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事务所简介 | 业务领域 | 专家顾问团队 | 专家咨询 | 收费标准
  政策法规 | 诚聘英才 | 博睿财税讲堂 | 基础会员服务须知
最新公告:
站内检索: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财税期刊

改善经营性租赁业务税收政策

2014-03-11 文章来源: 李一硕 信息提供:中国会计报 浏览次数:

  在今年的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香港永隆银行董事长、招商银行前行长马蔚华很关注经营性租赁的相关话题。
  经营性租赁具有规避企业资产贬值风险、节约企业资产管理成本、优化企业财务结构等特点。针对租赁业务在我国发展缓慢的现状,马蔚华表示,在租赁业务实施"营改增"之前,各地税务征管部门对经营性租赁业务的理解不一致,往往把经营性租赁按传统租赁业务看待,对租金按全额征收营业税,相比融资租赁的超额征税,这一做法税负较重,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经营性租赁业务的开展。
  在实施"营改增"之后,租赁公司购入设备开展经营性租赁业务,购买设备的进项税可以抵扣,较大程度上实现了差额纳税,税负较营业税制下有了一定缓解。"但这与一般融资租赁业务相比仍存在税负相对偏高的问题。"马蔚华说。
  对租赁公司来说,无论是一般融资租赁业务还是经营性租赁业务,其最大的成本就是融资成本。但由于目前金融业尚未纳入"营改增"改革试点,租赁公司支付的融资成本不能取得可抵扣的增值税进项发票。
  在最新发布的《关于将铁路运输和邮政业纳入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的通知》中,政策制定部门考虑到租赁业务实际,允许租赁公司以收取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扣除支付的借款利息作为销售额,来计算应纳增值税。"但现在对经营性租赁无相关规定,在实际业务操作中经营性租赁不能实现增值税业务的差额征税实质,公司税负仍然较重,较难开展业务。"马蔚华说。
  为此,马蔚华建议,在税收政策修订上,把经营性租赁归入融资租赁的大框架内征税,即:在计算经营性租赁业务销售额时,允许比照融资性租赁做法,扣除出租人支付的借款利息(包括外汇借款和人民币借款利息)和发行债券利息等成本,实现增值税差额征税。
  从租赁市场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随着租赁专业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市场竞争的不断升级,以及客户"轻资产"经营需求的不断增长,经营性租赁业务的比重逐渐提升,这在飞机租赁、船舶租赁和汽车租赁等专业领域表现得尤为突出。
  而经营性租赁的本质是融资租赁的高级形式,是一种非全额清偿的融资租赁。即出租人根据承租人对租赁物和供货商的选择,购买租赁物并中长期出租给该承租人使用,在计算承租人应付租金时预留残值,使其从该承租人处收回的租金小于其租赁投资额的一种租赁安排。
  "决定经营性租赁业务出租人整体收益的一项重要因素,就是期末租赁资产的处置价值。因此,经营性租赁是基于租赁物残值的融资租赁业务,是融资租赁业务'融物'特征深化发展的必然结果,在税收政策上应当参照融资租赁的相关规定执行,以消除经营性租赁业务同一般融资租赁业务的'不等'待遇,避免对该类业务的正常开展造成不利影响。"马蔚华说。
  
 

关于本站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网站管理 | 微信管理 | 博睿讲堂管理
Copyright©2006-2022 河北博睿宏税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信息产业部备案/许可证编号:冀ICP备19003918号
冀公网安备13010202003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