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事务所简介 | 业务领域 | 专家顾问团队 | 专家咨询 | 收费标准
  政策法规 | 诚聘英才 | 博睿财税讲堂 | 基础会员服务须知
最新公告:
站内检索: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财税新闻财税时评

中国经济下行仍未结束 宽松政策仍有空间

2015-11-12 文章来源: 姜超 顾潇啸 于博等 信息提供:宏观债券研究 浏览次数:

  一、工业增加值具体表现:工业增速下滑,生产仍较羸弱
  10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继续下滑至5.6%,工业生产势头仍较羸弱。
  10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5.6%,较9月微幅下滑0.1个百分点,不及市场预期的5.8%。10月工业增速回落,主因采矿和高耗能等传统行业增速减缓,采矿业增加值同比增速下滑0.8个百分点至0.4%,六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速下滑0.9个百分点至5.8%。整体看,传统行业仍处在深度调整过程中,而新产业快速发展的支撑力尚显不足,未来工业经济仍面临下行压力。
  工业增速回落在价格上也得到印证。
  10月PPI同比增速低位走平为-5.9%,并已连续44个月处于负值区间,PPI环比增速-0.4%,也与9月持平,其中生产资料价格环比下降0.5%。工业通缩持续,印证工业生产势头仍较羸弱。
  从10月分行业增加值增速看,下游普遍下滑,中游涨少跌多,上游小幅回落。
  下游行业中仅汽车增速大幅回升,医药、纺织、食品和农副食品加工增速均回落。中游加工组装行业中计算机通信电子增速回升,通用设备、专用设备、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电气机械增速均回落。中游原材料行业中有色金属增速继续回升,电力、化学原料及制品、非金属矿、钢铁和橡胶塑料增速均下滑。上游采矿业增速继续小幅下滑。
  10月主要工业品产量增速普遍下滑,汽车由负转正。
  10月发电量同比增速微幅下滑至-3.2%,和工业增加值增速下滑一致。分行业看,偏上游的原油加工量增速小幅回升;中游的乙烯、有色、粗钢、水泥增速均下滑;下游汽车产量增速因国家实施小排量汽车购置税减半政策而大幅回升、由负转正,并创年内新高。
  预测11月工业增加值增速继续下滑至5.3%。
  10月工业增速继续下滑,生产势头仍较羸弱,工业通缩持续。而11月以来发电耗煤增速依然低迷,跌幅仍在10%以上。预测11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或继续下滑至5.3%。
  二、固定资产投资具体表现:制造业投资反弹,地产低迷基建下滑
  10月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反弹但仍偏低。
  1-10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0.2%,符合市场预期。其中10月当月同比增速由9月的6.8%反弹至9.5%,依然偏低。三大类投资中,制造业投资回升,基建投资继续下滑,房地产投资依然负增,成为主要拖累。
  中央、地方项目投资增速均回升。
  10月,中央项目投资当月同比增速由9月的-3.7%回升至-1.8%,地方项目投资当月同比增速由9月的7.4%回升至10.0%。
  民间投资增速继续下滑。
  10月民间投资累计增速为10.2%,较9月小幅下滑0.2个百分点;占全国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为64.7%,较9月微幅下滑0.1个百分点。民间投资增速持续下滑与物价下行后企业实际融资成本居高不下、产能过剩仍待去化等多因素有关。
  投资的资金来源增速回升,资金紧张状况缓解。
  10月固定资产投资到位资金累计同比增速7.3%,在增速连续3个月保持在6.8%之后首次提高,表明投资资金紧张状况有所缓解。其中:国家预算资金增速由9月的20.5%小幅回升至21.1%,国内贷款增速由9月的-4.4%微幅下滑至-4.5%,利用外资增速继续下滑至-28.6%,自筹资金增速小幅回升至8.5%。今年以来固定资产投资到位资金累计增速始终在6%-7%之间徘徊,投资资金不足制约投资增速改善。
  10月制造业投资增速低位反弹,但产能过剩仍待化解。
  10月制造业投资增速8.1%,较9月大幅回升3.5个百分点,但仍处低位。制造业投资增速反弹回升主要缘于投资结构继续改善,具体表现为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速提高。但产能过剩痼疾依然悬而未决,未来制造业投资下行压力依然较大。
  从制造业分行业投资来看:
  偏上游原材料的非金属矿、黑色金属投资增速回升,有色金属增速下滑并转负;偏中游加工组装的专用设备投资增速回升,而专用设备、铁路船舶航空航天、电器机械、计算机通信电子增速均下滑;偏下游的汽车制造业投资增速明显回升。
  10月采矿业投资增速跌幅继续扩大,电力热力投资增速小幅回落。
  采矿业投资增速从9月的-8.0%下滑至-8.5%,其中石油天然气开采投资增速下滑成为主要拖累。公用事业中,电力热力的投资增速从9月的14.8%继续下滑至14.3%。
  10月基建投资增速因高基数继续下滑。
  10月基建投资增速由9月的14.1%继续下滑至12.9%。其中电力热力燃气水增速大幅回升、交运仓储邮政增速小幅回升,但占比最高的水利环保市政却因高基数效应大幅下滑,是基建投资下滑的原因之一。而从环比看,10月基建投资也较9月下滑,资金来源不足仍是制约基建发力的主因。传财政部或将今年地方债置换额度上调至3.8-4万亿,预示宽财政将加码,助于提振4季度基建投资。
  10月地产投资增速低位走平,地产销量增速继续下滑。
  10月地产投资同比增速-2.8%,较9月低位走平,仍是主要拖累。10月房地产销售面积同比增速降至5.5%,主因非重点城市需求整体走弱、大户型住宅销售增速大幅回落,以及去年同期基数偏高。而全国商品房待售面积增速由9月的16.4%回升至17.8%,指向三四线城市库存去化压力仍大。而受地产销量走弱、库存仍待去化以及高基数效应的影响,10月地产新开工面积增速大幅下滑至-24.5%,由正转负。近期地产库存再度引起高层重视和表态。习主席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上强调要化解地产库存、促进房地产业持续发展,而国务院常务会议则强调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带动住房消费。
  服务业投资增速小幅下滑。
  10月服务业投资中,教育、文化体育娱乐、卫生社会工作增速均微幅下滑,整体表现不温不火。服务业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重要抓手,仍需打破管制,鼓励民资进入,才能取得更好的发展。
  预计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仍将回落。
  产能过剩和融资成本偏高仍将约束制造业投资扩张,库存偏高和人口红利消失将制约地产投资改善,稳增长效果将逐渐释放但资金来源不足令基建投资增速较难大幅改善。预测11月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回落至6%,地产投资增速跌幅或扩大至-5.4%。
  三、政策预测:经济下行仍未结束,宽松政策仍有空间
  经济下行仍未结束,融资成本居高不下。
  4季度经济开局不佳,10月工业增速再下台阶,PPI连续44个月出于负值区间,均未见改善迹象;三驾马车中,出口增速跌幅扩大,表明外需依然疲弱,而内需中投资虽小幅反弹,但仍然偏低,仅消费持续稳步回升,仍是中流砥柱。物价下行后企业实际融资成本居高不下,央行仍需降低社会融资成本,减轻中国经济整体债务杠杆率。
  供给需求双管齐下,宽松政策仍有空间。
  习主席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11次会议中强调,推进经济结构性改革,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的一个重要举措,要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这意味着未来一段时间内政策刺激将是供、需两端双管齐下,宽松政策仍有空间,而人力资本、改革和创新将为经济增长提供长期动力。
 

关于本站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网站管理 | 微信管理 | 博睿讲堂管理
Copyright©2006-2022 河北博睿宏税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信息产业部备案/许可证编号:冀ICP备19003918号
冀公网安备13010202003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