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事务所简介 | 业务领域 | 专家顾问团队 | 专家咨询 | 收费标准
  政策法规 | 诚聘英才 | 博睿财税讲堂 | 基础会员服务须知
最新公告:
站内检索: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财税新闻财税时评

对高新企业大范围严查很有必要

2013-01-25 文章来源:毕彩霞 张剀 信息提供: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2009年,在审计署抽查的享受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的116户企业中,竟有85户不符合条件,其中不乏知名企业,这些企业享受的税收优惠达到36.31亿元;2011年,审计署对18个省(区、市)的148户高新技术企业进行了抽查,发现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政策执行不严的现象仍然存在,仅这些企业就造成税款流失26.66亿元。基于此,笔者认为,对高新技术企业大范围严查很有必要。
  实际上,过去5年来审计署、财政部、科技部等部门均对已取得高新资格认定的企业开展了专项检查。检查结果表明,很多企业在高新条件的诸多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其中,“假高新”的问题一直存在。目前,科技部已先后取消了北京、上海、江苏、广东、天津等省(市)的已公示高新技术企业1000多家(以大、中型企业为主)。
  笔者根据官方公布的数据统计,截至2012年底,全国高新技术企业总数已达到60000多家,全国范围内现有的高新技术企业能够享受的税收优惠总额约2000亿元。试想,如果其中有部分企业的高新身份是假的,势必会造成税款的流失。
  “假高新”的存在,与高新认定管理仍然存在一定盲区有着直接关系。长期以来,各地在高新认定执行口径上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实际认定标准通常更为严格,客观上增大了企业成功申报的难度。但鉴于申报高新对企业的节税及融资(拟上市企业)十分有利,加之认定部门在认定企业高新企业身份时,更多的是依据企业申报的材料,而并没有逐个进行深入的实地调查,这就给部分实际上并未达标的企业通过临时调整相关技术、财务数据来勉强通过认定提供了空间,使一些并未达到既定标准的企业取得了高新资格。因此,非常有必要通过严格检查清理这部分违法、违规企业的高新资格。
 

关于本站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网站管理 | 微信管理 | 博睿讲堂管理
Copyright©2006-2022 河北博睿宏税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信息产业部备案/许可证编号:冀ICP备19003918号
冀公网安备13010202003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