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两会上,张文中、许荣茂、尹明善、胡成中、张宏伟等数十位全国政协委员提交数份提案,提案的内容只有一个——就是建议尽快实现“两税合并”。民建中央还专门针对此项建议上交了《关于尽快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制度的提案》。
关于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并轨的讨论已经整整延续了13年,在今年的两会上,再次成为代表委员们热议的焦点。
数十名委员集体呼吁两税合并
包括香江集团董事长刘志强、物美集团的张文中、世茂集团的许荣茂、力帆集团的尹明善、通威股份的刘汉元、德力西集团的胡成中、南开大学校长侯自新、东方集团的张宏伟等数十位全国政协委员都单独或联名提交了数份提案,建议尽快实现“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合并”。
“两税合并条件已经成熟,不宜再拖下去了。”民建中央调研部部长熊大方说:“同时,我们还需要更进一步改善我们的投资环境,真正实现所有企业的公平竞争。”
记者在民建中央的这份《关于尽快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制度的提案》中看到,提出了五大理由:第一,目前利用税收优惠政策吸引外资的必要性已显著减少;
第二,继续实行所得税双轨制有违公平竞争的市场原则,也将使内资企业处于更加被动的竞争地位;
第三,由于我国加强了对宏观经济的有效调控,使国民经济在2002年已基本走出低谷,2004年开始进入了一个新的快速增长期,因而为实现“两税合一”奠定了良好基础;
第四,现实财力为“两税合一”提供了充分的操作空间。2005年全国税收收入完成3万亿元以上(不包括关税和农业税)。尝试实行较低的税率是在财政预算承受能力限度之内的,既能较大幅降低内资企业的税负,又不会对外资企业带来太大的冲击。虽然短期内可能对税收收入造成一定影响,但从长期看,“两税合一”有利于增强内资企业的活力和竞争力,提高税收征管效率;
第五,我国已进入WTO的后过渡期,过渡期结束后,内、外资企业竞争将进一步加剧。只有“两税合一”,才能使内、外资企业在公平、公正的基础上展开竞争。
今年有望进入立法程序
在本届人大会的新闻发布会上,大会新闻发言人姜恩柱就记者被提到有关内外资所得税合并的问题。他对此表示,外商看中的是中国的政局稳定,看中的是中国有着巨大的市场,而且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扩大,中国的投资环境会更好。因此,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不会对中国吸引外资产生大的影响。
姜恩柱还表示,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过渡期行将结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初步建立,并且在不断地完善。为了适应这个新的形势,有必要建立统一的、公正的、透明的市场规则,促进企业的公平竞争。因此,有必要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建立统一的企业所得税制度。姜恩柱还透露,全国人大常委会已经将制定企业所得税法列入今年的立法计划。
据有关媒体报道,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会议早先制定了2006年立法计划,其中企业所得税法被列入第一类计划项目。按照全国人大常委会的计划,企业所得税法将在今年8月份进行第一次审议,预计10月份二审,两个月后三审。顺利的话,将在今年底或明年初完成三审,从而提交2007年的全国人大会议表决通过。目前,财政部已牵头着手起草该法草案。
列入第一类立法计划的项目,即意味着立法工作有了一个明确的时间表,甚至可以预期通过、执行的时间。一旦进入立法程序看来就是有希望了。
在两大对垒阵营间寻找平衡
一直以来,在内外资企业两税合并问题上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声音:它们分别来自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为代表的“推进派”,“反对派”则来自商务部、外资企业以及一些地方政府。
为什么会出现两种截然相反的态度和阵营呢?是公共政策带来的利益引起了不同集团之间的博弈。财政部是两税合并改革的积极推动者,除了众所周知的意义,其力推改革还有一层目的,就是将两税合并与增值税改革作为一套政策组合来推行。而商务部和地方政府则一直对此项改革对于利用外资会否带来负面影响心存疑虑。这也就是为什么“两税合并”的方案成熟但进展缓慢的根本原因所在,因此,外界对此项改革的形容是“陷入了胶着状态”。
确实,近年来,外资企业在华越来越发挥出举足轻重的地位,这不禁会让一些人不得不担忧两税合并带来的负面影响。而且,去年以来,随着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变化,FDI(跨国直接投资)已经出现了“引资存量低,撤资率高”的现象。据悉,包括摩托罗拉、西门子、东芝、诺基亚、三星在内的54家知名跨国公司去年曾经联名上书包括商务部在内的相关部委,要求将对外资企业的所得税优惠政策继续延长5—10年。
对此,我们应该引起警惕、慎重对待的同时,是否也应该深刻反思一下FDI减撤的多方面深层次原因,是否应该在招商引资的软环境建设上下更大功夫?是否应该为建立一个成熟市场经济而更加努力?
如果没有成熟的稳定的连续的吸引力,那么,外资都只会视为短期行为,获得的也都只是短期利益。一批优惠政策只能留住外资短暂的脚步,而留不住他们的心。民建中央调研部部长熊大方说,我们要更多考虑到投资环境的改善,对外资的服务,对外资的引导导向,重点转向提高外资质量而不是在数量上做文章。
那么,现在的问题已经不再是税改方向、方案及路径如何确定,而是改革如何在政府、企业及个人利益之间寻找平衡。在我国,不止两税合并这一个问题,还包括很多问题都会涉及到各个相关部门之间的利益分配博弈。这一方面需要我们的最终决策者擦亮双眼,在一项公共决策出台的过程中,必须正视利益相关者的不同诉求,理性选择最优方案;另一方面,也需要相关的部门和地方能够跳出部门利益、地方利益的局限,舍小利以求大利,跃升至国家利益和宏观利益的层面上考虑问题,只有这样,才能长久,才会双赢。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作者:朱菲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