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事务所简介 | 业务领域 | 专家顾问团队 | 专家咨询 | 收费标准
  政策法规 | 诚聘英才 | 博睿财税讲堂 | 基础会员服务须知
最新公告:
站内检索: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财税新闻财税时评

房地产没有摆脱高库存噩运

2012-09-11 文章来源:唐学鹏 信息提供:中国财经报网 浏览次数:

  我们以房地产公司发布的2012年中报为例,上市公司存货总量创近5年新高。如果翻阅最近三年的变化,我们会发现2010至2012年中期房地产的存货总量依次为9225.47亿元、11105.48亿元和14044.7亿元。这意味着全国房地产库存一直都是积压再积压。今年中报显示房地产库存14044.7亿元,较去年末增长7.65%,去年年末又较去年中报增长为17.48%,2011年中报又较2010年末增长为20.38%。在目前的高价格坐标,房地产不是紧缺的,而是多余的。
  由于最近三年都有足够表现水平的通胀,意味着不缺乏“保值需求”。库存如此疯狂积攒,只能说明房价泡沫疯狂刺激了房屋供应,同时又大大抛弃了需求。随着居民可支配收入的下降,高房价将变得更加危险“待破”。
  从资产选择来看,房地产也变得暗淡。用一个简单的模型:过去2成贷款买房,然后放租,短期收益率可以达到“5倍租金率”,但二套房变成6成之后,大幅度压缩了杠杆,现在收益率都低于3年期银行存款。自住遭遇收入不足以匹配按揭流,二套房遭遇投资不合算。
  房地产高库存导致房企不愿意买地,地方政府卖地收入急剧下滑。一些地方政府又将遭遇平台贷的还债期。别无他法,地方政府一定要主动打破坚冰,大规模低价推地。这时候房企拿到低价地之后,愿意降高价房来“迎合”市场需求。再加上钢材水泥目前都是下跌态势,房企的成本项下降,则变得有动力来“迁就”萎缩的市场需求。当然,如果房企采取不拿地、维持现有规模不降价,那么土地财政枯竭的地方政府则被迫加入更严厉房产税的阵营,通过增加二手市场的持有成本,打击价格,然后传递到一手市场,那将产生房价雪崩式的结果。
 

关于本站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网站管理 | 微信管理 | 博睿讲堂管理
Copyright©2006-2022 河北博睿宏税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信息产业部备案/许可证编号:冀ICP备19003918号
冀公网安备13010202003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