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事务所简介 | 业务领域 | 专家顾问团队 | 专家咨询 | 收费标准
  政策法规 | 诚聘英才 | 博睿财税讲堂 | 基础会员服务须知
最新公告:
站内检索: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财税期刊

解除劳动合同给予一次性经济补偿的法律规定、会计核算和税务处理

2021-11-11 文章来源:本站编辑 信息提供: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一、劳动法规相关规定
  考虑到职工与企业解除劳动合同后,一般不可能立即就业,劳动法规允许因离职取得的经济补偿金。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的规定,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二、经济补偿金的税务处理
  (一)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
  按照《企业所得税法》第八条规定,企业实际发生的与取得收入有关的、合理的支出,包括成本、费用、税金、损失和其他支出,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同时,第二十一条规定: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企业财务、会计处理办法与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不一致的,应当依照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计算。
  参照税总函[2015]299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华为集团内部人员调动离职补偿税前扣除问题的批复》一文指出:企业根据公司财务制度为职工提取离职补偿费,在进行年度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时,对当年度“预提费用”科目发生额进行纳税调整,待职工从企业离职并实际领取离职补偿费后,企业可按规定进行税前扣除。
  由于离职员工已经不是企业“任职或者受雇”人员,所以发放给离职员工的离职补偿金不属于工资薪金。离职经济补偿金不能作为工资、薪金支出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并且不得作为计算职工福利费等的基数。企业财务人员在填制汇算清缴申报表时,可将企业实际列支的“离职补偿金”在“A104000期间费用明细表”第24行“其他”栏次填列。
  总之,企业支付的员工离职补偿金不超过劳动合同法规定的标准的,可按企业实际会计处理确认的支出,作为与取得应纳税收入有关的有必要和正常的支出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
  (二)个人所得税的处理
  根据《财政部 税务总局关于个人所得税法修改后有关优惠政策衔接问题的通知》(财税〔2018〕164号)第五条的规定,个人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取得一次性补偿收入(包括用人单位发放的经济补偿金、生活补助费和其他补助费),在当地上年职工平均工资3倍数额以内的部分,免征个人所得税;超过3倍数额的部分,不并入当年综合所得,单独适用综合所得税率表,计算纳税。
  举例说明:2021年10月31日,张亮与单位解除劳动关系,工作年限10年,取得离职补偿金300000元,当地上年职工平均工资为47250元。
  应纳税所得额=300000-47250×3=158250元
  查找综合所得税率表可知,对应税率及年速算扣除数分别为20%,16920元
  应纳税额=158250×20%-16920=14730元
  二、经济补偿金的会计处理
  一次性经济补偿金属于辞退福利。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的规定,辞退福利,是指企业在职工劳动合同到期之前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或者为鼓励职工自愿接受裁减而给予职工的补偿。
  上述案例中,提取员工离职补偿的会计分录如下:
  借:管理费用-辞退福利  300000元
  贷:应付职工薪酬-辞退福利  300000元
  实际发放时,分录如下:
  借:应付职工薪酬-辞退福利  300000元
  贷: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  14730元
  银行存款  285270元
  值得注意的是,按照《劳动合同法》的规定,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实际上不能超过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超出这一标准的,属于不合理支出,不应该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上述案例中,张亮的补偿标准是按月工资3万元计算的,显然超过当地月平均工资,超过部分,是不允许在税前扣除的。
 
  2021年7月的解析——员工取得一次性经济补偿金这样处理
  一、会计处理:
  根据规定,辞退福利,是指企业在职工劳动合同到期之前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或者为鼓励职工自愿接受裁减而给予职工的补偿。
  发生时:
  借:管理费用
  贷:应付职工薪酬-辞退福利
  二、税务处理:
  1)企业所得税处理:
  企业与受雇人员解除劳动合同,支付给职工的一次性补偿金,在不超过当地政府相关部门规定标准的部分,可以在税前据实扣除,超标部分要纳税调增处理。
  关注1:合理性的问题
  关注2:实际发生且实际支付
  关注3:预提的不得扣除
  关注4:不属于工资薪金,不作为三项经费的缴费基数
  关注5:相关资料齐全完备
  2)个人所得税处理:
  根据规定:“个人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取得一次性补偿收入(包括用人单位发放的经济补偿金、生活补助费和其他补助费),在当地上年职工平均工资3倍数额以内的部分,免征个人所得税;超过3倍数额的部分,不并入当年综合所得,单独适用综合所得税率表,计算纳税。”
  关注:解除劳动合同与劳动合同终止取得的经济补偿金适用不同的税收政策。
  关注:单独计税与合并计税
  三、社保费处理:
  根据规定,劳动合同制职工解除劳动合同时由企业支付的医疗补助费、生活补助费以及一次性支付给职工的经济补偿金,不作为社保费的缴费基数。
关于本站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网站管理 | 微信管理 | 博睿讲堂管理
Copyright©2006-2022 河北博睿宏税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信息产业部备案/许可证编号:冀ICP备19003918号
冀公网安备13010202003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