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事务所简介 | 业务领域 | 专家顾问团队 | 专家咨询 | 收费标准
  政策法规 | 诚聘英才 | 博睿财税讲堂 | 基础会员服务须知
最新公告:
站内检索: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财税新闻财税时评

三农微观察:京津冀协同发展农业要先行

2016-03-24 文章来源:赵永平 信息提供:人民网 浏览次数:

  京津冀地缘相邻,资源禀赋不同,三地农业分工协作,就能有效实现优势互补
  "京津冀协同发展,农业要先行。"今年两会上不少代表建议,打破区域行政壁垒,破除市场间分割,建立沟通对接机制。一句话,要跳出自家"一亩三分地"。
  京津冀地缘相邻,资源禀赋不同,三地农业分工协作,能实现优势互补。拿京津地区来说,人口密集,市场需求大,但土地紧缺,农产品自给不现实,大规模发展农业也受限。而河北是农业大省,耕地面积是北京、天津的9倍,依托京津市场,建了不少菜篮子和米粮仓基地。虽是近水楼台,可一些河北菜却卖不过南方菜。因为河北农业总体仍是小规模、低效益,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少,农产品竞争力不强。靠着大市场没沾上光,河北39个国家级贫困县中,在北京周边就有25个。
  京津大市场为何没带强河北农业?当前农业合作仍是初级阶段。一是没有总体规划,缺乏明确的分工与协作,产业合作大多是浅层次的,难免有一定盲目性。比如三地一些区域农业结构趋同,竞争大于合作,难以形成合力。二是行政分割与政策差异,不同地域企业还存在物流配送、交通运输等方面的壁垒,这是影响区域合作的一个重要因素。再有,农业产业链不尽合理,产业梯度落差大。京津农业定位于发展都市型农业,河北省发展农区型农业,区域间要素流动阻力大,合作存在一定困难。
  推动三地农业协同发展,必须跳出自家"一亩三分地",谋划一盘棋,完善机制体制,推进市场协同;加强资源保护,推进生态建设协同;深化改革,推进城乡统筹协同,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实现区域内资源、资本等市场要素自由流动,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优势互补。
  顶层设计是前提。通过规划明确京津冀农业的目标定位,确立功能区、空间结构,通过跨区域联动合作机制,引导农业产业合理布局,避免区域内无序竞争。强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合作与协同,以河北省固安县为例,通过与北京超市合作,全县菜农入社率达90.24%,20家蔬菜合作社与市场建立了紧密的产销关系。
  市场机制是关键。要打破行政界限和市场分割,统一政策,实现农作物品种统一审定,产销地准入互认,绿色通道高效畅通,推动农村产权交易平台互联互通,降低市场准入门槛,营造公平的竞争环境,让各种市场主体的积极性竞相迸发,给农业发展创造新的动力。
  科技是"第一动力"。实施三地农业人才智力互享协议,促进人才在三地合理流动。支持建立重点实验室,发展物联网、"智慧农业"技术。加快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实现技术、资金、需求信息互通共享。京津冀汇集众多高校、科研院所和龙头企业,以"互联网+"建立产业信息化平台,有效整合区域科研力量,进行合理的资源配置,有利于农业新品种的应用与推广。
  加快发展休闲农业。三地打造战略联盟,激发区域内各类农业休闲观光景点的经营积极性,实现品牌聚集、线路贯通,改善各地乡村旅游项目独户经营的现状,促进休闲服务业全面发展。

关于本站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网站管理 | 微信管理 | 博睿讲堂管理
Copyright©2006-2022 河北博睿宏税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信息产业部备案/许可证编号:冀ICP备19003918号
冀公网安备13010202003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