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事务所简介 | 业务领域 | 专家顾问团队 | 专家咨询 | 收费标准
  政策法规 | 诚聘英才 | 博睿财税讲堂 | 基础会员服务须知
最新公告:
站内检索: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财税新闻财税时评

地产收并购中,共管账户到底有没有风险?

2020-02-17 文章来源:本站编辑 信息提供: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有人咨询新芽,“共管账户到底有没有风险”,为什么看培训资料上写道,尽量把共管账户设在己方名义账户下。

  这个问题尽管比较入门,但是大部分投拓确实没认真梳理过,新芽正好借这个机会把共管账户和大家交待清楚。
  举个例子:登山哥要收购长跑哥某在建工程。登山哥担心,付款太早万一长跑哥不配合交割怎么办;长跑哥担心,万一交割完成,登山哥前款迟迟不到账怎么办。这个时候就需要一个共管账户。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银行界推出了一个类似“支付宝”的产品——共管账户。
  01国际“理想型共管账户”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银行界推出了一个类似“支付宝”的产品——共管账户。
  理想型的共管账户,就是登山哥把钱交由银行保管,登山哥和长跑哥拟定合同,确定支付节奏。银行根据合同的完成情况,对应付款。
  02 国内“类似共管账户”
  其实,理想型的共管账户,在欧美确实是非常常见的一个支付产品。银行收取管理费,严格监督项目进展。但是在国内,由于市场环境较为复杂,银行不愿意开展此类业务。(国内还是有少数银行提供此类资金监管服务)
  既然国内银行普遍不愿意赚着卖白菜的钱,操着卖白粉的心,于是乎,就出现了大家常见的“类似共管账户”。
  “类似共管账户”,就是把账户开在长跑哥名下(通常是开在收款方名下),预留甲乙双方印鉴,并采用预留印鉴由双方分执保管。这种情况下,银行只要得到双方的印签盖章就会放款。
  表面看上去,这类共管账户需要双方共同印签,然而我国现行法律一直是实行对账户名义下账户资产的保护,即账户资产归账户名义方所有并可对第三方承担相关责任(如,债务偿还的责任),根本不会将名义账户下的资金认定为归资金汇付方所有。
  由于上述原因,导致“类似共管账户”存在以下三种风险(圈内已发生过多次):
  风险一、账户法人出面并携带必要证章就可以在不需要双方鉴章的前提下提走现金;
  风险二、前两年圈内有一案例,账户方私刻对方鉴章把款转走;
  风险三、某B厂案例,因为被收购方东窗事发,被执行资产冻结,尽管B厂通过法律途径悉数拿回,但是数亿资金被耽搁了13个月。
  03 “共管账户的风险规避”
  为了规避上述风险,目前比较通用的做法:
  1、找己方关系银行,尽管账户开在对方名下,但是发生任何变动之前,己方关系银行都确保做到严格通报。(这也不是万能险,比如无法规避上述风险三)
  2、委托独立第三方对共管账户进行监管,并负责资金的安全转移。市面上还是有不少值得信任的此类资金监管服务。第三方必须承担由于监管过失、过错、不能等导致的资金损失承担赔偿义务。
  3、找能够提供“理想型共管账户”服务的银行。并购双方与银行签订三方的资金监管协议,明确共管账户内资金的性质、所有权、监管责任、解付条件、赔偿责任等内容。并且万一发生意外,资金退还打款方。
关于本站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网站管理 | 微信管理 | 博睿讲堂管理
Copyright©2006-2022 河北博睿宏税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信息产业部备案/许可证编号:冀ICP备19003918号
冀公网安备13010202003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