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相关会计处理是否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
(1)公司研发样品销售、废料销售的会计处理方式
①研发样品销售
公司对研发试制产品完成检测后,在入库时备查登记,不计入存货项目:对外销售时确认主营业务收入,同时将对应的研发样品成本从研发费用转出计入库存商品}再结转至营业成本,相关会计处理如下:
A.入库时备查登记,不作会计处理。
B.研发样品对外销售时,确认主营业务收入,同时将对应的研发样品成本从研发费用转出计入库存商品,再结转至营业成本:
借:应收账款/银行存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借:库存商品
贷:研发费用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
②废料销售
公司研发过程中产生的部分试制品由于不符合预期性能标准,无法对外送样或销售,对其进行报废处理。公司建立台账进行登记管理,研发废料对外销售时按不含税销售收入金额直接冲减研发费用,相关会计处理如下:
借:应收账款/银行存款
贷:研发费用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2)企业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15 号》(2021年12月31日颁布):“企业将研发过程中产出的产品或副产品对外销售(以下统称试运行销售>的,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等规定,对试运往销售相关的收入和成本分别进行会计处理,计入当期损益,不应将试运行销售相关收入抵销相关成本后的净额冲减研发支出。试运行产出的有关产品或副产品在对外销售前,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规定的应当确认为存货,符合其他相关企业会计准则中有关资产确认条件的应当确认为相关资产。”
公司在研发活动中,因进行产品及技术的创新而需试生产研发样品,涉及技术含量较高,后续能否研发成功并实现销售需通过公司内部及客户的测试认证等多项环节,存在高度不确定性。因此,研发样品在对外销售前不符合相关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的特征,不符合资产确认条件,研发产品入库时不确认存货,只做备查登记。当研发产品对外销售时,相关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符合存货确认条件,公司将对应的研发样品成本从研发费用转出计入库存商品,再结转至营业成本。
公司研发活动形成的废料主要为无法符合性能指标要求的改性塑料制品,回收利用价值较低。该废料不以销售为目的,但存在可销售对象时,公司会在实际销售时将销售收入冲减研发费用。
(3)A股上市公司的会计处理方式
经查询公开资料,上市公司中在研发产品完成后不进行会计处理,完成相关产品销售时,确认营业收入同时冲减研发费用并结转营业成本的案例如下:
公司名称
|
企业上市状态
|
研发产品的会计处理
|
邦彦技术
(688132.SH)
|
科创板上市公司
(2022年9月上市 )
|
公司将研发产品作为产品的组成部分或配套产品对外销售时,按该研发产品在ERP系统中最近一期加权平均单价金额,作为该研发产品的重置成本,相应冲减当期研发费用并转入库存商品,同时将库存商品结转至主营业务成本。
|
力芯微
(688601.SH)
|
科创板上市公司
(2021年6月上市 )
|
对于经过测试评审、客户验证通过形成的可以对外销售的研发样品,公司在满足收入确认条件时确认收入,同时将对应的研发样品成本从研发费用转出计入库存商品,再结转至营业成本。
|
经查询公开资料,上市公司中在研发废料销售时将处置收益冲减研发费用的的案例如下:
公司名称
|
企业上市状态
|
研发产品的会计处理
|
帕瓦股份
(688184.SH)
|
2022年9月科创
板上市
|
公司研发过程中形成的研发废料为镍钴锰混合物,由于其不符合预期性能标准,无法对外送样或销售,因此对其进行报废处理。在对外销售时,按销售价格冲减当期研发费用。
|
骄成超声
(688392.SH)
|
2022年9月科创
板上市
|
公司存在少量研发废料,公司对尚具有变卖价值的废料作为废品对外销售处置,账务处理上直接冲减研发费用-材料费。
|
综上所述,发行人结合自身研发活动特点和研发样品属性,对研发样品销售及废料销售进行会计处理,与自身经营实际情况相契合,且与部分A股上市公司的会计处理方法一致,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 |