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显示,中小企业提供了大约75%的城镇就业机会,但就是这样一个活跃的经济群体,其平均寿命却不足三年。中小企业除了外在的税费负担,资本实力较弱、外部融资门槛高企等问题也严重阻滞企业成长。更为关键的是,我国中小企业长期扮演着“二等公民”的角色,难以获得与国有大企业同等的待遇,甚至被屏蔽在许多厚利行业的大门之外,只能无奈在低附加值领域相互厮杀,内部造血功能有限、风险抵御能力脆弱。
其实,扶持中小企业成长是一个世界性话题,即便在欧盟等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也对此投入颇多关注。这其中,英国的相关举措尤为值得借鉴。首先,英国对中小企业的定义十分宽泛。人数少于250人,年收入不超过5000万欧元的公司即属于中小企业范畴。其次,扶持中小企业的举措呈现多元化特征。从2000年起,英国对从事研发工作的中小企业提供150%的税收减免额。此外,英国政府还通过中小企业贷款担保计划为那些难以从银行得到贷款的中小企业提供政府贷款担保。需要提及的是,英国贸工部于2005年7月出台了企业资本基金计划。该计划指出,政府可为有资格的中小企业提供25万-200万英镑作为企业的股本金,以带动私有基金和其他资金的投入。
只有主管部门俯身倾听市场声音,才可能有的放矢地对中小企业投入全方位呵护。税收减免固然能够体现扶持中小企业的政策指向,但并不意味着调控思路应该固守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