不管老师来自哪里?不论老师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不论老师是否有缺点?作为学生尊重老师,天经地义,无可置疑。学生的职责是从老师那里学知识、学本领、学思想品格、学精神作风,而没有任何理由自以为是、不尊重老师。如果不尊重老师,你就会失去学习的动力,就会影响学习效率、学习成绩;同时如果不尊重老师,势必影响老师教学的积极性,最终影响学生学业的顺利完成。上学读书是人生的必经阶段,是为一生打基础的非常重要的阶段。而作为学生不尊重老师,一味任性,我行我素,听不进老师的批评指导,不只是品格问题,而且是情商低、智商差,最终的结果只能是白白耗费了人生最宝贵的青春,损失了自己的大好前程。
  七、不懂得尊重领导
  每个人参加工作之后,总会有一个正确处理与领导的关系问题。谁都希望能遇到一个好的优秀的领导:公正无私,知人善任。好的领导的确不少,也许就在你的身边,但你未必满意。这是因为领导者的工作不同于父母、老师,父母、老师的重心是养育培育人才,而领导者的重心是率领众多的人开展好某项工作。所以在关心和爱护方面,领导者远不如父母、老师。而在批评及处罚方面,领导者则更严于父母和老师。因为领导者部属众多,工作繁忙,责任重大,所以他对部属的观察,不可能象父母、老师那样细致入微,因此不能责怪领导不是伯乐。如果你想有所发展进步,就必须靠实力、靠主动性、靠实际成效。作为领导者,确有优劣之分、好坏之别。但是应该承认大部分领导者是通过各种机制反复磨炼、严格选拔的, 是合格的、有水平的。不能总说自己运气不好,能与你相遇的大部分领导处理好工作关系,尊重领导,服从指挥,这是最起码的要求。能虚心接受领导的批评,能容忍领导的误解,能包容领导的不足,能为领导分忧,能为领导出谋划策,这自然是任何领导都喜欢、都欢迎的。这样既利于工作,又利于自己的发展。反之,自以为是,不尊重领导,不服从指挥,只能是鲁莽、无知、愚蠢,其结果可想而知。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然而“时不我待、人生苦短”,所以但凡聪明人,均应警觉在前,防患于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