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事务所简介 | 业务领域 | 专家顾问团队 | 专家咨询 | 收费标准
  政策法规 | 诚聘英才 | 博睿财税讲堂 | 基础会员服务须知
最新公告:
站内检索: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办税指南

确认收入时,一定要同步结转成本吗?

2019-03-01 文章来源:袁国辉 信息提供: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有位朋友问我,公司确认了技术服务收入,不知该如何结转成本?我猜想这位粉丝朋友应该是困扰于收入与成本的配比,估计有此困惑的会计人员不在少数。
  记得以前上大学时会计老师灌输给我们的理念是,确认收入时要同步结转成本,理论上这叫"配比原则"。这个原则有时候很折磨人,每当做账要确认收入时,都要费劲地去匹配相应的成本。
  须知,配比原则最初是针对商品销售设计的。有卖,自然就有存货减少,所以确认收入要同步结转存货成本。明确配比原则,可以有效避免企业做假账,少结转成本,虚增库存。当第三产业(服务业)兴起后,问题出来了,服务收入与服务成本的对应关系非常模糊,配比原则又该如何遵循呢?
  首先我们来厘清两个概念,何谓成本,何谓费用?成本是特殊的费用,是对象化了的费用,与收入有清晰的配比关系的费用才能计作成本。概念说清楚出了,可在实际业务中分清成本与费用的边界并不容易。
  以足疗店为例,收入来自于客人买单,成本呢?技师的单笔提成是成本,足疗使用的药材与热水是成本。模糊区域在于,有些费用与收入相关,但又不能直接与收入一一对应,如技师的基本工资、足疗包间的房租、水电气暖费用等,它们需要分摊确认为成本。
  会计做账时为了省事,对于那些归集起来很繁琐的的成本往往会简化处理,直接将其视作期间费用。上例中足疗店技师的基本工资、足疗包间的房租就不会分摊算作成本了。这种省事的做法符合成本效益原则。倘若成本都费用化了,收入又到哪里去配比成本呢?
  我的看法是,服务类收入不能也不必死抠配比原则,避免把会计核算复杂化。如果会计做账时能根据服务项目明确归集成本,届时将归集起来的成本结转为销售成本即可。如果平时已将项目成本费用化,就不必强求收入与成本配比了。
  配比原则,这是会计人当学生时扎根在脑子里的思维。对于生产制造企业与商业企业而言,配比原则的必要性与重要性不言而喻。对于服务型企业与研发型企业而言,配比原则就要灵活变通了。
  好在现在的会计准则已不再强调配比原则了,会计人大可松一口气。
关于本站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网站管理 | 微信管理 | 博睿讲堂管理
Copyright©2006-2022 河北博睿宏税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信息产业部备案/许可证编号:冀ICP备19003918号
冀公网安备13010202003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